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中国功能性饮料市场正迎来一个充满活力与变革的时代。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健康意识和对饮品功能性的细分需求,推动行业迈向更多元和更天然的新阶段。本文将通过深入解读英敏特《中国食品饮料创新图谱:功能性饮料》报告中重要市场数据与消费趋势变化,带您解锁多元消费场景以及未来产品创新方向。
电解质饮料“高歌猛进”,能量饮料“以价换量”
数据显示,功能性饮料增长势头强劲,尤其在电解质饮料领域。在最近一个滚动年(2024年2月至2025年1月),电解质饮料仅在线上平台的销售额就高达14亿元,同比增长119.2%。由于平均售价同比下降了19.3%,其销量增幅达到惊人的192.7%,呈现出销售额与销量“齐头并进”的强劲态势。这些数据清晰地表明,消费者对快速补水的需求极为旺盛,该细分市场正处于高速渗透期。
在电解质饮料“高歌猛进”的同时,传统能量饮料则面临来自多个品类的竞争压力,陷入“以价换量”境地。消费者对于增减能量饮料的饮用呈两级分化,该品类的持续改良升级势在必行。
从整体新品创新角度看,与“能量提升/补充”相关的功能性创新在沉寂后强势回升,同比上年增长34%。其中,主打肠道健康的“益生菌”创新以44%同比增幅领跑,成为增长最迅猛的功能宣称。这一创新变化揭示了市场的双重需求:消费者既需要通过能量补充来对抗疲劳,也渴望通过改善肠道健康等方式来提升身体整体状态(图1)。
图1
品类边界日趋模糊,运动饮料向“补水+补能”协同发展
正如前文所述,“能量补充/提升”相关创新在最近一个滚动年实现大幅回升。英敏特全球新产品数据库(GNPD)数据显示,在具有该宣称的非酒精饮料子品类中,运动饮料占比反超能量饮料,成为创新活跃度最高的子品类。这标志着运动饮料正在进一步融合能量补充功能,两者边界日益模糊。
十足牛磺酸活力饮
目前的运动饮料创新多聚焦于将国标规定的维生素B1、B2等“耐力类”成分与能量饮料中的经典配方有机融合。例如,“十足牛磺酸活力饮”在补充维生素B1、B2的基础上,加入牛磺酸与咖啡因等成分,专为中长跑、自行车等耐力型运动场景设计,强调“体力补充”与“能量延续”双重功能。
经口葡萄糖补水液
从配方策略来看,“糖+电解质”组合正在成为新一代运动饮料的标配。消费者对电解质补水能力的认可已达成共识,同时,英敏特调研显示,近八成受访者认同糖分摄入有助于缓解疲劳、提升运动表现。以佳得乐为例,其运动饮料通过每100ml添加4.6g糖的配方,实现了水分、电解质和能量的高效协同补充。更值得关注的是,在糖源选择上,葡萄糖被认为能促进钠在小肠中的吸收,从而在供能的同时进一步提升补水效率。
回归天然,果汁成为能量补充新选择
在最近一个滚动年中,功能性果汁饮料的创新增速明显,尤其在“益生元”、“益生菌”、“消化健康”等功能维度表现活跃。其中,拥有“益生元”宣称的新品占比已超过50%,几乎成为基础配置。此外,能量提升/补充宣称在功能性果汁新品中的占比逐年递增,在最新统计周期中达到了去年的两倍,显示出该品类在“轻功能饮”市场中的巨大潜力。
图2
当运动饮料通过科学配方不断优化功能体验的同时,另一条被消费者广泛接受的路径正在崛起——“天然营养补能”,这背后是消费者对天然成分日益增长的偏好,以及对“基础营养”认知的升级。调研显示,相较于传统能量补充成分牛磺酸与咖啡因,越来越多消费者认为维生素C、维生素B族、矿物质和蛋白质等基础营养素,才是提升身体能量与整体状态的关键(图2)。而果汁饮料以其天然属性,成为连接“健康”、“天然”与“功能”三者的理想载体。
Hohes C 超级浓缩能量复合果汁(左),Innocent柑橘免疫力果汁
海外品牌的实践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有力参考。例如,德国的 Hohes C 超级浓缩能量复合果汁含有橙子、越橘、瓜拉纳提取物以及辣椒提取物,并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与天然咖啡因;芬兰 Innocent 推出的柑橘免疫力果汁则含有橙、柑橘、柠檬和胡萝卜,并富含B族维生素和Vc,主打“缓解疲劳+免疫支持”综合功效。两者均强调“100%纯果汁+天然营养+真实能量”,其配方策略值得本土品牌借鉴。
融合传统智慧,“药食同源”引领季节性养生风潮
对天然的追求,也唤醒了深植于中国文化中的传统养生智慧。2024年2月至2025年1月,含药食同源成分的非酒精饮料新品占比升至20.2%,成为创新开发的重要方向之一。
图3
其中,薏米仁相关产品占比激增,主要得益于“红豆薏米水”在统计期内的大量涌现(图3)。为了实现配方差异化,不少品牌还在开发如“五指毛桃+薏米”等新组合;玫瑰、橘皮的使用频率也连续三年上升,分别应对女性养颜与顺气需求。
根据《本草纲目》记载,陈皮不仅能搭配不同药材发挥药性,还具有可搭配性强与提供柑橘风味的优势,这将进一步提升其在饮品中的应用可能。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含有金银花、罗汉果以及菊花、夏枯草等经典清热降火药食同源成分的新品近一年都出现了回落,这表明围绕这些成熟成分的产品创新尚有可为空间。
此外,消费者的养生需求还会受到季节影响。随着秋季到来,缓解“秋燥”成为消费者的核心需求,这催生了对“清热降火”和“润肺/喉”的双重功能诉求。可可满分推出的“竹蔗茅根水”便是一个绝佳案例,它以经典的广东凉茶配方为基础,精准地满足了消费者因上火干燥而引发的喉咙不适,成功切入季节性养生场景。
结语
中国功能饮料的创新方向正日渐清晰:以科学配方实现功能协同、以天然原料强化营养补给、以传统智慧激活本土化养生场景。三者共同回应了从强效单一转向温和支持整体健康的消费需求。
对品牌而言,挑战不止于拓展产品线,更在于能否将功能定位精准融入消费者的生活方式与文化认同。谁能率先建立这样的连接,谁就更有可能引领下一阶段的增长。
来源:荣格-《 国际食品加工及包装商情》
原创声明:
本站所有原创内容未经允许,禁止任何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等机构转载、摘抄,否则荣格工业传媒保留追责权利。任何此前未经允许,已经转载本站原创文章的平台,请立即删除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