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在汽车涂装方面具有领先意义的会议Surcar Shanghai 2017上,一家非常特殊的企业引起了小编的兴趣,它既不是涂料企业,又不是涂装企业,也不是整车企业,然而它的技术对于汽车涂装关于过滤环节的效果起到了莫大的影响作用。这就是上海上阳流体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韩勇的一席话解开了小编心中的疑惑。
本刊:可否介绍一下贵公司的业务和目前的情况?
韩勇:上阳本身所做的专业就做一个,就是过滤。我们目前在国内的两大业务,一个是解决水的问题,水主要是处理饮用水和污水这两件事情,第二个就是工业流程的绿色再造。中国现在很多问题都是因为过去我们采用的工业流程的粗放性造成了今天的产品质量低下。所以我们一直为汽车涂装和电子制造业等先进制造业提供一些绿色制造经验。
本刊:贵公司的工艺技术在汽车涂装方面能提供怎样的帮助?
韩勇:对于汽车涂装来讲,一个核心的问题是质量,如果车身上有杂质,一方面会影响美观,另一方面会造成比如锈蚀、腐蚀等问题。过滤在这行业所起的作用是保证在所有工艺流程当中的液体和气体处于洁净的状态。在汽车涂装车间里面,过滤是无所不在的,100 多道工艺,每一道工艺都有很多的过滤产品。目前上阳所有的产品,基本上覆盖了整条涂装线的所有过滤环节的工艺点,而且我们对于每个工艺点都有针对性的研究和研发。
所以我们在汽车行业所推出的服务有三个大类。第一个大类是TFIMS,实际上就是全场过滤管理服务一体化;第二类服务是工艺革新和工艺改造服务,这属于工程类型的服务,第三类完全是研发新工艺。
以过滤工艺占有率来说,在通用汽车公司我们达到80-90%,上海大众可以占到70%以上,在国内整个汽车行业大概是30-40%比例。
本刊:贵公司从规模而言并不是大型的企业,但是在一些跨国企业中声誉很好,可否分享一下你们的故事?
韩勇:2005年,上阳转型进入自主研发生产。当时上海一家高端的整车厂,由于涂料表面缩孔的问题,有四个月无法进行正常生产。他们在全球请了不下50位专家,包括涂料供应商,始终没有解决问题。于是想起我们在北美的一个同事过去曾经帮他们解决过一些问题,就找到我们。我们和他们的团队工作只用了7 天,花了不到十万人民币,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这件事将我们在这个行业的认可度提到了更高的层面。
如今很多涂料供应商,比如巴斯夫、PPG,每年都会购买一些我们的应急产品,随时应对客户产品的缺陷问题。在此之前,他们解决的问题的方法甚至是更换涂料,花费巨大的代价。几次验证之后,他们发现上阳的产品能够非常有效地帮他们在线解决问题。正是因为这个产品把我们提高到了世界的平台,使更多人知道有一个中国公司曾经解决了这么难题。
我们现在在欧洲有一个2000多平方米的工房,便于在欧洲供货,基本上每个月有四五个集装箱的货发到欧洲。
本刊:刚才您也讲到你们与巴斯夫有合作,你们与涂料企业是否也有一些共同的研发项目?
韩勇:我们有非常多的涂料客户,比如阿克苏诺贝尔,他们近几年的过滤装备以及过滤材料都是我们提供的。还有巴斯夫、PPG、立邦、关西、威士伯等等。
我们在协助涂料企业方面取得了很好的绩效,比如工厂产生的大量废水,是用传统的污水系统处理不了的,我们现在已经开发出一些工艺,一方面可以把扔到水里的物料回收回来,不形成污染,同时这些水还可以直接回用。通过平衡计算,流失到水中的原来能够拿回来继续用,减少成本上的投入。这就属于工艺的绿色再造过程。
涂料企业目前还面临VOC的压力,我们现在也做VOC的专门处理系统,这是原来我们不曾涉及的,正是在与客户在业务沟通的过程中,客户提出来的要求,因此我们针对性去做了一些研发。涂料行业自身不解决这个问题,就是生死的问题。
有些企业遇到环保问题,第一个念头是堵,或者是排放出来再去处理。其实,更好的方式是在排放之前,在它成分还比较单一的情况下把他回收回来,就可以回到流程当中再利用,一旦混成一起就很难处理了。
本刊:在涂料的生产过程中贵公司主要提供哪些技术?
韩勇:针对涂料的生产,我们会提供整个流程中涉及到过滤方面的材料和装备。比如原料进罐之前,有我们的过滤系统,进行混合搅拌和进行灌装的时候也有我们标准的过滤系统。我们甚至为不同的生产工艺设计不同的过滤材料。因为生产规模不同,工艺是不一样的。
现在水性涂料的分散体系更加敏感,因为水和溶剂互溶性较好,过去传统的过滤只是简单的拦截,现在可能需要利用吸附性的材料,将水中混的油或溶剂,分离出来。否则,整个水性涂料体系会造成问题。因此,面对不同情况,我们都有针对性的方案。
本刊:可否介绍一下此次会议上将要分享的脱脂过滤工艺?有哪些创新?
韩勇:很多人认为同样一种物料,越粗的过滤材料可能寿命越长,实际上我们就反其道而行之。我们今天做的高精度的过滤材料,通过合理的机械反清洗,可以达到2-3年不用换过滤材料,而且精度仍能得到保证。这是2009年我们提出的一个想法,是针对当前所采用的这些分离系统不足所提出的方案,通过6年在实际项目中的验证,逐步把它从理论转化成真正的产品。
其实,如果不研发这种新技术,我们的过滤材料生意依旧很好,但我们希望主动给自己革命。比如现在涂装采用大量的焊结胶,焊结胶对过滤系统是致命的打击,上去就堵死了,但是我们这个系统就可以很好的适应。
依靠过去比较扎实的基础,再加上本身创新性的产品,我们从去年八月开始将所有的产品数字化,将来提供的装备也完全能够应对现在大型的项目物联,跟上大数据时代的发展。其实从2012年上阳就开始进行大数据研发了。此外,我们还把专业的分析软件都开放出来,这其实是在把上阳的知识贡献给客户。
本刊:上阳流体近期有什么发展计划吗?
韩勇:上阳本身有一个流体分离设计研究院,接下来准备在太仓建设新的厂房,目前已经拿到了100亩规模的地。我觉得这还只是一个开始,市场的需求是综合性的,上阳将会持续不断地进行比较大的项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