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在近日召开的2025中国齿轮产业大会上,2024年全球风电齿轮箱出货量排名正式揭晓,南高齿、远景能源与德力佳位列前三。
这一排名不仅反映了中国企业在全球风电核心部件市场的主导地位,也揭示出在“双碳”目标驱动下,风电齿轮箱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着机组大型化、集成化趋势加速,以远景能源为代表的整机企业,通过自研自制与技术创新,正在重新定义风电传动系统的可靠性与竞争力。
Part 1
2024 全球出货量排名:头部企业锁定市场核心地位
全球风电齿轮箱市场的集中度持续走高。从具体数据来看,南高齿凭借绝对的规模优势稳居榜首,2024年全年风电齿轮箱出货量约9000台,订单量和市占率均遥遥领先;远景能源作为榜单中唯一的风电整机制造商,以约2700台的出货量、38亿元的年产值位列第二;德力佳则依托生产工艺和质量体系的持续优化,交出了约2650台的出货量成绩单,位列第三。
值得关注的是,全球风电齿轮箱市场呈现高度集中的特征,前四大企业的市场份额(CR4)超70%,除了上述三家头部企业,威能极、采埃孚等外资品牌,以及杭齿前进、重齿公司等国内企业,共同构成了市场的核心竞争阵营。这一格局既体现了行业成熟度的提升,也意味着头部企业的技术和产能优势将进一步巩固市场壁垒。
Part 2
国产化三阶段进阶:从突破壁垒到高端化替代
中国风电齿轮箱的国产化之路,是一部从追赶到超越的产业突围史,三个阶段的跨越,见证了国产技术从破局到引领的蜕变。
2016年之前,外资品牌长期主导中国风电齿轮箱市场,高昂的价格和漫长的交货周期,成为制约国内风电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关键瓶颈。随着国家政策引导和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力,国产企业开始突破外资技术壁垒,到2020年,南高齿、远景能源、德力佳、重齿、华健天恒等一批国产品牌集体崛起,彻底改写了市场被外资垄断的格局。
2021年至今,风电行业进入 “新大快卷” 的发展阶段,风电齿轮箱也面临着机组大型化带来的可靠性挑战,但供应链环节的成熟为国产替代注入了新动能。特种钢、热处理、精加工等环节的技术突破,让国产齿轮箱具备了高端化竞争的基础;而远景能源率先推出的全球首创低速集成高速双馈式传动链和滑动轴承技术,更是为国产化、高端化替代按下了加速键。
Part 3
可靠性为王:远景 “七维体系” 破解大型化技术挑战
风机大型化、集成化的趋势,让可靠性成为风电齿轮箱的核心竞争指标,头部企业正通过系统化的技术创新,构建全生命周期的质量保障体系。
远景能源风机产品线总经理杨亚文在大会上强调,新能源装备制造业正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可靠性将决定未来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基于这一判断,远景创新提出 “七维体系”,从部件和风机系统级优化设计、材料与部件深度自研、全域全工况测试验证、供应链工艺及质量管控、整机装配制造、智能监控预警和售后快速响应服务七个维度,系统性解决风机大型化和集成化带来的齿轮箱技术难题。

风电齿轮箱的特殊属性,对测试验证提出了远超普通工业产品的要求——设计寿命普遍达 20-25年,海上风电产品更是需达到30年,且要应对动态弯扭耦合、极限冲击等非常规工况。为此,远景投建了全球领先的全域全工况测试验证体系,覆盖材料级到风场级的全维度测试,每台集成传动链产品的台架测试时长达1000小时,是国际IEC标准的三倍以上,为产品可靠性筑牢了基础。
作为唯一拥有齿轮箱批量制造工厂的中国风电整机企业,远景能源自2018年启动齿轮箱自研自制以来,已形成覆盖2.2MW-20MW的全系列产品,全球累计交付超1万台,且整体失效率远低于行业最低水平。这些自研齿轮箱,也成为远景伽利略AI风机的核心技术基石。
Part 4
市场规模前瞻与未来趋势
国家级新能源战略的落地,为风电齿轮箱市场划定了清晰的增长蓝图。“2035年风光装机36亿千瓦”的战略目标,要求风电与光伏年均新增装机规模保持在2.2亿千瓦左右。结合风资源分布特点,中国风电未来将重点布局内蒙古、新疆、河北、甘肃等西北地区,以及沿海海上风电区域,这些区域也将成为风电齿轮箱等核心装备产业链转移的重要承载地。
远景能源测算显示,到2034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有望达到200GW/年的峰值,按每1GW风电装机对应约2亿元风电齿轮箱产值计算,未来十年全球风电齿轮设备采购市场规模将达4000亿元人民币。这一庞大的市场空间,既为国产头部企业提供了扩张机遇,也要求行业持续以技术创新和可靠性提升,匹配规模化发展的需求。
展望未来,在“风光装机36亿千瓦”战略目标的驱动下,风电齿轮箱市场将迎来新一轮增长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