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在飞速发展的食品饮料行业,每一项新技术的诞生,每一次工艺的革新,都有可能重塑市场格局。这些技术,或许并不引人注目,却在默默改变配方稳定性、强化产品营养价值、降低工厂碳足迹、提升生产效率,为消费者带来具有性价比的美味体验和健康福祉。
“2025食品饮料工业—荣格技术创新奖”正是为表彰这些创新成果而设。今年共有近60家企业的81项创新产品/技术进入最终评审投票环节,涵盖“年度创新产品”、“食品饮料配料”、“食品饮料包装技术”、“食品饮料加工及自动化/智能制造”、“食品安全&质量控制”及其他六大类别。评审标准基于“安全性”、“功效/性能”、“成本效益”和“绿色/可持续”四大维度展开。经过专家评审和网络投票,最终有37家企业的38项产品摘得荣誉。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创新奖还特别设立了“可持续发展与ESG开拓者奖”,以鼓励企业在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同时兼顾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基伊埃工程技术(中国)有限公司和普诺碧®获此殊荣。
这份获奖名单,不只是技术成果的集合,更是一种趋势的映射。接下来我们将从各个评选类别出发,透视这些突破背后的行业走向和技术演进逻辑。
健康融入日常,体验重塑价值
作为最贴近消费端的评选类别,“年度创新产品”类别体现了行业如何将“健康”这一宏大命题,转化为具体、便捷且具有吸引力的消费体验。多款获奖产品以清晰的功能定位和高度场景化的创新设计,重新定义了健康食品的边界。
在剂型创新方面,均瑶润盈的OralBubble口香益生菌微泡片将三种经临床验证的菌株融入微泡片中,兼顾口腔健康与愉悦体验;浙江衡美的轻享蛋白云朵小方与罗盖特的无糖高纤轻巧脆,则进一步推动了“零食健康化”,让蛋白质与膳食纤维摄入变得更轻松自然。
传统滋补理念也在以现代工艺重新演绎。膳全健康将玉竹、党参等传统草本与低聚果糖相结合,制成即食润肺膏方,满足快节奏生活下的滋补需求;未名太研的人参玫瑰发酵饮则通过发酵工艺提升成分活性与吸收效率,为“药食同源”注入现代科技的力量。
与此同时,企业正聚焦不同人群与生活场景,开发更具针对性的“功能+场景”解决方案。如中创益科的沛刻®益生菌发酵胡萝卜汁饮品,以“无负担配方+高生物利用率营养”重新定义健康饮品标准,既适配儿童成长,又为老年人、控糖人群提供了安全可控的天然饮品选择;迈胜液体蛋白则面向健身人群,其吸收效率较传统蛋白粉提升约50%,有效把握了运动后营养补给的关键窗口。
值得注意的是,植物基产品创新正朝着优化风味体验和营养价值方向发展,例如,青岛海之林采用球化包埋技术,以海藻酸钠等植物胶体为壁材,植物油等原料作为芯材,制得与天然鱼籽具有相似“爆浆”口感的植物基鱼子酱,从而满足不断增长的素食主义者的需求。
功能验证、吸收效率与原料获取的革新
终端产品健康功能的实现离不开食品饮料配料领域的持续创新。从今年“食品饮料配料”的获奖产品来看,行业正从配料功能的堆叠向机制验证、递送效率与个体化健康干预等方向迈进。
首先,在原料获取路径上,先进生物技术打破了传统种植与提取的限制。山东百龙创园的D-阿洛酮糖通过酶转化法实现了这种稀有糖的可控生产,不仅具备蔗糖口感,还能大幅减少热量摄入,预示着代糖领域革新的到来;大连普瑞康则以植物细胞培养技术培育金花茶,从而摆脱了对野生资源的依赖,为高价值植物成分提供了可持续、标准化的供应方式。
其次,“科学依据”正在取代“潜在好处”,成为功能配料进入主流市场的“入场券”。比如:嘉利达通过临床试验验证了其BODYBALANCE®功能性蛋白肽在增加瘦体重、减少脂肪质量,优化身体成分方面的作用;SLENDACOR® 是一种由辣木叶、咖喱叶和姜黄组成的专利创新成分,丞善实业通过多项人体临床试验及临床前研究证实,该成分有助于减肥塑身、燃烧卡路里和增强新陈代谢;上海麦角硫因生物科技的(S)-雌马酚(EquoPro®)则瞄准更年期女性群体,经用户反馈,它在缓解更年期症状、维持骨骼健康、改善皮肤状态及心血管健康方面均展现出良好潜力。
