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大厅

登录/注册

公众号

更多资讯,关注微信公众号

小秘书

更多资讯,关注荣格小秘书

邮箱

您可以联系我们 info@ringiertrade.com

电话

您可以拨打热线

+86-21 6289-5533 x 269

建议或意见

+86-20 2885 5256

顶部

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打开

新蛋白产业蓄势待发,如何实现肉的自由?

来源:国际食品加工及包装商情 发布时间:2022-05-20 1657
食品饮料及个护食品与饮料食品及饮料配料食品加工及设备饮料加工及设备包装设备及材料其他 特别报道
收藏
——荣格X道夫子-替代蛋白线上研讨会后记

低碳时代孕育着各种商业及投资机遇,替代蛋白食品市场就是其中之一。这个未来10多年有望发展成万亿级市场规模的新赛道。过去一年,替代蛋白在国内市场形成了一轮热潮,投资界也一片火热,热点不断。但替代蛋白仍是一个相对年轻的产业,如何提高消费者兴趣让新蛋白食品从一种小众产品转变为一种主流?如何应对行业的发展所面临的监管、技术、投资等方面的挑战?


3月24日,荣格X道夫子-替代蛋白线上研讨会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通过主题演讲,分享了替代蛋白领域创业经验,解析植物基、细胞培养、发酵蛋白技术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通过其他国家在替代蛋白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案例,为如何开拓新蛋白市场渠道并寻求支持提供解决之道;最后,以圆桌讨论的方式,探讨了新蛋白赛道的创新与发展。


会议由道夫子食品国际公司创新与投资总监吴若瑜女士主持。


QQ截图20220520161734.jpg


全球新蛋白的投资与创新趋势及中国启示


开场嘉宾,是来自Dao Foods 道夫子食品创始人/CEO张涛先生,其演讲议题为《全球新蛋白的投资与创新趋势及中国启示》。


张涛首先介绍了道夫子食品公司,他说:“道夫子食品国际公司(Dao Foods International)是一家专注于新蛋白食品创新的影响力投资和孵化机构,我们旨在帮助创业者面向中国市场开发激动人心的新生代蛋白质产品,从而减少大众消费者对于传统动物养殖业的依赖。”


2019年,公司在上海启动了“新生代好食品创业汇”,旨在促进植物基蛋白食品创业在中国的可持续性发展,打造新生代好食品创业公司。


张涛表示,2021年,全球新蛋白投资将近50亿美元,超过过去3年的总和,年增长率达到58%。三个细分领域:植物基、细胞基、发酵基的融资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在讲到新蛋白在亚洲的主要趋势时,张涛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精密发酵和生物质发酵兴起;更多科技驱动公司出现;新蛋白海鲜产品潜力巨大;出现更多的大额融资案例,以及涌现出更多的创业者。


张涛表示,中国市场独一无二,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对于新蛋白产品,道夫子关注和支持中国本土的创业者。他认为,中国的新蛋白市场不能单纯模仿西方,应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蛋白与投资路径。


至今为止,道夫子已投资了15家以中国市场为主的新蛋白企业,未来将继续招募初创企业。其中第一家投资的企业为星期零。2021年5月道夫子食品器孵化毕业了第一批新蛋白公司。“我们也在孵化第二批以新蛋白原料为重点的初创公司。第三期公司很快就会公宣。”张涛说,“创业者来自不同地区,品类也不一而足。”


公司也制作了《中国新生代好食品创业指南》这种开放式文件,为创业者提供思想框架。“公司更多的价值体现,在于为企业对接和配置资源,从而帮助创业者在创业的征途上走得更快、更稳、更久。”


更懂中餐的植物肉品牌


接下来,珍肉创始人吕中茗先生带来了《更懂中餐的植物肉品牌》。吕中茗表示,植物肉在为消费者提供美味的同时,也减少资源的浪费,特别是全球粮食危机频发的情况下。蛋白质是营养均衡的指标之一。乳清蛋白尤其受到健身爱好者青睐,但其实乳清蛋白是乳酪加工的副产品,产量并不高。如果把植物蛋白转化为可用的,其商业价值将非常广阔。此外,红肉大量的摄入,也会同时摄入胆固醇、激素等,给人体带来副作用。新的蛋白技术可以为消费者提供健康美味的选择,新蛋白技术是对传统蛋白的替代和升级。


