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大厅

登录/注册

公众号

更多资讯,关注微信公众号

小秘书

更多资讯,关注荣格小秘书

邮箱

您可以联系我们 info@ringiertrade.com

电话

您可以拨打热线

+86-21 6289-5533 x 269

建议或意见

+86-20 2885 5256

顶部

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打开

变革中开新局预见趋势

来源:智能制造纵横 发布时间:2022-09-01 519
工业金属加工智能制造其他运动控制传感器工业机器人液压与气动技术机械传动工业互联智能仓储物流仪器仪表智能加工设备 特别报道
——2022 ITES深圳工业展回顾

2022年8月15-18日,为期四天的“2022 ITES深圳工业展”于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圆满落下帷幕。本届展会共有1141家展商参展,百余项新品齐发。展品内容涉及金切机床、激光钣金、检测设备、刀具工具、工业机器人、机械传动、运控设备、电子元器件、线缆线束等多个领域。


QQ截图20220901111747.png


展会同期围绕“电子制造、工业物流、医疗器械、模具制造、精密加工”等主题,举办了50多场专业会议。会议集结全球领先企业、权威机构与前沿专家,为业界带来大量行业预测、政策分析、形势解读、技术普及、解决方案分享等精华内容。“我们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能够使产业链上下游积极交流,在危机中育新机,在变革中开新局,预见趋势,展望未来。”ITES深圳工业展创始人姚纪广(左图)在开幕式上如是说。


1662001427101297.png


 一直以来,华南地区聚焦着一众生产密集型的中小型企业,他们对工厂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方面跃跃欲试。本届ITES深圳工业展期间,展商们也积极展示在智能升级方面的解决方案。山崎马扎克在华南首次展出了其全新发布的FMS柔性制造系统,助力实现高生产效率托盘搬运;北京精雕则带来JDGR200T自动化单元,机械手最大负重30kg,能满足多品种零件的加工要求。


作为智能制造的关键设备之一,移动机器人(AGV/AMR)也在展会现场大放光彩,例如仙工智能推出全球首款安全型AMR控制器SRC-3000FS,还同期举办了移动机器人解决方案推介演说;壹悟科技展示R-STAR星罗解决方案,其具有高度灵活性和可配置性,能大幅提升工厂作业效率和空间利用率;迦智科技携智造物流机器人产品和智造工厂物流解决方案参展,其轻量级智能无人叉车FOLA系列采用激光SLAM融合导航技术,无需铺设辅助设施,即可实现在复杂环境下的自主定位、导航和路径规划,完成托盘输送、堆高、装卸作业;海纳系列移动式协作机器人、遨博机器人等大量创新产品在展会现场被正式面向大众发布。


 作为中国超大型工业展览会,ITES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工业各界了解工业动态,进行行业交流提供了重要的平台,也为疫情之下制造业的未来发展释放了积极的信号,技术在进步,行业在复苏。


展会期间,本刊的编辑团队走进现场,对话企业负责人,从参展企业的角度,解读这一届工业展盛况以及展望制造业的未来动能。


菲尼克斯电气:助力“智造”,推动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


国内传统制造业自动化升级改造的动力主要来源于东南亚等区域的竞争越发明显,以及疫情影响下的招工难成为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智能制造将数字化、人工智能、工业物联网等新技术融合,推动中国制造业升级。菲尼克斯电气作为工业4.0的灯塔企业之一,我们不断增加研发投入,致力于技术创新,以新产品、新方案引领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菲尼克斯电气深圳区域经理李波


QQ截图20220901105007.png


今年ITES展会上,菲尼克斯电气继续围绕直插自锁的创新技术,为广大客户带来降本增效,可靠稳定的技术与产品。李波表示,国内传统制造业企业进行自动化升级改造的初衷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东南亚等区域的竞争越发明显;二是受疫情影响招工难成为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全球来看,中国华南地区是锂电产业链较为集中和完善的地区之一,随着近两年与“碳中和”相关的市场需求爆发,无论是动力电池还是储能电池都受到了市场热捧。锂电池制造商在进行大规模制造需求的过程中,对相关生产设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稳定性,产出率,良品率等。在锂电行业,菲尼克斯电气的产品品质和创新技术经过了大量客户多年的验证,可为锂电设备达到极致的稳定性,从而帮助企业实现智能化,数字化的升级,助力锂电池制造进入大规模TMW时代。


