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2025 年,第 3 季度 Hill's Pet Nutrition(希尔思)再次成为 Colgate-Palmolive(高露洁·棕榄)成绩单中的“亮点”:单季营收达到 11.42 亿美元,毛利率维持在 22% 以上。这意味着,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不确定性上升的大环境下,希尔思正用宠物经济稳稳扛起母公司业务的增长大旗。
数据说话,当宠物食品撑起跨国巨头的利润表
据披露的相关财务数据显示,2025 年第3季度,希尔思实现净销售约 11.42 亿美元,营业利润约 2.55 亿美元,利润率为 22.3%。在母公司层面,希尔思已占到高露洁·棕榄总销售额的约 22%,成为仅次于主力业务的核心分支。
2025年前九个月,希尔思宠物营养的净销售额增长2.2%,达到34.17亿美元,而公司整体销售额则与上年同期持平。同时,从年初至今,希尔思营业利润从6.91亿美元增至7.78亿美元;而高露洁·棕榄母公司整体营业利润为32.14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32.05亿美元基本持平。
这意味着,希尔思不仅卖得更多,而且卖得更有利润——其利润率高于母公司大多数传统品类。

在全球消费疲软、原料与运输成本上升的大环境下,希尔思的表现为母公司提供了稳定现金流与利润支撑。从“宠物业务分支”逐渐变成“公司增长支柱”,其战略地位明显上升。
这种增长的确定性,还能从纵向对比中得到印证。根据highlooker对希尔思第三季度的独立分析,品牌在高端兽医渠道持续领先,在科学粮、处方粮细分赛道保持高溢价竞争力,且消费者对专业营养配方的认知提升,进一步推动希尔思成为“以宠物健康为核心”的增长代表。
换句话说,希尔思已经从“潜力股”转为“稳定贡献者”。这为高露洁·棕榄后续在宠物食品、鲜食、功能性产品上的投入,提供了坚实基础和信心。
从“品牌”到“体系”,希尔思补齐成完整闭环
如果说财报表现展示的是结果,那么希尔思在过去数年进行的一系列战略布局,则构成了这一结果的底层逻辑。
高露洁·棕榄在宠物业务链条的扩展路径,几乎涵盖了收购、产能建设、赛道拓展以及供应链协同步伐四个维度,使得希尔思得以在全球市场持续放大竞争优势。
最关键的推动力来自一系列聚焦产能与供应链的收购动作。
早在 2022 年,高露洁-棕榄就宣布斥资约 7 亿美元收购 Red Collar 的三家干粮制造厂,以支持希尔思的全球增长并提升产能可控性,此次收购协议还包括将约 350 名干宠物食品业务员工转移至希尔思。
这一操作使希尔思在关键产能上摆脱对第三方代工的高度依赖,同时能更直接把控成本、质量与产能调配节奏。自有工厂能缩短新品导入到规模化生产的周期、提升质量追溯能力,并在材料、运输成本上实现优化;在全球供应链易受政策与贸易摩擦影响时,更可作为“韧性资产”。
2025年年初,高露洁-棕榄公司完成对Prime100宠物食品品牌的母公司Care TopCo Pty Ltd的收购,以拓展其旗下希尔思宠物营养部门。Prime 100总部位于墨尔本,提供冷藏和常温保存两种产品,自2014年推出以来一直是领先的新鲜宠物食品品牌。
而这一动作,正式把希尔思带入“宠物鲜食”赛道。高露洁-棕榄公司收购时表示,此举将使希尔思在澳大利亚快速增长的新鲜宠物食品市场站稳脚跟。
这种布局的意义不仅在于抢占增长更快的细分市场,更在于让希尔思获得了一条更贴近消费者厨房场景和高频消费习惯的产品线,构筑出从处方粮到鲜食的完整营养矩阵。其收购公告指出,Prime 100 的产品线覆盖冷链鲜食和部分常温鲜食包装,这为希尔思提供了进入高成长细分的渠道与能力。
在研发维度,希尔思也因其长期科研积累而具有更强的差异化属性。高露洁-棕榄在 Q3 财报中强调,针对肠胃敏感、体重管理、皮肤健康等多重细分需求的宠物食品处方配方,仍在保持领先地位,这些高专业度产品也正是推动品牌维持高溢价的重要基础。
可以说,希尔思通过收购产能、补齐赛道、扩展鲜食、强化供应链保障等方式,构建起了一个兼具专业处方能力与消费端黏性的“增长飞轮”,成为宠物食品行业少有的稳定复利型品牌。
未建中国工厂,是错失机会还是更稳妥的选择?