他对行业现状进行了分析:全球植物基饮食正迎来热潮,北美地区已达到37美元的市场规模,其中植物肉增速CAGR为25%;我国植物基市场潜力巨大,预计2030年中国肉类产品的供给缺口将超过3804万吨;其中不足部分将由新蛋白来填补;国务院也在2017年发布《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提出大力发展植物蛋白产业。与此同时,全球前10餐饮品牌及头部零售渠道纷纷推出测试植物肉产品线。此外,轻食品类、植物肉产品迎合了年轻消费者诉求。中国消费市场习惯跟随美国的饮食潮流,但Z世代对国货有更高忠诚度和认知。


他说,越来越多的消费都选择全素食和弹性素食。过量摄入肉类,可能带来心脑血管方便的疾病。中国有素食传统,对素食接受程度比较高。目前的中国市场处于进入教育期,未来潜力巨大。

植物肉从大豆豌豆中提取,通过高温高压和搅拌等物理方式,将高浓度的植物分离蛋白改性,挤压成含水量高的“拉丝蛋白”,模拟动物肉的外观和口感。


最后,在谈到目前我国植物肉原料、技术发展方向时,吕中茗总结了三点。一、目前植物肉的一大诟病是豆腥性。针对于此,可以通过双螺杆湿法挤挤压的参数控制,对原料进行改良提升,包括生物酶法等方式能够降低豆腥味。二、西式产品多为肉糜类产品,与中餐烹饪习惯不符。解决方案是终过挤压工艺的提升,产品开发更偏向于肉块、肉条类整片结构产品。三、植物肉产品配料表普遍过长,不符合清洁标签。解决方式是通过挤压工艺的升级减少后端加工添加的食品添加剂,在前端添加更天然成分与蛋白结合。


植物基催生大市场,企业如何抢占“鲜”机?


思宾格酵母抽提物中国应用中心经理王捷女士以《植物基催生大市场,企业如何抢占“鲜”机?》为主题,分析了畜牧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她表示,人们对饮食健康和素食主义的日益重视,将使人造肉市场有很大的未来发展空间和快速增长速度。


王捷说,传统植物肉产品使用大豆蛋白,小麦蛋白等,仅仅经过简单的挤压加工。实际口味和肉还是相距甚远。目前先进的植物肉技术,是通过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将蛋白构造转化成肉的纤维质地以模拟出动物肉。味道和香气也和真的动物肉制品接近。


为什么使用酵母抽提物呢?王捷表示,酵母抽提物具有以下特征:天然原料,酵母是自然界存在的天然微生物,几个世纪以来用于制作面包、啤酒和红酒,100%素食和健康。酵母属于真菌科,非动物来源,它可以在配方中来减少盐、脂肪或糖的含量。生产工艺简单,由酵母简单加工后获得。非转基因,思宾格用于生产的酵母原料选用了非转基因的酵母菌株,并获得非转基因的认证。


王捷总结了植物肉配方的4大关键点:结构和质地、调味、颜色和营养。在这4个关键点中,酵母抽提物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她表示,植物肉产品在中国,需要开发适合中国消费者的植物肉产品。思宾格酵母抽提物的应用产品形态多样、烹饪方式多种、地方品味丰富。例如,香辣素牛肉中,思宾格的酵母抽提物添加量为0.5%,但能够显著提升肉感、掩盖大豆拉丝蛋白豆腥味、增强鲜味、提升整体风味。


发酵技术在新蛋白领域的进展和潜力


接下来,蓝佳生物科技 CEO吕陈峰先生,分析了发酵技术在新蛋白领域的进展和潜力。


吕陈峰说,传统肉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有着很多的负面影响。产生温室效应、造成水资源短缺、带来环境影响等。例如,生产一公斤牛肉需要15顿淡水、36公斤二氧化碳、65平方英占地面积。此外,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现有的肉制品将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这就衍生出替代肉制品的出现。