禾川:国产化趋势下,赢得更大的市场竞争力


今年是2022年,距离国家提出《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的实现还有三年的时间,从2015年,国家提出以智能制造为强国战略的目标以来,到今天国产品牌的全面崛起,禾川是这个过程的亲历者。 

——禾川运动控制产品线 负责伺服市场推广工作产品经理张广伟 


QQ截图20220901105112.png


2015年也是禾川开始发力伺服、运动控制等领域的开端,在短短7年时间里,禾川借着国产化的趋势经历了从行业名不见经传,到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取得一定成绩的过程。让中国机床拥有“中国芯”是禾川矢志不渝的追求。


张广伟表示,在国产化浪潮对市场的影响下,不论是传统行业还是新兴行业,市场都给禾川提供了无限潜力。以光伏行业为例,今年禾川从华南的某个光伏行业客户取得了较大的订单,在跟企业沟通过程中,禾川一方面收获了客户的的信任,提供了从控制到驱动全套的整体解决方案,另一方面也清楚地看到禾川在某些领域与进口品牌存在的不足和差距。禾川希望研发人员能够清晰的看到差距,清晰认知行业需求和变化,从而不断地研发出更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维宏:打造通用平台,助力制造业走出同质化竞争“怪圈”


未来的数控行业将向着更灵活高效的生产方向发展,既具备更大的挑战,也充满着无穷的机遇。维宏股份也将继续搭建多行业多领域的通用平台,赋能合作伙伴,赋能工业母机,让二次开发真正大放异彩,让每个厂商都有属于自己的数控系统,使整个制造业走出同质化竞争的“怪圈”,真正让中国制造业的“大脑”更加灵活,更加高效。

——上海维宏市场推广部经理张梓伦


QQ截图20220901105206.png


 随着我国数控机床产业的迅速升级和发展,数控系统作为“工业母机”的大脑,其市场需求也不断被激活,然而由于新冠疫情对经济环境整体的影响,数控企业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一方面是市场整体需求的放缓,另一方面国产数控厂家在核心技术上与国际顶尖水平仍有差距,技术研发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张梓伦认为,在这种环境下,坚持长期主义、技术创新,重视产品质量的企业将更具市场竞争力。2022年维宏股份将继续坚持开放与合作之路,不断与业内上下游企业,包括CAD/CAM、激光切割头、主轴和电机供应商等合作伙伴协作,积极打造开放的行业生态。


牧野机床:解读机床与制造的新趋势


智能制造已经成为当下制造业的主流趋势,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促进制造业向产业链中高端迈进。

——牧野机床华南区域销售总监于怀刚


QQ截图20220901105753.png


于怀刚指出,“疫情的反复影响到了行业人员的流动,这次展会也是牧野中国2022年参加的第一个大型,有影响力的展会。借这次机会,我们同更多客户和老朋友见了面,共同探讨制造业的发展和未来”。


此次展会上牧野机床展出7台设备,涵盖了模具制造和零件制造的全方案,例如五轴精密加工中心D200Z,L2-5X;牧野武汉工厂生产的卧式加工中心JA6、立式加工中心Slim5n等。


于怀刚告诉记者,受益于国家3060(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新能源技术发展非常迅猛。例如在新能源汽车电池行业,一辆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成本占比40%,但电池极片以及极耳模具的制造要求非常高,冲切模具精度通常要达到1um,并且要求非常高的表面光洁度,基本是极限加工。这对慢走丝设备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牧野机床的油基慢走丝UPV-3和水基慢走丝U3/U6能帮助客户解决这两个问题。


在他看来,自动化,智能化是制造业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大势所趋。企业购买设备不仅要考虑产能的扩大,更应该考虑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制造是人的四肢,智能制造则让四肢有了大脑和灵魂,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投资,最终会让企业受益匪浅。


OTC:感受焊接机器人在智能化产线中的魅力


近些年中国的发展令人瞩目,在生产、制造一线我们感受非常深刻!目前国内不论何种规模的企业,自动化进程都非常高。焊接、机器人行业涌入众多海内外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国本土机器人厂家也在市场环境下飞速发展。对于终端生产企业而言,推进自动化有了更多的选择。

