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万平米的展馆,622家优质展商,20+展区……AMTS作为中国汽车材料与设计、工艺与装备、质量与装配、工程与服务技术行业的盛会,汇聚了全球顶尖汽车制造装备生产商。
7月3日-6日,AMTS2019再度完美演绎从汽车开发与设计、四大工艺、零部件制造、部件清洗、智能自动化,再到系统集成的汽车工程行业的时代变迁。小编为各位读者精心挑选展会的亮点,如果您没来得及亲临现场,我们的报道为您弥补遗憾!
现场直击
Thomson:高精度重复定位以创新谋求发展
作为在直线运动领域已经有超过70年的行业沉淀的企业,Thomson的产品覆盖了电缸、模组、电动推杆和丝杠等各种直线运动产品,为全球汽车制造、物料搬运、动力锂电各个行业的客户提供专业的直线运动解决方案。本届AMTS展会,Thomson主要展出了电缸和模组类产品。
ThomsonT系列电缸,单根最大推力可以达到6吨,模组最大可以达到1.2吨,同时这些产品在重载或高速运行时,仍然可以达到非常高的重复定位精度——0.05mm,为客户在解决一些具有挑战性的物料搬运和检测应用设计提供了理想的选择。该电缸采用德国工厂自制的滚珠丝杠,高品质的丝杠保证电缸长寿命和稳定性,确保压装稳定输出和检测的准确度,可以实现大负载的汽车零部件的压装,轮胎搬运等。
随后,Thomson中国销售经理朱建瓴先生为我们展示了一款外形轻巧的高速运动的PC系列电缸。该款电缸可以实现多轴高精度同步控制,安装简单方便,使用ThomsonRediMount™电机安装系统可在5分钟内完成安装,由于采用了流线型轮廓和IP65级防护,可以快速有效地直接冲洗清洁,使用和总成本都要低于气缸产品,是替换气动的理想解决方案。“这是我们非常具有创新特点的一款产品,可以在非常小的空间内提供非常大的负载,同时可以保证非常高的精度。”朱建瓴告诉我们。
在工业4.0的概念提出后,智能化、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成为热点,新一轮的工业革命在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维度才能有所突破。朱建瓴先生还为我们介绍了Thomson的新一代“智能”执行器产品——ElectrakHD,这款产品将所有控制器和反馈选件进行模块化设计,功能丰富、简单易用,且置于一个紧凑的外壳内,不仅提高了可控制性、节省了空间、缩短了安装时间并降低了总成本。“这款产品可以实现2个或2个以上的直线执行器的同步,负载最高可达16kN,也是液压升级到电动产品的理想之选。”朱建瓴说道。
汽车制造是工业自动化应用最密集最复杂的行业,并且随着新能源汽车等新的技术的应用,行业客户需要更柔性更敏捷的项目开发,Thomson在国内有本地化的生产线和专业的销售及技术团队,可以为国内汽车制造行业客户提供专业的直线运动解决方案和服务。谈及2019年汽车行业的现状,朱建瓴告诉我们,虽然2019年上半年受大环境的影响,但是Thomson还是实现了正向的增长,这也得益于Thomson拥有不断创新的产品以及不断开拓的新市场。“这几年我们在锂电池、5G、AGV等新兴的行业里面不断在开拓,在传统的领域也积极寻找新的增长点,帮助客户实现从液压气动向电动化进行转型,这也是Thomson能一直保持活力的原因之一。”朱建瓴总结道。
ATI:致力于柔性生产危机中发现机遇
美国ATI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机器人末端执行工具研发、制造的美国企业,在全球积累了大量的应用案例,从汽车制造业、航空航天、医疗到一般工业,汽车领域的客户包括通用、福特、戴姆勒、宝马、长安汽车、吉利汽车等知名主机厂。
本次AMTS2019展会,ATI带来了汽车轻量化混合连接解决方案,与阿特拉斯·科普柯一起合作进行了一个联合的产品展出。该机器人工作站展示了行业内创新的连接工艺,从化学连接到物理连接再到粘合剂连接,通过ATIQC-310负载500公斤重载荷工具快换装置,快速切换SCA胶枪、SPR自冲铆枪和K-Flow热熔自攻丝枪,提供全方位的创新型混合连接解决方案。ATI展台的另一个亮点是其机器人轮毂自动打磨工作站,“该工作站是首次在国内进行展出。”