现有新蛋白产品分类包括:植物肉、细胞培养肉、传统发酵肉和精密发酵肉。


在各种因素影响下,新蛋白也呈现双位数的增长。由于发展的各种不确定性,预计未来几年将有重大的技术突破,成本、口味的改善,新蛋白的增长会快速增长。


近年来全球连锁餐厅相继推出植物肉产品。在资本市场,对发酵基新蛋白初创企业的投资成倍增长。吕陈峰表示,目前植物肉,主要是通过热挤压工艺,全球只有1、2家设备供应商。对于发酵基和细胞肉产品,关键步骤在于提高生产率,降低发酵成本。


那么,什么是发酵?吕陈峰说,就是利用发酵底料+微生物催化剂,转换成各种工艺产品。


他说,不同细胞生产速度不同。微生物发酵能够显著提升生长速度、降低生产成本。生产速度快,对工艺放大也有促进作用。全球同行也都意识到了发酵对于新蛋白的应用潜力。目前,发酵公司类别主要分为:发酵产品公司、菌种开发技术平台、发酵底料/酶、发酵工艺/生产、发酵基食品原料。


蓝佳生物主要提供天然菌丝原料、传统菌质发酵、精密发酵动物蛋白。吕陈峰表示,作为公司的CEO,具有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食品微生物博士学位和在知名企业Cargill和Yield10拥有超过10年的合成生物学和商业化发酵产品经验。创立了发酵生产肌肉蛋白技术,获得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认可和资助。公司总经理周巨川是经验很丰富的业务主管,在发酵行业拥有20多年的领导和生产经验。研发生产成果包括新型固态发酵罐和新型生物菌剂固态发酵。


去年公司在青岛筹建了小型实验室,目前正在筹备发酵中试基地。今年的计划是中试放大以及启动审批手续;2023年完成审批手续,实现商业化生产;2025年大规模生产,产量翻3翻,领先全球低成本新蛋白市场。


细胞培养肉的消费者接受度分析


来自周子未来公司CEO/联合创始人丁世杰先生,从《细胞培养肉的消费者接受度分析》从手,为我们解析了细胞培养肉的发展与未来趋势。


丁世杰表示,通过调研发现,亚太地区消费者对于细胞培养肉和海鲜的意识不断增强,也较为愿意尝试细胞培养肉;调研还发现,年龄越小,对细胞培养肉接受程度越高;受教育程度越高,更愿意接受细胞培养肉。此外,不同地区消费者受影响的因素不同。而积极的信息可以显著提高细胞培养肉的接受度。


接下来,丁世杰简单介绍了细胞培养肉的产业发展大事记。2013年,世界首块细胞培养肉被荷兰科学家研发出来,首次证明了细胞培养肉概念的可行性。2019年,中国首块细胞培养肉由南京农大周光宏教授团队创制出来,周光宏教授作为首席科学家带领团队建立起国内头部细胞培养肉研发公司——周子未来。2020年,细胞培养鸡肉在新加坡获准上市。同年,细胞培养肉领域总募集3.66亿美元资金,而2021年,仅Future Meat一家公司就已完成3.47亿美元的融资数额。可见细胞培养肉行业的前景广阔,未来无限可期。


周子未来于2019年成立,是中国第一块细胞培养肉缔造者。作为国内最领先的细胞培养肉公司,致力于用科技创新让肉类更美味、更健康、更可持续,实现细胞水平的肉类生产。


丁世杰表示公司计划于2022年完成小试、中试生产线建设,争取加速实现产业赋能,形成更大规模的产业化,让细胞培养肉产品早日出现在大众的餐桌。


牛胎血清的逆向工程


最后一位的压轴嘉宾,是来自Multus 的CTO & 联合创始人潘彦儒先生。他的演讲议题为:《牛胎血清的逆向工程,机器学习与合成生物学的应用》。


潘彦儒介绍说,Multus 于2019年在英国创立,公司的宗旨是:让人工培育的肉类成为每个人可持续、负担得起的选择。作为一种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培育肉类自研发以来,立即受到了行业的重视。“不需要以植物饲养动物,再去屠宰这些动物的方式获得肉类。跳过动物成长的环节,直接从营养成分培育细胞长成肉类,其实是更有效率、非常吸引人的想法。而且形成一个环境的闭环,不需要使用抗生素等,还可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他说。


