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大厅

登录/注册

公众号

更多资讯,关注微信公众号

小秘书

更多资讯,关注荣格小秘书

邮箱

您可以联系我们 info@ringiertrade.com

电话

您可以拨打热线

+86-21 6289-5533 x 269

建议或意见

+86-20 2885 5256

顶部

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打开
荣格工业-圣德科

Formnext 2025丨行业大厂新品发布,开创金属3D打印新纪元

来源:Ringier 发布时间:2025-11-25 57
增材制造3D打印与增材制造设备3D打印相关硬件与配套装置3D打印相关服务 展会报道产业动态
在Formnext 2025展会上,德国金属与聚合物3D打印系统供应商EOS正式发布EOS M4 ONYX激光粉末床熔融系统。这款于11月18日亮相的新型工业级装备,旨在提升能源、国防、航空、航天及半导体等严苛应用领域的产品生产效率、增强工艺稳定性并优化运营成本。

11月18至21日,Formnext 2025展会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增材制造和3D打印行业展会,每年举办的Formnext展会都会吸引全球各国的展商参展。无论是硬件设备还是软件服务,又或是其他配套设施,如今的增材制造工艺已深入到广泛的工业应用场景中。

 

 

工业级金属增材制造迈入新阶段
ATLIX(前身为通快增材制造公司)在Formnext 2025展会上推出两款新型金属增材制造系统。TruPrint 5000与TruPrint 3000标志着该公司在工业级增材制造领域迈出新步伐,通过提升生产效率、优化工艺质量及增强系统可靠性,满足规模化生产需求。

 

旗舰机型TruPrint 5000具备500×500×400mm3成型空间,搭载可实现原位自动多激光校准的光学系统,确保整个打印过程持续保持激光精度。该系统配置四台1kW激光源,可调节光斑尺寸范围为80-200μm,并采用双向铺粉技术优化粉末分布。其具备的打印任务自动恢复功能可保障连续生产环境下的不间断运行与设备最大利用率。

 

ATLIX金属3D打印设备TruPrint 5000

 

ATLIX公司销售与市场总监Marino Ferrarese表示,企业发展战略延续了通快增材制造时期确立的工业化方向。他指出:承袭通快增材制造的技术基因,我们所有的创新都瞄准同一目标:推动增材制造实现真正工业化应用。通过全新TruPrint 5000与3000系统,公司正将可扩展、高可靠性的工业级增材制造愿景转化为现实。

 

新一代TruPrint 3000的成型尺寸较前代机型扩大30%,达到300×300×400mm3,配备双700W激光系统。该设备专为中尺寸部件的稳定高效生产而设计,其成型仓容积位居同级别设备前列。两款打印机均集成TruTops Print数据准备软件,最新版本通过优化算法显著压缩文件体积,有效缩短从设计到打印准备的数据传输时间。

 

2025年初,慕尼黑DUBAG集团管理的私募基金LEO III基金完成了对通快集团增材制造事业部的收购,涵盖其激光金属熔融与粉末床熔融业务。此次资产剥离旨在使通快更聚焦核心工业领域,原位于意大利斯基奥、德国迪岑根和美国普利茅斯的全体员工均转入新成立的独立公司——即现运营品牌ATLIX。

 

该业务初期延续使用通快及TruPrint品牌,现已完成独立品牌发布,实现从设备制造商向金属3D打印全方案供应商的转型,整合航空航天、医疗、牙科及通用工业领域的研发、生产、自动化及系统集成服务。

 

AltForm Print Genius 300金属3D打印机

 

同期,Prima Industrie集团旗下金属增材制造公司Prima Additive在被日本沙迪克公司控股收购后,完成品牌升级为AltForm。新公司总部设于都灵,业务范围从增材制造扩展至更广泛的激光加工技术领域,涵盖远程激光焊接、淬火及表面处理。

 

AltForm将在今年的Formnext展会上首发Print 300与Print 400系列设备,并推出集成AI辅助监控、集群管理与溯源功能的升级版软件系统。此次合作融合沙迪克的制造体系与AltForm的工程技术,共同推进工业自动化智能激光制造系统的规模化应用。

 

 

六激光阵列与智能工艺,重构量产效率边界
在Formnext 2025展会上,德国金属与聚合物3D打印系统供应商EOS正式发布EOS M4 ONYX激光粉末床熔融系统。这款于11月18日亮相的新型工业级装备,旨在提升能源、国防、航空、航天及半导体等严苛应用领域的产品生产效率、增强工艺稳定性并优化运营成本。

 

EOS M4 ONYX配备450×450×400mm3成型仓(含基板)及6组400W激光阵列。该配置可实现吞吐量提升50%,零件成本最高降低30%。针对需要更高灵活性的用户,EOS M4 ONYX FLX变体机型搭载4台1kW光束整形激光器,旨在提升打印速度并拓展几何设计自由度。