——OTC广州分公司所长冲田康范


QQ截图20220901110214.png


OTC是生产焊接机、机器人的厂家。随着该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在严峻的形势下,OTC针对客户工厂需求,不断进行新产品研发,丰富自身的产品群,以期给客户带来更高品质、更高性价比的生产设备。


在冲田康范看来,因疫情、国际环境动荡等影响,制造、加工行业在2022年上半年表现较为低迷。此次展会的顺利举办,能够让终端客户更好的感受到经济复苏的信号,并体验更多行业领先的产品。


2010年前后,华南市场的大中型生产企业已经开始机器人替代人的转换,OTC生产的弧焊机器人在汽车零部件、金属家具、摩托车、自行车等各大行业被广泛采用。目前,大中型企业已经完成单纯的机器人替代人的转变,开始迈向更高层次的智能化——如智能化产线,视觉、激光的应用,高要求焊接应用等。中小型企业的自动化升级,在中国经济形势持续向好的大环境下,仍然持续火爆进行。OTC在高、中、低各个档次产品的完备,是面对不同类型、不同要求客户的主要优势,未来,公司也将推出更多更好的产品,以应对市场的变化。


西门子:以数字孪生助力机械制造


当前,中国机械制造业正经历着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型挑战。数字赋能作为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重要途径,正在助力中国机械制造业抢占新形势下的发展先机。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数字化工业集团运动控制部机床数控系统总经理段龙


QQ截图20220901110256.png


在段龙看来,人工智能技术与机械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也正在成为机械设备向智能制造发展的趋势之一。虽然从机械制造行业应用来看,人工智能技术尚处在探索阶段,但其发展迅速,大有想象空间,二者的紧密结合将催生出效率更高的新生产方式。


数字化转型及智能制造是当前制造业生态的大势所趋,但对大多数机械制造企业而言,如何利用创新技术打造符合产业转型需求和新商业模式的智能机器,以及如何快速培养更多懂工艺并谙熟数字化技术的新型工程技术人才仍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的正式出台,为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指引了方向:中国制造业正从规模大但附加值低的“世界工厂”向自主创新的“中国智造”转变。中国的机械制造业正在为此进行一场数字化转型之战,以开辟出更加广阔的蓝海,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挺进。作为数字化技术推动者,西门子也将持续加速前沿技术开发及应用,探索创新商业模式,携手制造业合作伙伴推动“数智化”进程。


近年来,华南区的加工制造业呈现出小批量、大批次、定制化的发展趋势,用工成本和效率要求越来越高。这些因素使得华南区的代工厂优势在逐渐降低,当前加工制造业面临着智能制造转型的新要求。西门子针对机床制造业数字化可以提供经过验证的全数字化解决方案,通过数字孪生,在虚拟环境中对产品全生命周期进行仿真,涵盖产品从设计到制造到效能整个阶段,完成后再到现实环境中进行实现,这样可以大幅缩短产品上市时间,降低试制成本,同时达成全过程协同和数据统一管理。


段龙告诉记者,西门子数控(南京)有限公司(SNC)新工厂已于近日正式投运。作为西门子全球首座原生数字化工厂,SNC新工厂全面展示了西门子先进数字化企业理念与技术的切实价值。在实地建设之前,西门子就已全方位应用自身数字化技术,预先在虚拟世界打造工厂的数字孪生模型,实现从需求分析、规划设计、动工实施到生产运营全过程的数字化。新工厂投产之后,产能将提高近2倍,生产效率提升20%,柔性生产能力提升30%,产品上市时间缩短近20%,空间利用率提升40%,物料流转效率提升50%。


编者按:

不同的时期将会给予前行者不同的回馈。在展会现场,我们看到了这些制造企业的坚持和热血,他们用产品来呈现多年的努力与专注,于不断翻涌的逆流中,仍然保持继续向前的勇气。每一届展会,不仅是平台,亦是舞台,让更多的先进制造解决方案可以走进千家万户。下一届再见(2023.3.29-4.1)。


来源:荣格-《智能制造纵横》


原创声明:

本站所有原创内容未经允许,禁止任何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等机构转载、摘抄,否则荣格工业传媒保留追责权利。任何此前未经允许,已经转载本站原创文章的平台,请立即删除相关文章。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