我们同时看到益生菌/益生元正在突破传统“肠道友好”范畴,向更具靶向性的细分功能延伸。例如:诺和新元的ProSilience Protect3 TM、普诺碧®的植物乳植杆菌HEAL9以及大昌华嘉的SynBalance®ProBeautyShield,其功能已从肠道健康拓展至免疫和皮肤健康、情绪与认知调节;赞司倍的低FODMAP认证高分子长链益生元—Fibalance®(半乳甘露聚糖)则因其独特生产工艺展现出诸多健康益处,如:优化肠道微生态,增加有益菌群丰度,抑制致病菌生长,帮助恢复与肥胖相关的菌群至正常水平。
此外,营养成分的实际吸收效率,正成为决定其市场价值的关键因素之一。大连医诺为此开发了DuraLipo™脂质体系列产品,它通过双层结构设计有效提升了水溶性和脂溶性营养素的稳定性与生物利用度,为高效营养输送提供了技术支撑;华熙生物的ACTIVENAG® N-乙酰氨基葡萄糖,能以更小剂量实现优于传统氨糖的关节支保护效果,体现出营养递送从“量”到“效”的进化。
集成化与节能设计推动高效产线升级
随着饮料等液态食品行业对产线灵活性、能效水平和空间效率的要求不断提升,包装设备正朝着“高度集成、智能协同、绿色节能”方向演进。“食品饮料包装技术”类别的多项获奖产品集中体现了这一趋势。例如:江苏新美星的108000瓶/小时吹灌旋一体机不仅将吹瓶、灌装、旋盖三大核心工序集成于一体,还实现了单腔3000瓶/小时、整机108000瓶/小时的生产能力,有效打破国外企业在这个技术领域的垄断局面;广州达意隆的72000BPH吹贴灌旋一体机则在同一设备上整合了吹瓶、贴标、灌装和旋盖四道工序,最大限度降低了能耗和操作人力;此外,广州瑞扬的全自动轮转式全伺服不干胶热熔胶模块贴标机通过智能化、模块化设计满足了高速生产、多样化标签应用及可持续发展需求。
数字化重塑工艺效率与协同管理
智能制造浪潮正加速渗透至食品饮料行业,从底层工艺控制到顶层数据协同,整个价值链正经历从“设备智能”向“系统智能”的深层跃升。本次“食品饮料加工及自动化/智能制造”类别展现出三大关键趋势:流程设备的节能升级、AI赋能的质量控制、以及PLM系统带来的全流程协同与数据集成。
在生产环节,用于饮料澄清等工艺的GEA Plug&Win i 系列离心机模块,具备节能直驱电机、双液密封结构和自动排渣系统,能在保障产品风味与安全的同时提升能源效率;质量控制方面,康耐视In-Sight 8900视觉系统凭借先进的 AI 功能和强大的成像功能,可提供精确的自动化检测,从而确保产品质量并降低昂贵的召回风险;在管理方面,一半科技PLM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通过打通产品从概念设计到交付的各环节数据,实现协同研发、数据统一和决策智能化。
结语
从终端产品到配料方案,从包装设备到智能系统,本届创新奖呈现的不仅是多个技术节点的突破,更是勾勒出一个系统协同、跨环节联动的创新生态。消费端的需求变化正向产业链上游延伸,制造端对效率与可持续的追求也在反向推动设备制造商的革新。这一多维共振的创新生态,将持续赋能中国食品饮料行业实现更稳健的高质量发展。
2025食品饮料工业——荣格技术创新奖
专家评委团 (排名不分先后)
“2025 食品饮料工业——荣格技术创新奖”获奖名单
“2025 Food & Beverage Industry - Ringier Technology Innovation Awards”Winner List
(排名不分先后)
来源:荣格-《 国际食品加工及包装商情》
原创声明:
本站所有原创内容未经允许,禁止任何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等机构转载、摘抄,否则荣格工业传媒保留追责权利。任何此前未经允许,已经转载本站原创文章的平台,请立即删除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