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麦凯莱-福格公司(MFC)与弗劳恩霍夫激光技术研究所(Fraunhofer ILT)在汽车行业增材制造领域达成新里程碑:为丰田欧洲雅力士混动变速箱壳体制造出全球最大的3D打印近实体压铸模具嵌块,重量达350磅(约159公斤)。
突破汽车模具规模极限
该压铸件为随形冷却嵌块,采用弗劳恩霍夫ILT的门式多激光器激光粉末床熔融(LPBF)设备,结合麦凯莱-福格的L-40模具钢粉末制造。为满足丰田成本目标,项目团队采用了混合制造工艺。
丰田欧洲的Magdalena Coventry与Andrew Willett在联合声明中表示:采用L-40模具钢粉末的门式打印技术,为规模化增材制造开辟了前景广阔的路径。这种工艺释放了金属3D打印在缩短交付周期、实现敏捷制造的潜力——尤其在保障世界级嵌块性能、延长维护周期及优化成本结构方面表现卓越。我们为能站在快速发展的增材制造创新前沿而感到振奋。
面向汽车制造的先进材料
麦凯莱-福格公司专为LPBF工艺研发的L-40粉末材料,能实现高硬度与高韧性的统一,即使在中等预热温度下打印也能有效抑制裂纹形成与扩展。与传统模具钢相比,L-40还降低了对复杂后构建热处理的需求,进一步缩短产品上市周期。其附加优势包括:
• 显著减轻铝材与模具表面的焊合现象
• 使用寿命达到传统铝压铸模具嵌块的约两倍
• 整体模具维护需求更低
• 高可持续性:不含钴元素且镍含量极低
麦凯莱-福格公司产品开发总监Harald Lemke表示:丰田提出将L-40材料应用于大型模具嵌块的挑战性需求,这令人振奋。随着构件尺寸增大,我们必须攻克诸如确保稳定气流条件等规模化难题。
3D打印在汽车行业影响力持续增强
3D打印技术正于汽车行业呈现强劲增长态势,市场预测数据显示其规模将显著扩张。据MarketsandMarkets预测,全球汽车3D打印市场预计将从2025年的约43.5亿美元增长至2034年的256.1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超过22%。
这一增长由多重因素驱动。制造商日益采用增材制造技术实现汽车轻量化,以提升燃油效率并降低排放。该技术能制造传统方法无法实现的复杂几何结构,其定制化能力也推动着应用普及,支持个性化零部件与小批量生产。
除最初的原型制造应用外,汽车企业现正将3D打印技术扩展至工装夹具、检测治具及最终使用部件领域。通过实现按需本地化生产,该技术有效优化供应链,降低库存成本并缩短上市周期。随着可持续性要求日益严格,3D打印相较于减材制造大幅减少材料浪费的特点,进一步巩固了其在汽车制造战略中的地位。
新一代3D打印平台
ILT采用其门式五激光器LPBF系统满足丰田需求,该系统可加工边长超50厘米的部件,腔体温度最高达200°C。“这正是我们开发门式系统的动机所在,”ILT团队负责人Niklas Prätzsch表示,“L-40材料的独特性能使我们在较低温度下实现大型模具嵌块的增材制造,同时保障品质。”
凭借此次成功实践,ILT与麦凯莱-福格计划将该技术扩展至结构件压铸、超大型铸造模具嵌块等传统粉末尚未验证的大型热/冷成型工具领域。这些探索完全契合汽车行业轻量化、缩短研发周期及增强本地供应链韧性的宏观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