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大厅

登录/注册

公众号

更多资讯,关注微信公众号

小秘书

更多资讯,关注荣格小秘书

邮箱

您可以联系我们 info@ringiertrade.com

电话

您可以拨打热线

+86-21 6289-5533 x 269

建议或意见

+86-20 2885 5256

顶部

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打开

三块基石筑就威高技术创新“登高”之路

来源:医疗设备商情 发布时间:2022-03-30 736
医疗与医药医疗设备合约制造服务医疗电子组件制造设备材料包装及消毒其他测试、计量、检验和校准设备及用品研发与设计服务 会客室
收藏
——陈学利,威高集团创始人

依靠技术创新,威高集团从一家小作坊逐步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医疗器械制造商之一,拥有专利1500多项;其中,100多种产品打破国外垄断,以较低价格为国家节约3000多亿元。处在行业顶端,每一步创新都难于上青天,威高不断扩张的“源头活水”从哪来?“良心、诚心、忠心,这是威高集团起步之初就确立的核心价值观。”威高创始人陈学利说。


1648611224335089.jpeg

陈学利,威高集团创始人


自1988年借款2.5万元创办威高起,陈学利参与并见证了34年来中国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与巨变。从镇办企业到全方位参与国际竞争的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巨头,陈学利带领威高不断“登高”的背后,是中国医疗器械产业转型发展的艰辛历程。

一流产品来自一流人才


2022年第一周,刚出差回来的陈学利与12个子公司负责人开始“车轮座谈”,讨论重点还是优化产品结构。他说:“现在实体经济的难点在于,‘中国制造’要彻底告别粗制滥造。一流的产品,才能掌握话语权!”


时针拨回1988年,机械化水平基本为零的手工作坊拿什么来做优产品呢?不管再忙,陈学利都会定期去医院“报到”,跟医生和患者聊一聊产品的使用感受,请他们提提建议。这个习惯,陈学利坚持至今。


由于材质、工艺、技术的落后,国产一次性输液器总会引起患者的不适,而国外产品的价格又让患者难以承受。陈学利意识到,他能当工人、跑销售,唯独最要紧的一件事他干不了,那就是自主研发。


创新和人才,成了威高的头等大事。上世纪90年代初,一次性医疗器械还没有国家标准。在陈学利三番五次的“软磨硬泡”下,威高“敲开”了山东省医疗器械研究所、青岛海洋大学等单位的“合作之门”,建成了全国第一个一次性输液器标准化生产车间。紧接着,陈学利又鼓足勇气,一头扎进了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的大门。


1999年,威高医用高分子研究中心在长春成立。第二年,时任研究所高分子应用研究室主任的殷敬华来到威高兼任总工程师,在全国开创了研究人员在企业挂职的先河。殷敬华的到来,直接催生了静脉留置针的国产化。
以前,使用传统的一次性输液器,每次输液都要刺穿血管一回。而威高研制的静脉留置针,像血管一样柔软且有“温度”,一次穿刺血管后,套管可以在体内留置数天。如今,国内每5根静脉留置针中,就有一根来自威高。


不仅对传统输注系列产品升级研发,威高还建立灵活多样的合作方式,引进了心内介入、骨科、血液净化等领域的专家人才,向高科技产品要生产力和附加值。


不只殷敬华,全国100多名院士都是威高的技术顾问。威高还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植入器械国家工程实验室等15个国家及省级创新平台,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建立30多个研发中心和联合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威高研究发展计划已经进入了第三个“五年”。

向“世界一流”迈进


作为2000名人才的带头人,陈学利有着极其敏锐的“创新嗅觉”。2002年,陈学利到美国洽谈项目。美方负责人因为第二天要做心脏支架手术而终止洽谈。好奇的陈学利要求一同前往。整场手术仅用了两个小时,洽谈在第二天继续进行,这件事对陈学利的震撼很大。


当时,我国心脏支架还依赖进口,一个就要5000美元。陈学利决定研发自主知识产权心脏支架系列产品,他辗转多个国家寻求技术。经过一系列反复试验,威高自主创新研发的心脏支架终于在2005年上市,价格比国外降低了三分之二。


人的全身中,踝关节负重最大,一旦出了问题就会苦不堪言。山东威高骨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参与的“足踝外科精准微创治疗关键技术体系建立与推广应用”项目,让微创便能治愈踝关节成为现实,捧回了202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陈学利补充道:“你把片子给我们,我们就能将受损关节3D打印好,装进去后跟原先一样!”


