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大厅

登录/注册

公众号

更多资讯,关注微信公众号

小秘书

更多资讯,关注荣格小秘书

邮箱

您可以联系我们 info@ringiertrade.com

电话

您可以拨打热线

+86-21 6289-5533 x 269

建议或意见

+86-20 2885 5256

顶部

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打开
荣格工业-圣德科

武汉新型冠状病毒基因序列公布!如何防治?

来源:荣格 发布时间:2020-01-14 448
医药其他制药机械环保与洁净技术实验室检测设备包装设备包装材料原料药给药系统辅料与剂型
昨日,武汉市卫健委发布最新通报,截至当前,初步诊断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 41 例,其中已出院 2 例、重症 7 例、死亡 1 例,其余患者病情稳定。
昨日,武汉市卫健委发布最新通报,截至当前,初步诊断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 41 例,其中已出院 2 例、重症 7 例、死亡 1 例,其余患者病情稳定。
 
所有密切接触者739人,其中医务人员419人,均已接受医学观察,没有发现相关病例。
 
同时,昨日,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的基因序列正式对外界公布。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和公共卫生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武汉中心医院、武汉市疾控中心、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联合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在Virological网站上公布了“武汉肺炎”病例中的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序列信息。
 
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朱华晨表示,通过对上述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可以初步判定其与SARS整个基因组的相似度在80%上下,但不同基因区段相似度有所不同,分别在60-90%之间。
 
“与SARS属同一组别(即2b group),是一个新型的‘类SARS’或‘SARS样’冠状病毒”,他说。“虽然基因序列相似度较高,这并不说明病毒就会和Sars病毒一样凶险,因为还有相当一部分基因序列有别于Sars病毒,并且即便是Sars病毒,也存在变异株,传播力的强弱差别很大。”
 
冠状病毒的历史
 
冠状病毒的历史
 
冠状病毒属于一类大型家族病毒。据中国疾控中心网站介绍,冠状病毒(Coronaviruses,CoVs)属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其下包括 4 属:Alpha Coronavirus(α-CoV)、Beta Coronavirus(β-CoV)、Gamma Coronavirus(γ-CoV)、Delta Coronavirus(δ-CoV)。
 
目前为止,已知的人类冠状病毒共有六种。其中两种冠状病毒传染率高、病死率高,分别是导致2003年于中国广东暴发SARS、2012年于沙特暴发MERS的病原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它们均属于β冠状病毒。
 
另外四种冠状病毒为以229E,NL63为代表的α-CoV,和以OC43,HKU1为代表的β-CoV。这四种人冠状病毒较为常见,通常会引起轻度或中度的上呼吸道疾病,如感冒。
 
该家族的病毒也引起一些动物疾病,犬冠状、猫传腹等等。流行于单峰驼和蝙蝠的MERS-CoV和SARS-CoV/SARS-like CoV对宿主不造成疾病,但跨种传播后对人造成严重呼吸系统疾病。
 
据WHO,新型冠状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的一种特别毒株,以前未曾在人间发现。有关病毒传播、严重程度以及临床影响方面的信息十分有限,目前仅有少量病例报告。
 
蝙蝠是最初宿主?
 
武汉卫健委1月11日的最新通报称,调查发现患者主要为武汉市华南海鲜批发市场经营、采购人员。华南海鲜市场自元旦当日起休市至今,相关部门对市场开展了消毒、活禽检查等工作。
 
对于本次“武汉肺炎”的病毒来源,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姜世勃推测,可能为海鲜市场及附近的野生动物或家禽。“高致病性的冠状病毒,如SARS和MERS冠状病毒的天然宿主多是蝙蝠,而中间宿主多是哺乳动物。同时,活禽一般跟流感病毒有关,但也不排除活禽体内有可传播到人的冠状病毒的可能性。而来源于海产品可传播到人的高致病性的冠状病毒的可能性比较低,从进化角度来说,鱼类和人类的亲缘关系相距太远。”
 
姜世勃认为,由于冠状病毒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宿主种类极多,海鲜市场内及区域附近的动物均有可能为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的来源。但是显然不像是MERS冠状病毒的中间宿主(单峰骆驼)分布那么广泛,否则,“武汉肺炎”的病例不会只出现在那个局限的区域内。
 
姜世勃认为,由于冠状病毒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宿主种类极多,海鲜市场内及区域附近的动物均有可能为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的来源。但是显然不像是MERS冠状病毒的中间宿主(单峰骆驼)分布那么广泛,否则,“武汉肺炎”的病例不会只出现在那个局限的区域内。
 
在冠状病毒通过中间动物宿主被感染到人类之前,蝙蝠被认为是冠状病毒最大的自然宿主之一。自然宿主系指自然界中的某类动物长期携带某种病毒,但是它本身并不发病,而是和病毒和平相处。病毒得以在自然宿主中长期进化、变异。
 
