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大厅

登录/注册

公众号

更多资讯,关注微信公众号

小秘书

更多资讯,关注荣格小秘书

邮箱

您可以联系我们 info@ringiertrade.com

电话

您可以拨打热线

+86-21 6289-5533 x 269

建议或意见

+86-20 2885 5256

顶部

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打开
荣格工业-圣德科

探寻非织造布行业发展之路------安徽金春无纺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曹松亭先生专访

来源:荣格 发布时间:2018-10-15 626
非织造机械设备及配件非织造材料 会客室
创建于2011年的安徽金春无纺布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多年发展,现已跻身为国内主要无纺布卷材企业之一。该公司目前拥有8条水刺线、2条热风线以及一条超纤纺粘生产线,并配备了微生物实验室、各种检测、检验设备,一、二期占地共600亩,产量也从2011年的2700吨增至2017年的4万多吨,乃至2018年的6万吨。2017年公司销售额超7亿,2018年更是超过10亿。对于行业的现状、挑战以及公司未来,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曹松亭先生有颇多思考。

创建于2011年的安徽金春无纺布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多年发展,现已跻身为国内主要无纺布卷材企业之一。该公司目前拥有8条水刺线、2条热风线以及一条超纤纺粘生产线,并配备了微生物实验室、各种检测、检验设备,一、二期占地共600亩,产量也从2011年的2700吨增至2017年的4万多吨,乃至2018年的6万吨。2017年公司销售额超7亿,2018年更是超过10亿。对于行业的现状、挑战以及公司未来,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曹松亭先生有颇多思考。

尝试找到最恰当的设备技术组合

曹松亭先生介绍说,公司从创建开始到2013年底属于业务起步阶段,主要针对水刺非织造布技术和市场进行了初步探索、经验积累和客户开发。由于公司成立之初适逢合成革市场迎来较好的发展期,公司采购了第一条全交叉水刺生产线。生产的产品具有克重高、强度好的特点。2012年,公司已经不再满足既有产品结构,又购进了半交叉水刺生产线,提高了产品的均匀度和适用范围。

2014年~2015年,金春无纺的业务进入了高速发展期,生产规模、技术水平及产品质量迅速提高,产品种类和下游应用也得到了持续扩展,产销两旺,客户结构进一步优化。
2014年又投资了全进口的直铺生产线,配备了奥特发(AUTEFA)公司的高速双梳理设备,业务也进一步扩展到湿巾领域,产能比2013年底提高了两倍。

进入2016年后,公司开始进入创新阶段,大力投资技术研发。曹先生说:“我们想通过设备、技术、工艺的创新,包括探索可降解的PLA纤维水刺非织造布的生产工艺,提高水刺非织造布的附加值,向品质要利润,同时引领水刺行业的发展,成为行业标杆。”

通过不断摸索和总结,金春无纺对设备配置更加熟悉,并认识到国产线和进口线各有优势,只有根据具体产品选用合适的生产线,才能实现投资收益最大化。这期间,公司又从恒天重工购进了第6条、第7条生产线。

曹先生说:“我们想对行业内的先进设备加以对比、研究。去年我们采购了大连华纶的超纤生产线,还添置了热风生产线。”

通过生产线大型化引导消费

目前,80%的水刺布用于民用清洁和医疗卫生领域,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产品价格不断降低。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越来越重视,很多消费者也喜欢购买品质上佳的产品。

但曹总认为,卫生用品用一次就扔了,除了产品本身的品质外,没必要过度地在形式上花费心思,增加成本。他觉得应该在生产效率上下功夫。“我们在引进第四条水刺生产线(AUTEFA)时,了解到AUTEFA在欧洲市场上的最高速度可达350米/分钟,而在国内250米/分钟已是很高。如果能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既可以降低成本,又可以缩短生产时间。如果一次性卫生产品价格太高,消费者很难接受。将湿巾这样面向大众的卫生产品做成标准规格,消费者就不需要考虑价格,销量就会上升,利润也会随之增加,从而实现规模化效益。再者,今天的消费者同时也是劳动者,他们更注重生活品质,生产效率提高后,工厂可以只开白班,工人晚上就可以去享受生活了。”

曹总指出,未来人工成本肯定会增高。大型化生产的目标是前后道工序全部实现机械化,以降低成本,确保可持续生产。“国内很多小型水刺生产线幅宽各异,生产出来的湿巾规格、包装也不尽相同,有的中间要贴纸管,两卷卷材之间要用包头布,很难实现自动化。”他评价道。

除了降低成本,生产线大型化还能通过生产引导消费。“我认为中国人在卫生用品上花的精力和心思过多,有的还对材料进行轧花、印花,还有各种包装设计。”