一流产品意味着一流质量。陈学利立下了“10000-1=0”的“铁律”,即:产品若有万分之一的瑕疵,就意味着百分之百的失败。30多年来,威高守着“宁可停产,也要诚信”的底线,用一流原材料生产一流产品。


从瞄准“一流”到“中国一流”再到“世界一流”。每年,威高都会拿出5%以上的销售收入作为研发经费。目前,威高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植入器械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业设计中心等15个国家及省级创新平台,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开展产学研合作,建立了30多家研发机构,并在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建有研发中心。


“我不怕投入,只是时间不等人。威高将更加注重‘从0到1’的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陈学利说道。截至目前,仅威高一家企业就有120多种医疗器械产品打破国外垄断,4项产品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产品获国家技术发明奖,30多个产品进入国家计划项目,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达80%以上。


成千上万的中国患者用上了国产化的“聚砜膜”透析器、骨科材料、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彩超、手术机器人、留置针、透析机等医疗器械……至今,威高已为国家节约3000多亿元。仅心脏支架一样,就为中国患者节约500多亿元。

敢与国际前沿全方位“叫板”


整个“十三五”期间,我国医疗装备产业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4800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8400亿元,我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2021年,威高的销售收入突破500亿元,在世界医疗器械前15大细分市场中,威高进入了11个领域。


高速发展的背后,陈学利看到了危机四伏。他说,2020年全球前三家医疗器械企业总营收,已经超过中国所有规模以上医疗装备企业业务收入总和。威高已将一家德国企业作为比学赶超的新目标。陈学利提出,“要想活下去,威高必须全方位参与国际竞争。”


敢与世界“叫板”的背后,是陈学利强烈的家国情怀。他说:“我们这样的人口大国,如果先进医疗器械都靠进口,那代价实在是太大了,中国人的健康权不能攥在别人手中!”作为医疗器械生产行业的民族品牌,威高早已扛起了积极践行健康中国战略的重任。


透析器也叫人工肾。直到20世纪初,其血液净化器中的纤维材料一直依赖进口,高价透析器加上其他耗材等费用,让绝大多数患者无力承担。威高让中国成为第四个掌握透析器核心技术的国家,单次治疗费用降低三分之一。


说到手术机器人,美国达芬奇是绝对的世界第一,但它的缺陷是做不了远程医疗。威高可以!不久前,在贵州安顺,一场距离2000公里的远程医疗手术顺利完成。


这款威高自主创新研发的妙手微创手术机器人,不仅打破了20余年国外的技术垄断,还“赶超”到了国际最前沿。从2014年开始,威高手术机器人成功完成了270多例临床手术,其中包括50例远程泌尿外科手术。

利国、利民、利自己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常态化制度化开展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进一步降低患者医药负担。对此,陈学利直言,带量采购之所以能让医疗器械降价80%多,原因之一便是国内企业通过科技研发和不断创新,打破了国外垄断。


“国家现在实施医疗器械药品的带量采购,质要优、价要便宜,医疗器械降了80%多,那么这个时候你要生产、要发展、要创新,谈何容易?所以你要是没有别人没有的产品,你就没法赢得市场。现在临床的7300多种医疗器械,威高做了1000多种,这就是说我们还有很大的空间。未来新产品一上市,从量到质,都能提升,所以能保障威高持续发展。”


未来,随着带量采购的推进,国外企业进一步让出市场了,医疗器械价格将会进一步降低,质量进一步提升,国民肯定得到进一步的好处,“所以我觉得我们做这个行业,要做到利国、利民,最后才能利自己。”


来源:荣格-《医疗设备商情》


原创声明:
本站所有原创内容未经允许,禁止任何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等机构转载、摘抄,否则荣格工业传媒保留追责权利。任何此前未经允许,已经转载本站原创文章的平台,请立即删除相关文章。

收藏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