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大厅

登录/注册

公众号

更多资讯,关注微信公众号

小秘书

更多资讯,关注荣格小秘书

邮箱

您可以联系我们 info@ringiertrade.com

电话

您可以拨打热线

+86-21 6289-5533 x 269

建议或意见

+86-20 2885 5256

顶部

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打开

千万吨级绿色智能工厂赋能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智能制造纵横 发布时间:2022-09-29 539
工业金属加工智能制造其他运动控制传感器工业机器人液压与气动技术机械传动工业互联智能仓储物流仪器仪表智能加工设备 技术前沿
如何破冰,打造千万吨级绿色智能工厂?

据《智能制造八大投资热点市场规模预测》报告,2020年我国智能制造产值累计达到3万亿元,而在所有行业内,石化行业在智能制造发展方面较为领先,预计2022年石化行业智能制造市场规模有望达到千亿元级别。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九江分公司(简称九江石化)于1980年10月建成投产,是我国中部地区和长江流域的重点炼化企业、江西省唯一的大型石油化工企业,隶属于中国石化。


pic_c_about_us_culture_evergreen_tree01.jpg


目前,该企业拥有原油一次加工能力1000万吨/年、综合加工能力800万吨/年的综合实力。其智能工厂建成以来,达成了设备自动化控制率95%,生产数据自动采集率95%以上,运行成本减少22.5%,能耗降低2%,软硬件国产化率95%等成果,有效提高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众所周知,像这类的流程工业企业在实现智能转型方面通常面临诸多挑战。本期中,让我们一同来看看他们在智能工厂建设方面的破冰之旅。

面临的行业复杂性


作为石化企业,九江石化具备错综复杂的行业特点。一是物料物性复杂性。石化生产涉及物料物性复杂,从原料、中间体、半成品到产品,以及各种溶剂、添加剂、催化剂、试剂等,多以气体和液体状态存在,而绝大多数的上述物料属于易燃、易爆、易挥发、毒性物质。


二是生产工艺复杂性。石化行业的生产工艺运行条件较为苛刻,如:石脑油制乙烯温度高达1100℃、深冷分离低至-100℃以下;高压聚乙烯聚合压力达到350MPa;在减压蒸馏、催化裂化、延迟焦化等很多加工过程中,物料温度若超过其自燃点,一旦操作失误或设备故障、失修,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三是生产装备复杂性。石化行业涉及炼油塔、罐区、换热设备、机泵、管线等众多类型的设备设施,且设备运行环境多为高温高压高腐蚀环境。生产过程中可能使用或产生强腐蚀性的酸、碱类物质,易对设备造成腐蚀。因此,在设备维修时需重点观测,对设备的抗腐蚀性、可靠性有严格要求。


四是环保及职业卫生的刚性约束。国家对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的要求日渐严格。生产操作环境和施工作业场所若存在工业噪声、高温、粉尘、射线等有害因素,极易造成人员急性中毒或受伤,人员长时间暴露在上述场所下,即便接触有害因素的剂量很低也可能导致慢性职业病的发生。

如何破冰,打造千万吨级绿色智能工厂?


特殊的行业性质赋予这家企业更严谨的智能化态度。“十二五”初期,九江石化发展相对落后,面对竞争激烈的外部环境和安全环保效益的双重压力,如何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是摆在九江石化面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根据中国石化战略部署,公司提出了“建设千万吨级绿色智能一流炼化企业”的愿景目标,倾力培育“绿色低碳”“智能工厂”两大核心竞争优势。


九江石化在向“智”造迈进的每一步都掷地有声,从底层出发,从全局面考量,重视闭环,将安全健康放首位等。


1)搭建智能工厂总体框架
在石化企业典型信息化三层平台架构之上,构建了集中集成、数字炼厂和应急指挥等公共服务平台,系统集成及应用进一步完善,实现了“装置数字化、网络高速化、数据标准化、应用集成化、感知实时化”,形成了石化流程型企业面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的基本框架1.0。


2)重塑生产运营指挥中枢
2014年,体现九江石化智能工厂核心理念的生产管控中心建成投用,实现了“经营优化、生产指挥、工艺操作、运行管理、专业支持、应急保障”六位一体的功能定位,生产运行由单装置操作、管控分离向系统化操作、管控一体转变,有效地支撑生产运行管理变革式提升。同时,水务分控中心、油品分控中心、动力分控中心、电力分控中心建成投用,形成“1+4”生产运营集中管控模式。


3)实现业务数据集中集成
为解决普遍存在的信息孤岛、业务孤岛等问题,在国内同行中率先建成生产运营企业级中央数据库(ODS)和企业服务总线(ESB),完成生产物料等40个模块和36类主数据的标准化,同时集成MES、LIMS、ERP等25个生产核心系统,为调度指挥、大数据分析、数字化炼厂平台等21个系统提供数据支撑,共享近100类业务数据,总量达1684万条,突破了此前普遍采用的“插管式”集成模式的限制。