ATI中国区总经理白伟先生告诉我们。该轮毂自动倒角去毛刺工作站应用了ATI浮动的恒力打磨工具来实现轮毂的毛刺清理去除,适用于直径18”至24½"的铝制车轮,通过六轴机械手装夹ATI工业自动化的RC径向顺从毛刺清理工具对工件在X、Y、Z三个轴方向的力的误差补偿,可实现每个减重孔孔边缘均具有0.060+/-0.015"45度倒角,且倒角面光滑无震刀纹,用此达到运行工件一致的加工效果。
谈及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白伟先生表示上半年的全球经济形式不是很好,从去年开始工业机器人的增长也在放缓,汽车工业也是如此。ATI在上半年仍然保持增长,只是增长的速率放缓,“这也在我们的预期之中,因为我们上下游的行业整体都处在这样的一个水平。”白伟说道,“贸易摩擦的影响是阶段性的,我们对未来还是比较乐观的,毕竟自动化机器人的需求还在上升。”
此外,ATI对于新能源汽车也很关注,而轻量化在其中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轻量化包括材料的轻量化以及工艺设计中连接的轻量化,相关的技术是ATI的一个优势。此外,对于柔性生产,ATI一直在做。“我们的产品一直在匹配新的工艺趋势,经济越是紧张,企业越需要增加生产的柔性,小批量多品种的产品需求也会越来越多。”白伟表示。
对于热门的工业4.0相关的话题,白伟表示,ATI作为物理层级的设备商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储备,提供相关的传感器、数据以及接口。“但是工业4.0是一个整体的布局,每一家企业作为这个生态中的一环,都需要去落实。”白伟总结道。
威图:赋能未来装配
7月3-6日,聚焦为汽车等行业提供一站式智能装配方案的2019上海国际工业装配与传输展览会在上海盛大启幕。作为工业机柜、配电系统、温控系统、工厂基础设施以及软件和服务领域的全球供应商,威图(Rittal)携全行业产品惊艳亮相。在展会现场,本刊即有幸采访到了威图电子机械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行业部门总监丁蓉慧女士,请她为我们详解本次展会威图所带来的一系列展品及在智能制造不断升级的场景下威图的发展理念。
本届AMTS展上,威图重磅推出的汽车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包括新一代BlueE+冷却设备、箱体及边缘数据中心。
相比于第一代的冷却设备,新一代BlueE+采用了变频技术和热管技术,节能最高达到75%,按需驱动的冷却能力使机箱内零件减少热变形风险,而全新的画面触摸屏也使操作更加便捷;小型箱体采用三阶段表面处理(纳米陶瓷涂层+电泳底漆+粉末喷涂),提供极佳的防腐蚀效果,模块化的设计使得后期的维修和保养变得十分便捷;边缘数据中心融合网络、计算、存储、应用等核心应用,高度集成化,缩短数据分析周期,同时确保高可靠性。
“威图的产品系列非常广泛,从硬件端的箱体、配电母线、风扇、LED系统灯具到软件端的PC产品——Eplan,我们所要保证的不仅是产品的高精度高可靠性,我们更希望站在整个生产链环节的高度上,确保整体设计的规范性。”丁蓉慧总监说道。
在过去的2019年上半年,尽管汽车工业依然低迷,但新能源汽车依旧方兴未艾,对此,丁蓉慧总监坦言,风险很大,但机遇始终存在。
“汽车销量的下跌,首先影响的就是汽车零配件的生产企业,一些敏感的美国公司甚至已经开始裁员了,但对于威图来说,在汽车工业领域的营收始终保持着强劲的增长。”丁蓉慧总监说道,“因为威图专注的是汽车的整体生产线,而这一方面,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新能源车企都在加大投入,尤其在智能化、数据化的转型下,质量过硬、技术创新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始终都是市场喜闻乐见的。此外,威图一直以来倡导和推行的都是‘软件+硬件+服务’的完美价值链体系。我们希望向市场和用户传达的理念是,威图已经从单一的机箱电柜产品供应商,转型成为一个覆盖需求、订单、生产、物流、服务的整体环节的方案提供者。”
