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毛刺是金属加工中必然存在的瑕疵。随着加工精度、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去毛刺工艺也按材质、硬度、韧性、结构形状、尺寸大小等综合因素演化出不同的加工方式。如何更灵活、更高精度、更高效实现自动化去毛刺需求?对此,ATI工业自动化在本届ITES深圳工业展中带来了四大机器人应用工作站,ATI工业自动化材料去除专家张志军还在接受荣格工业传媒记者采访时分享了一些新应用趋势。
张志军,ATI工业自动化材料去除专家
这四大机器人应用工作站包括:ATI全系列产品工作站,焊缝打磨工作站,力控曲面打磨工作站和CBD刮刀工作站。主要应用于金属、非金属材料去毛刺、焊缝打磨等应用。机器人内置力传感器,除材料去除还可以同时兼顾装配等衡力应用需求。
张志军认为:随着用户对自动化需求越来越高,新产线需同时具备上下料自动化、去毛刺自动化、物流转运自动化。ATI的机器人末端工具,可以将用户机床上下料的等待时间用来去毛刺,提高效率。目前,华南、华东等地区在去毛刺方面的应用集中在如焊接后毛刺去除、压铸后毛刺去除、抛光打磨、塑料件注塑后去毛刺等。在他看来,材料去除市场的未来值得期待。
此外,张志军还表示:尽管相比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不需要对发动机的缸盖、曲轴、连杆、活塞等动力总承部件进行去毛刺加工。但新能源电池的铝合金外壳的焊缝打磨也正带来新的应用机会。虽然目前该需求仍处于起步阶段,但相信随着十四五等规划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刺激及大力推动,未来也将成为一大新应用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