4)提升流程管控智能优化
炼油全流程优化闭环管理,提升生产计划、流程模拟、生产调度与执行一体化联动优化功效,助推企业经济效益逐年稳步提升。建成原(料)油快评分析系统建模461个,涵盖14套装置40余种物料,是国内首家完整建立从原油到各装置物料物性分析模型的企业;虚拟制造系统建立21套装置机理模型,实现“实时仿真”“性能评估”“操作优化”“计划优化”等功能的19套主装置APC全覆盖,提高装置运行平稳率,主要工艺参数标准偏差平均可降低45%以上;基于稳态机理模型,在常减压装置投用国内首套炼油装置RTO,实现装置效益最大化,每小时增效2474元。


 5)构建数字炼厂创新应用
通过正(逆)向建模,建成与物理空间完全一致的虚拟数字化炼厂,建有80余套单元模型,集成了4000余个工艺实时数据、1100余个采样点质量分析数据、600余个腐蚀监测点数据、1000余台主要设备实时数据、600余个机组及油泵监测测点数据、1900余个可燃气体检测仪数据、600个视频监控画面,可视化呈现装置人员定位、厂区综合安防、施工作业备案等虚拟场景,实现了企业级全场景覆盖、海量数据实时动态交互。


6)实现HSE管控实时可视
健全风险作业监管体系,通过施工作业线上提前备案、监控信息公开展示,实现“源头把关、过程控制、各方监督、闭环管理”,访问量累计达151万人次,录入备案信息22.6万余条。建立“集中接警、同时响应、专业处置、部门联动、快速反应、信息共享”的调度指挥模式,1900余个各类可燃/有毒有害气体检测、600余个视频监控集成联动,提高事故响应速度。建立敏捷环境监管体系,集成各类环境监测数据,实现环保管理可视化、一体化,异常情况及时处置、闭环管理。外排污染物实时监测数据在5个公共场所对外公开展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4G移动终端全天候监测装置四周及厂界空气VOCs及异味,形成数据轨迹图。


7)精益设备管理预知预防
初步构建设备预知维修管理体系,设备运行状态监测系统涵盖17套大机组、115台机泵,设置54个腐蚀探针、618个在线腐蚀测厚设施。实现全厂55个仪表机柜间温湿度、89套工控系统重要机柜温度、12692个DCS和961个SIS故障点的信息采集,并与DCS集中实时监控;电调自动化系统实现对全厂电气设备关键参数实时监控,35kV以上一次系统设备实现安全远程操作,劳动功效提升27.5%。


8)快捷质量管控联动实效
建设并提升LIMS/LES功能实现实验数据录入与分析过程无纸化移动,816个分析方法、结果计算与验证操作的程序化,分析检验、物料评价、仪器数据编码的标准化,确保过程数据完整可靠、质量管理与LIMS指标联动。在线分析仪表运行监控与管理系统实现439套在线分析仪运行全过程实时监控管理,支撑由分散管理向集中管控和专业化管理转变。


QQ截图20220929113818.jpg


9)精准计量管理集成应用
以物料进出厂计量点无人值守、计量全过程监控为目标,构建“公路、铁路、管输”三位一体的计量集中管控模式,实现物料进出厂计量作业自动化、计量过程可视化、计量数据集成化、计量管理标准化,作业时间缩短三分之一,劳动用工减少近40%,风险防控能力明显增强。
 
10)推广生产运行及智能巡检
建设并推广4G智能巡检,实现12个生产运行单位全覆盖,配置巡检路线160条、巡检点1060个、巡检项目8136个。温振一体试点实现机泵测温测振数据自动录入,音视频升级试点实现跨业务、多场景信息交互,GPS平面定位实现实时位置及历史轨迹查询,与数字化平台、宇视平台进行集成展示。


11)实现精细物资管理和智能仓储
建设并整合物资采购桌面快捷办公系统和智能物资管理系统,将企业物资管理向供应商延伸,配置手持pad18个、手持打印机10个、货架标签8000个、地堆标签60个,实现对物资需求计划动态掌控及物资库存实物出入库、转储的全面管理和业务优化,与ERP、门禁、立体货架WMS等系统集成,实现信息快速、自动传输,达到缩短供应周期、提高保供的目标,并基于MES建立仓储模型,实现库存优化。


12)提升安全防护水平
针对生产区域主要安全因素和关键业务环节,实现人流、物流、车流的“三流”综合有效管控。人脸识别技术促进考勤管理精细化,与车辆排队功能联动消除人为干扰、提升提货速度,线上备案制实时有效掌控生产区人、车、物的出入情况,平面可视化工具实现生产区域人员分布实时监管,为防范和处置安全风险提供有力保障。


来源:荣格-《智能制造纵横》

原创声明:
本站所有原创内容未经允许,禁止任何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等机构转载、摘抄,否则荣格工业传媒保留追责权利。任何此前未经允许,已经转载本站原创文章的平台,请立即删除相关文章。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