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全部
主编推荐
近期要闻
海外来风
病毒疫苗收获液澄清与核酸去除工艺开发
在病毒疫苗的澄清工艺中,除了滤器的载量会作为重要的考察因素外,病毒回收率也十分重要。根据病毒的带电性和粒径特点,在病毒收获液的澄清中往往会选择低吸附的深层滤器,如默克Millistak+® CE系列深层滤器;或玻璃纤维/混合纤维素酯材料的表面滤器,如PolysepTM II。这样的滤器选择在保证澄清效果的同时也维持了很高的回收率。
2020-05-13 默克
SGL生产的电动汽车电池外壳为何频频受青睐?
继一家中国汽车制造商的原型车、一家北美汽车制造商的主要订单以及另一家欧洲跑车制造商的订单之后,SGL Carbon目前已被宝马集团提名生产电池外壳的覆盖组件。这一重要的多年订单将包括生产一种新型玻璃纤维盖板,用于宝马集团未来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电池外壳。SGL Carbon拒绝透露复合材料中使用的热塑性树脂,但其产品组合包括聚丙烯(PP)和聚酰胺复合材料。
2020-05-13 中塑在线
科研人员开发出全新的嗜热全菌催化塑料生物降解策略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研究员崔球领导的代谢物组学研究组前期已成功建立了热纤梭菌这一典型嗜热 细菌的成熟的基因操作平台,可以通过对热纤梭菌的任意遗传改造实现高效全菌催化剂的定向打造。目前,研究人员已经 将基于热纤梭菌的全菌催化技术成功应用于木质纤维素的生物转化领域,建立了新型的整合生物糖化技术。
2020-05-13 浙江省塑料行业协会
将涂装废气转化为发电燃料
工业喷涂领域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清洁能源生产的一个重要话题。KrantzCleanAirSolations的技术总监Dötsch博士在谈到溶剂在涡轮燃烧室内焚烧时表示:“基本原理已众所周知,相当简单。”但是以最大的效率实际运行是有困难的。
2020-05-13 国际汽车设计及制造
陶氏公司开发出简单轻便的防护面罩,助力抗疫一线
为缓解COVID-19一线抗疫专业医护人员对个人防护装备的迫切需求,陶氏公司(纽约证交所代码:DOW)开发了一种简化的防护面罩,并通过开源文件共享设计,以加快个人防护装备的生产速度。
2020-05-13 陶氏公司
普立万全新AMOSORB™ 吸氧剂可降低PET包装雾度并提高可回收性
普立万于5月13日宣布推出可用于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硬质包装的非尼龙基低雾吸氧剂——ColorMatrix™ Amosorb™ 4020G。
2020-05-13 普立万
发动机的小型化革命
诸多不断变化的因素,如油价的起伏、日益严苛的环境保护法规和技术往更高效的方向发展,都在持续推进和改变全球汽车市场。以上因素还加剧了汽车制造商和OEM制造商之间的竞争,并决定了当今汽车行业的制造趋势。
2020-05-13 国际汽车设计及制造
从概念创意到产品实现: 罗斯蒂(ROSTI)能在72小时内将定制部件送到客户手中
罗斯蒂(Rosti)使用最新的3D技术,在其最先进的数字技术创新实验室打印原型模具,从而在3天内实现“从概念创意到产品实现” 的交付。作为一家在欧洲和亚洲设有办事处的全球性组织,罗斯蒂(Rosti )以高精密注塑和合同制造为基础,为整个供应链提供解决方案和资源,使客户能够对应于冠状病毒和其他敏感时期的需求,迅速将产品推向市场。
2020-05-13 罗斯蒂
VISTA 助力自动驾驶汽车更快“在路上”
目前很多自动驾驶汽车公司采用的都是 AI 仿真环境来训练自己的自动驾驶系统,但因为数据并非是 真实世界的,训练出来的系统总会与实际存在一定差异。近日,麻省理工大学和丰田研究所共同开发 了一种新的仿真模拟系统——VISTA,它是如何解决自动驾驶汽车的控制系统过度依赖于人类驾驶员 驾驶轨迹的真实数据的局限性,又是如何解决仿真中存在的数据源并非来自于真实世界的弊端?本文 或许能给读者答案!
2020-05-13 国际汽车设计及制造
日本未来社会的新概念社会 5.0
Automotive Electronic & Systems 杂志参观了位于日本东京的三菱电机研发中心,在它们展示的新概念中,工业 4.0 竟然已经成为过去时。日本人正在研究的是社会 5.0:人类生活各个领域都全面实现了数字化。
2020-05-13 国际汽车设计及制造
与5G一起奔跑的机器人
2020-05-12 艾利特机器人
我国完成首次“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太空3D打印”
2020年5月5日下午6时,中国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从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成功把载荷组合体送入预定轨道。此次在试验船上还搭载了一台中国自主研制的“复合材料空间3D打印系统”,科研人员将这台“3D打印机”安装在了试验船返回舱之中,飞行期间该系统自主完成了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样件打印,并验证了微重力环境下复合材料3D打印的科学实验目标。
2020-05-12 央视网、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