各国科学家们于1月9日《科学》杂志官网的报道中亦推测,无论在市场上传播病毒的是什么动物,都可能是从其他地方的自然宿主那里感染的。“蝙蝠携带了如此多的冠状病毒,而且变异得非常快。”
 
宫婷等人在2017年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的《蝙蝠在冠状病毒传播中的作用》一文中梳理到,人冠状病毒中至少3种可能来源于动物宿主。而蝙蝠与人冠状病毒之间的紧密联系形成了一个推论:所有的人类冠状病毒甚至是哺乳动物的冠状病毒,可能均来自于蝙蝠。蝙蝠与冠状病毒的联系不局限在中国,北美、拉丁美洲、欧洲及大洋洲均存在。
 
另有研究表明,蝙蝠可能是α-CoV和β-CoV属的基因库,并进而推断现有冠状病毒的祖先感染了一只蝙蝠,而后又感染了其他种类的蝙蝠,最终进化形成了这两个病毒属,随后跨种传播给人或者其他哺乳动物。
 
 药物开发?如何防治?
 
此次病毒性肺炎表现为以肺炎为主的急性严重呼吸系统综合征。此次“武汉肺炎”中去世的61 岁患者,入院前还患有腹部肿瘤及慢性肝病,此次因呼吸衰竭、重症肺炎入院。
 
据武汉市卫健委披露,医院给予对症支持、抗感染、呼吸机辅助呼吸、持续 ECMO 体外生命支持等治疗后,症状无好转。患者于 2020 年 1 月 9 日晚心跳停止,经抢救无效死亡。病原学检测结果提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死亡诊断为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重度),脓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严重酸碱代谢紊乱,肝硬化。直接死亡原因为呼吸循环衰竭。
 
 
据《哈里森感染病学(中文第1版)》介绍,由冠状病毒引起的SARS和MERS目前都还没有确切的抗病毒治疗措施,α干扰素-2b和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常用,但作用效果并不确切。在SARS流行年份,糖皮质激素也被广泛使用,但其益处也有待确定。
 
“现在对“武汉肺炎”都是进行对症治疗。比如患者有严重呼吸衰竭,那就上呼吸机,或者调节水电平衡,或控制炎症及继发性细菌感染,都不是特异性的针对哪个病毒进行的抗病毒药物治疗。所以,都是治标不治本。非特异性的抗病毒药也可以试一试,但临床效果是不明确的。”姜世勃对记者说。
 
姜世勃告诉记者,冠状病毒感染的候选防治药物近在咫尺。
 
早在2003年SARS和2013年MERS流行期间,姜世勃/陆路等团队已经研发出抗体多肽类融合抑制剂。经动物模型测试表明,可有效保护动物免受致死剂量病毒的攻击。然而,该多肽无法有效抑制SARS-CoV和MERS-CoV的感染。
 
在2019年,复旦大学姜世勃/陆路的团队与上海科技大学杨贝及其导师Ian A. Wilson博士的团队合作,通过交叉运用多种不同的技术手段,研发了一个广谱抗冠状病毒多肽 -- EK1. 能够广谱抑制包括SARS-CoV和MERS-CoV等多种高致病性人冠状病毒的感染,揭示了其作用靶点和发挥功能的分子机制。该研究同时证明了冠状病毒刺突蛋白的HR1区域是一个重要且保守的药物作用靶点。2019年4月,该研究成果于《科学》子刊 《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 杂志发表。
 
“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的全基因序列已经发布,与从蝙蝠分离出来的类SARS病毒非常相似。所以,我们相信EK1多肽应该对‘武汉肺炎’新型冠状病毒有效。”姜世勃说。
 
 
但该候选药物距离进入临床治疗阶段仍十分遥远。姜世勃认为,没有公司和药厂对这些抗新发病毒药物和疫苗感兴趣,因为其市场并不明确。所以,公司不愿意花大钱买专利和进行临床开发。
 
比如埃博拉疫苗,公司疫苗做出来,将来能不能卖到钱还是个问题。只能靠政府投钱,但这只够做最前期的基础研究,无法进一步地推向临床实验。姜世勃呼吁药厂作出贡献,为研究新发突发传染病的疫苗和药物提供支持。
 
在疾病的预防上,石正丽、香港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系传染病学讲座教授袁国勇等专家均赞同广东省2004年关闭野生动物市场的做法,呼吁人们远离野生动物。圣犹达儿童研究医院的流感研究专家Robert Webster也认为,活禽不应该再进入市场。
 
石正丽指出,全球70%以上的新发传染病来源于动物。滥捕、滥食野生动物以及人类活动范围扩张,导致病毒从蝙蝠到果子狸再到人的传播链得以形成,成为SARS、埃博拉和尼帕等等新发传染病暴发的根本原因。“为了从源头预防新发传染病,我们应该杜绝野生动物消费,减少对野生动物的侵害,远离野生动物,同时避免家养动物与野生动物的亲密接触。”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