作为德国工业4.0的倡导者及践行者,威图一贯致力于把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带到中国,并始终坚持创新和绿色的发展理念。威图也将一如既往地倾听中国客户的需求,贴近中国市场的变化,依时而动,顺势而为,支持中国高端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英格索兰:做安全、高效的低反作用力汽车装配工具
英格索兰早在1871年从做蒸汽凿岩机开始起家,经历了100多年工业变革的浪潮,也经过100多年的积累,对于产品的开发和探索有着丰富的经验。随着装配的市场越来越大,20多年前英格索兰开始着手装配工具方面的业务。
在AMTS2019展会的现场,英格索兰产品管理专员顾智玮先生对其带来的产品给我们做了详细的介绍。本次展会,英格索兰展出的大部分展品是其装配类的工具,主推的是一款低反作用力的装配工具。随后,顾智玮先生为我们进行了现场的演示。
“我们的工具本身就是拧紧螺栓使用的,由于反作用力,一般工具在拧紧螺栓的时候最后工人的手臂都会甩一下。由于操作工人每天要面临几千次这样的冲击,就很容易造成疲劳,以至于影响其安全性。”顾智玮说道,“我们推出的这一款最新的装配工具会增加一个新的功能,减少工具对操作人员的反作用力,可以提升工人的舒适性,提高效率以及安全性。不仅如此,每次拧紧的数据我们都会通过系统记录下来,我们还推出了一款手机APP去协助操作人员做调试,装配质量也得以提高。”
因为汽车小部件很多,对螺栓装配的应用需求量最大,英格索兰瞄准这个市场,在汽车行业的应用占到一半左右。谈及汽车行业的波动对英格索兰业务的影响,顾智玮表示业务会受到大趋势的一些影响,但是英格索兰从去年开始就特别关注了新能源行业,在新能源汽车大的电池上也开发了相应的装备。
“例如,装在汽车底盘下面的大电池包是由很多个电池拼起来的,每个包的电池约15公斤,我们可以用吊具去吊电池然后进行装配。”顾智玮表示,“我们一直在紧跟市场,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开拓新的业务。”此外,除了在汽车行业的应用,英格索兰的产品在工程机械、铁路等方面都有非常好的应用,因此业务整体上还是保持增长的。
谈及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顾智玮告诉我们,制造行业产品的研发周期会比较长,可能需要几年,而如何去预见几年后市场的变化,这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因为工具类产品的开发,经验是必不可少的,我们需要通过理论的方式去研究,在实践过后用理论去修正以更贴合客户的需求,这都是靠经验来弥补的。而英格索兰在这个行业起步比较早,拥有非常丰富的经验以及积累,并且可以提供全产品线的服务,相信我们能够很好地应对挑战。”顾智玮先生最后说道。
派亚博:创新型真空产品,提高汽车行业生产效率
此次AMTS展会,派亚博携一系列真空自动化产品、真空输送机以及机械抓具和臂端工具惊艳亮相。派亚博高级商务拓展经理王煜轩在现场为我们重点展示了派亚博的piLIFT®SMART真空提升设备及DURAFLEX®吸盘。
piLIFT®SMART的系统控制泵和阀门仅在需要时提供动力,这导致能耗比其他类似的真空提升设备低76%,同时,piLIFT®SMART利用单个真空源在一次运动中完成抓取和提升,这提供了原有安全功能的额外保障,没有在搬运过程中意外掉落的风险,因此,工伤的风险更小,它使操作人员的身体负荷降低80%以上。
DURAFLEX®摩擦吸盘采用双硬度聚氨酯(DURAFLEX®)制成,由较柔软的盘体和具有类似冬季防雪轮胎花纹(产生摩擦力)的绿色支持体组成,专为搬运油性金属表面而研发。此外,粗糙的楔子表面带有尖锐的边缘和纹路,同样也能够确保杰出的油性表面抓取性能。DURAFLEX®摩擦吸盘抓取油性表面的能力是没有任何摩擦花纹的传统吸盘的3-4倍(摩擦力/剪切力)。
派亚博为自动化领域提供智能解决方案,帮助数以千计的电子商务物流、食品、制药、汽车和其他制造业的终端用户和设备制造商提高能源效率、生产力和工作环境。“借助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的持续发展。派亚博紧盯高增长的细分市场和地区,而成为优秀自动化抓取和移动解决方案供应商,则是派亚博不变的愿景。”王煜轩经理说道。
新品发布
实耐固智能焊钳