细胞+营养成分、蛋白质等+生物反应器中的生长=培养肉类——其生长过程类似酒的啤酒酿造。挑战之一,是细胞成长所需要的营养素物质,它占了总成本的80%。


Multus通过创造关键的营养基物质,为传统食品设计低价的,可规模化的培养基解决方案。使人工培育的肉类价格实惠且利润可观。培育细胞,使其能够分裂生长,需要必要的基础营养成分,如糖份、维生素等;其次,需要信号的控制:细胞懂得如何控制自己——得到正确的信号后才会生长。牛胎血清(FBS)就是这样一种信号。胎牛血清是指怀孕的牛,其胚胎的血清。利用胚胎快速成长所释放的这种信号,来刺激细胞的生长。


“我们的结论是,尽管目前的生长培养基含有高达 30% 的血清,但无血清培养基能刺激指数细胞扩增。”多年以来,研究人员希望能够替代胎牛血清,但效果并不理想。


Multus的解决方案——PROLIFERUMM 是第一种专为生长肌肉、脂肪和结缔组织而设计的一体式不含 FBS 的生长培养基,是不含血清的完美替代品,可一比一代替。“我们通过多单元优化实现了高性能。Proliferum M 在肌肉、脂肪和结缔组织细胞中实现了血清 (FBS) 培养基的匹配生长速率。”潘彦儒说,试验表明,以Proliferum M为例的血清替代品,其配方的表现和通用性上,以及细胞分化能力,能够与牛胎血清达到一致。同时,Multus的工程生长因子显示更大的稳定性、生物活性和溶解性。其工程生长因子具有更长的半衰期和生物活性。


此外,Multus生长因子的生产使用精密发酵,在规模化生产上也完全没有问题,可以满足市场需求。

“我们的目标是在2024年实现大规模生产,在2025年能够进一步压低培养低的成本,使培养与市场上普通肉类相当。目前,整个培养肉仍初于起步阶段,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我们与市场一起成长,成为领域的先行者。预计在2030,培养基市场能够达到370亿美元。”


圆桌会议:2022初始,新蛋白的长期主义与价值驱动的创新


会议的最后,在道夫子食品国际公司,创新与投资总监吴若瑜女士主持下,开启了《新蛋白的长期主义与价值驱动的创新》的圆桌会议。来自普诺汀的联合创始人周琦倩女士、小蛙植饮创始人杨朝晖女士、思宾格中国食品应用中心经理王捷女士共同探讨了新蛋白的创新途径与未来潜力。


上海普诺汀联合创始人周琦倩女士表示,公司重塑食品加工副产物的处理方式,将其高值化为可持续植物基食品原料。新蛋白产品解决了伦理和环保问题,是一个有价值的行业。普诺汀在提供原料同时,也提供应用场景,帮助客户拓宽功能。从原料、技术开发进行创新。


思宾格中国产品应用中心经理王捷经理表示,新蛋白目前处于产业的起始阶段,还需要走很长的路,离大规模生产还有距离。植物基蛋白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新蛋白具有植物基、非转基因、安全等特色。对于思宾格而言,应对市场需求,如何比客户跑得更快?因此公司不仅提供各种功能性的产品,其技术服务团队还帮客户进行产品开发,掩盖异味,提高口感等,帮客户提升价值。


小蛙植饮联合创始人杨朝晖女士表示:新蛋白的风口还没有到来,但风已起!小蛙植饮作为新的专业机构,是一家专注于儿童和家庭的可持续公司。目前公司正在进行社群产品测试和B2B渠道建设,发展成为融合型公司。已进入道夫子孵化器项目。新蛋白产品还需要提升口味、口感,需要产业链的配合。小蛙植饮将进行融合性创新、微创新,通过联合供应商,以不同的形式、口味,进行原材料的创新和工艺的创新。



收藏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