尽管高露洁·棕榄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张产能,但希尔思至今没有在中国落地本地工厂,这点在业内长期被讨论。相比之下,玛氏与雀巢早在多年以前就已在中国建厂,本地化供应链成熟稳定,这让希尔思的策略显得相对保守。
从供应链角度来看,希尔思的配方体系对原料稳定性与工艺一致性要求极高,而其处方粮体系依赖严格的跨国生产标准。高露洁·棕榄披露的财报中也提到:“我们优先确保全球产能一致性与配方安全”。若在中国建厂,必须确保与北美工厂完全一致的工艺验证与供应链体系,这会带来极高的前期投入。
而贸易战背景下的关税波动,确实可能对进口粮造成阶段性成本压力,但目前希尔思在中国的核心增长仍依赖于兽医渠道与高端处方粮市场,而这些细分市场本身价格弹性较低,消费者对进口产品的溢价接受度也相对更强。
从市场角度来看,中国宠物食品行业的监管标准正快速收紧。若在此阶段建厂,意味着希尔思不仅要承担合规成本,还可能需要应对未来不断更新的监管框架。相比之下,维持进口模式反而能确保产品稳定性与风险可控性。
换言之,与其说希尔思“不敢”在中国建厂,不如说它选择了更符合自身高端定位与供应链体系的扩张路径。
下一场战役:从宠物食品延伸到宠物洗护
回望希尔思的成长路径,会发现一个规律:真正形成规模壁垒的不是营销,而是供应链和技术体系。这一点同样适用于增长更早期、标准更分散的宠物洗护行业。
相比宠物食品行业已出现玛氏、雀巢、希尔思等国际巨头,中国宠物洗护市场至今仍未形成能主导行业标准的超级龙头。
原因一方面在于市场需求高度分散,不同犬猫品种、毛发类型与肌肤问题导致产品差异巨大;另一方面在于国内品牌在功效验证、原料创新与配方体系上长期缺乏像食品行业那样的科研壁垒。
然而,高露洁·棕榄布局希尔思的方式,却给到了中国宠物洗护产业一个清晰的方向:真正能做大体量的企业,往往依赖的是供应链纵深与标准体系构建,而不是单一的产品热销。
例如国产宠物食品品牌中,倍特(Better Choice)、麦富迪、PIDAN 等公司都在补齐供应链、加码原料研发、做营养体系验证——这种“越做越重”的模式与希尔思的路径更接近。
而在宠物洗护领域,目前真正能从原料侧建立稳定体系的,也主要是一些从人用化妆品跨界的供应商,比如珀莱雅旗下的技术部门、巴斯夫、德之馨、华熙生物等,它们正在将人用护肤的功效逻辑迁移到宠物皮肤护理体系中。
因此,原料企业若想切入宠物洗护,不应只停留在提供单一成分,而是需要参与到品牌的功效体系构建、皮肤测试标准、配方稳定性验证中,用“技术壁垒”代替“渠道冲刺”。
无论是食品还是洗护,行业都会从早年的品牌分散、低门槛竞争,逐渐走向以技术与供应链为底层的大规模整合。
当希尔思摇身成为高露洁·棕榄集团最稳定的增长曲线时,它也为中国本土品牌提示了一条清晰的路径:真正能穿越周期的企业,往往不是跑得最快的,而是补得最扎实的。
参考资料:
Hill’s Pet Nutrition was 22% of sales for parent Colgate Palmolive in Q3 FY25 - Pet Food Industry
Colgate-Palmolive acquires Australia's Prime100 - Pet Food Industry
Colgate-Palmolive Company Invests in Growth of its Hill’s Pet Nutrition Business with Agreement to Buy Three Manufacturing Plants from Red Collar Pet Foods - Colgate-Palmoliv
来源:荣格宠物洗护
编辑:Candy T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