当前,中国正处于传统工业向智能制造转型的关键时期,对于制造业企业,通过嵌入装备中对生产过程关键参数具有感知能力的芯片传感器系统实时精准采集生产数据,并运用大数据分析,可视化展示,物联网人机互动等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自动化系统可靠性,可用性及自适应性,更好地保障工艺质量,增强柔性化成为了企业当前最实际、最迫切的需求,是实现工业4.0的先决条件。
作为大批量生产的典型系统,汽车焊装线的自动化率普遍较高,但在智能化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各大主机厂都亟需具有智能化功能的焊装设备来助力数字化工厂的实现。作为德中工业4.0联盟成员,实耐固的产品线不仅涵盖各类自动焊钳、手动焊钳、焊接控制柜、电极帽修理器、机器人管线包系统等自动化产品,为了满足用户需求,此次更是极具前瞻性地推出了智能焊钳及远程中央实时监控系统,开启了焊钳“芯”纪元。
作为物联网的一个终端,智能焊钳通过多路传感器采集焊接过程中相关物理量数据,如电流,压力,水流,水温等关键参数。实时上传数据给SCADA监控系统,分析状态变化,对设计值、设定值与实际值实时对比,监控设备工况,自动报警,关键事件可视化。
运用智能算法对焊钳状态实时监控及数据分析,实现预防性维护,预测性维护,以达到技术维护过程的数字化自动化,降低停机时间,大大提高自动化系统的生产效率。通过建立工件与焊点数据的匹配归档,可实现故障分析的可追溯性。基于此,达到对设备使用优化管理,实现柔性化生产和实际工装环境的融合,提高生产效率和灵活性,达到节约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的目的,是汽车厂商打造智慧工厂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柯马智能柔性激光焊接站
AMTS展会期间,柯马智能柔性激光焊接站在上海国际展览中心发布,这是柯马为客户提供的新一代焊接的系统解决方案,它采用全标准化设计,利用柯马PRO平台自动生成代码控制焊接轨迹,标准化的平台设计使该机能适应多种焊接应用场合,可实现软包、硬壳极耳焊接、端板焊接,电机定子全自动焊接。柯马最新发布的智能柔性激光焊接站有以下五大特性:
可安装多种焊接夹具:柯马智能柔性激光焊接站可安装软包电芯汇流排焊接夹具,电机汇流排焊接夹具,电池模组侧板焊接夹具,方形电池汇流焊接夹具,扁线焊接夹具和其他定制夹具。
双工作位转台:柯马柔性智能激光焊接站的站台配置双工作位,可以同步实现焊接和上下料工序,降低节拍时间。
可分离的服务单元:柯马柔性智能激光焊接站的服务单元和主体单元可以分析,用户可以实现远程操控,有利于生产现场布局和运行维护。
可切换的工作模式:柯马柔性智能激光焊接站有两种可切换的工作模式:转台模式和在线模式。转台模式下,焊接站可以实现无间断焊接工作或者双机位轮换工作;在线模式下,焊接站可以接入自动输送线,通过托盘输送实现在线全自动焊接。
人性化的交互界面:柯马柔性智能激光焊接站配置了人性化的人机交互界面,操作简单,编程方便灵活,并且提供多种报警信息,维护方便。
Festo气伺服平衡吊套件YHBP
此次AMTS展会上,Festo气伺服平衡吊套件YHBP在中国首发。得益于气伺服平衡吊人机工学带来工作效率的提升,操作人员只需动动手指,就能轻松提起和移动重物。该系统的最大优点是适应性,可自动检测负载重量,针对每次变化具有极快的反应和评估速度。该驱动解决方案拥有双通道速度监控和电源切断措施,其安全性能等级达到d级,是汽车行业的完美之选。所有的拥塞速度和拥塞力均可以单独调整。
此外,在发生电源故障的情况下,控制系统能够确保机械手的安全关闭和重新启动,始终确保系统处于安全状态。即使出现电压故障或突发压降,还可检测到负载损失。经验证,该驱动系统具有通用性和灵活性,几乎适合所有类型平衡吊运动,包括立柱吊、平行吊以及带关节的机械臂运动,无论是站立还是悬挂。
在汽车行业,平衡吊可以用于搬运和精准调整重型部件,比如用于减震器、发动机、仪表盘、轮胎、挡风玻璃、车门和座椅的装配。在食品加工、电子、通用机器和系统建造、工具制作以及家电、供暖和空调工程等行业,平衡吊也同样适用于重型集装箱、包裹和货物的装载和进一步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