曹总所说的以大型化引导消费者,是指企业生产出价格最低的产品,消费者不会买到比它更便宜的同类产品。“如果大家都把卫生产品如湿巾做成统一的样子,对节约社会资源也是极有好处的。”他补充道,“当然,现在水刺布粘胶配比越来越低、幅宽越来越窄,克重也不断降低,这对降低成本也有好处。而且,因为产品规格统一,生产管理简单,产品质量也有保障。”

“但我们只是产业链中的卷材环节。像湿巾在完成卷材生产后,还需要分切、包装、运输,成本约为500~1000元/吨,每年按10万吨计算,即增加5千万以上的成本。如果卷材和湿巾在一条流水线上直接生产,就可以大幅提升利润空间。”曹总认为这也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所以,金春无纺也在寻求与产业链合作的可能性。

开拓更广的应用空间

曹总指了指身上的衬衫说:“我和我们公司业务员的衬衫都是用超纤面料制成的,穿着很舒适、柔软,透气性也很好,唯一的缺点是容易产生静电。如果做成内衣,外面穿羊毛衫,容易粘在一起,脱下来的时候火花四溅,需要消除静电。有一家化工厂有员工4000多人,本来计划每人做一套,但是因为静电原因,为了安全起见,就没有实施。”

“但是超纤给我们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金春无纺从2011年走到今天,规模已经不小,下一步怎么发展?我们之所以在短时间内发展得这么好,是因为每一条生产线的投资都是根据市场、客户的需求而定。我认为,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企业,想取得成功,都必须专注。”曹先生说。

所以,金春无纺以水刺为主战场。“我们全部8条生产线基本上都有了自己的定位,每一种非织造布都有自己的特点,一条线想做所有的产品是不可能的。”

当前挑战

对于近期引起波澜的中美贸易摩擦,曹松亭先生认为这对中国纺织业影响很大,因为中国纤维产量高达5000万吨,占全球纤维加工量约50%,为全球供应人均6至7套服装、鞋。

目前中国非织造布市场主要的问题是供应量太大,价格恶性竞争,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他呼吁产业同仁要团结,否则就没有未来。

全国现在这么多水刺生产线,传统大宗产品越来越难做,近一轮的原材料上涨,导致企业压力普遍很大。“全国现在这么多水刺生产线,有的企业生产线产能较小,但也能获得不错的利润,关键何在?其实还在于找到好的产品并实现规模化,特别是一定要有差别化的产品。”

对于近期原材料价格暴涨,曹先生指出:“包括化纤、非织造布企业在内,普遍看低后市,采购都很谨慎。下游需求不振,没有涨价的条件,为什么原料还会暴涨?这实际上是资本在炒作。”

创新开拓未来

从2016年开始,金春无纺进入创新阶段,大力投资技术研发,希望在实现规模化生产的同时,提高水刺非织造布的附加值,以向品质要利润,其中也包括探索可降解PLA纤维水刺非织造布的生产工艺。2017年,他们与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合作,就超细长丝非织造布材料技术与产品展开研究,并研发成功PLA纤维梯度加压预湿技术、PLA纤维柔性梳理转移技术等,较为明显地改善了以PLA纤维为原材料的水刺非织造布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技术瓶颈。

另外,公司还积极与下游知名品牌企业合作,拓展非织造布产业链,通过纺丝、水刺、针刺、热风等工艺联合应用,生产出特殊化的产品,并开拓环保超纤在TPU、PVC服装、防护用品、工业擦拭、过滤、装潢等领域的用途。

“今天的服装市场丰富多样,面料从原来的棉、麻、丝等天然纤维,发展到各种化学纤维,成本随之下降,产量却急剧攀升,还开发出各种适合特殊用途的纤维材料。未来要从原料开始到成品,着力提高加值,并将社会成本、环保纳入考虑,整个产业链要形成一个闭环,否则,很难取得可持续的长远发展。”曹总接着指出,“小的生产线主要用于产品差别化。通过不同的原料、复合、后整理工艺的结合,改善非织造材料性能,丰富产品花色品种,降低成本,为市场提供适合不同用途的高附加值产品,如PLA PVA 生物质。同时,公司还将引进大型设备,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实现智能化生产,通过同一产品生产标准来引导消费需求。”

金春无纺也希望与更多合作伙伴共同开拓超纤的应用空间。“不过,尽管想象空间很大,但并不那么容易。因为原料、染料、耗电、工艺成本都比较高,比如电力成本11000多/吨,每隔72小时要刮过滤板,以前的过滤板使用寿命只有三天,且成品率低,所以需要一起努力。”曹总如是表示。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