 

EOS M4 ONYX金属3D打印机

 

该系统进行了多项聚焦稳定性的升级:均质气流架构与主动热管理系统的结合,配合集成式误差检测功能,据称可缩短生产周期并将质保需求降低50%。EOS同时强调可持续性特性,指出M4 ONYX可实现超过90%的粉末重复利用率,契合其“责任制造”战略框架。

 

M4 ONYX集成了多项先进软件功能,包括基于西门子控制系统的EOS Build+工艺创新模块、早期预警工具以及支持MES与ERP集成的网络API接口。EOS宣称这些特性可使订单到打印的周期缩短高达30%,设备利用率也能获得同等幅度的提升。

 

该系统还搭载了EOS Smart Fusion与Smart Fusion Replay动态能量控制技术,该技术旨在减少支撑结构、提升表面质量并加速打印过程。据EOS表述,根据应用场景不同,该技术可使有效打印速度提升至两倍。同时集成的统计控制数字指纹技术,能将质量保证与无损检测工作量最高削减50%。

 

EOS展台

 

EOS将M4 ONYX定位为可扩展的生产系统,并整合了来自Volkmann与Grenzebach的合作伙伴技术。该设备配备的RFS Pro过滤模块可实现粉末完全回收利用,同步消除有害冷凝物并免去耗材更换,该组合方案可减少高达90%的危险废弃物。

 

通过专为EOS定制的Volkmann自动化粉末处理系统,实现了封闭式可扩展的输送与筛分工作流,进一步推进粉末管理全流程自动化。针对高产能场景,专为EOS打造的Grenzebach双工位交换站可在30分钟内完成自动化任务切换,助力制造企业实现全天候无人化生产。

 

据悉,EOS M4 ONYX基础版将于2026年第一季度上市,FLX变体机型预计同年第三季度推出。首发支持材料包括钛合金、镍基合金及不锈钢系列,还可根据需求提供其他定制化材料方案。

 

 

双线布局推动金属3D打印降本增效
宾夕法尼亚州金属3D打印设备制造商Xact Metal宣布推出XM200G µHD金属打印机与两款新型金属粉末,其中型设备XM300G也取得持续进展。公司在Formnext展会上展示这些成果,进一步拓展面向中小企业的成本效益型金属增材制造解决方案。

 

Xact Metal首席执行官Juan Mario Gomez表示,产品研发仍是2025年的核心重点。今年,公司对XM200G系列单/双激光打印机进行了多项升级,包括可选配的Z轴290mm扩展成型缸、缩小构建尺寸的材料开发模块,以及低成本长寿命过滤器。展会期间,公司不仅将发布两款新型金属粉末和XM200G µHD打印机,同时会重申对XM300G中型金属打印机的研发承诺。

 

首项合作是与山特维克共同推出的Osprey MAR 55工具钢与高速钢。该材料可作为H13和Dievar的替代方案,无需基板预热即具备高打印适应性,硬度可达50 HRC以上,其耐磨性更优于18镍马氏体时效钢。

 

第二项合作则携手加拿大材料生产商Equispheres,将NExP-1非反应性铝合金粉末纳入其材料体系。该粉末凭借其非反应特性,既能实现高速打印又可显著降低粉末处理复杂度,无需特殊存储或安全防护要求。

 

XM200G µHD金属3D打印机

 

XM200G µHD在现有平台基础上升级,新增支持打印5-15μm细径粉末的能力,这类粉末通常用于金属注射成型与粘结金属工艺。该设备配备25微米激光光斑,提供140×140×150mm3成型空间(可选配290mmZ轴扩展),支持100/200/400W可配置激光功率。

 

“众多客户需要实现更微细尺寸与更光滑表面,而这正是传统金属激光粉末床打印机难以胜任的,”Gomez指出。µHD系统专为电子、微机械、天线与波导、国防及医疗器械等精密领域设计。目前该设备已进入最终开发阶段,预计将于2026年中实现首批交付。

 

XM300G中尺寸金属3D打印机

 

Xact Metal正在加速开发中型金属3D打印机XM300G,该设备专为大型部件与批量生产场景设计。系统支持配置一、二或四激光器(500W/1000W可选),且所有激光加工区域可实现100%重叠。设备配备300×300×400mm3成型仓、可拆卸成型缸、料斗式供粉系统及长寿命过滤器。

 

Gomez表示,在设计验证阶段获得的客户反馈积极,特别是对其设备尺寸与空间适用性评价颇高。XM300G的紧凑设计使其能够通过标准门框,显著简化了狭小工作场地的安装流程。目前该设备已开放预订,预计将于2026年下半年开始交付。

关注微信公众号 - 荣格增材制造
聚焦增材制造(3D打印)领域的技术资讯、企业动态以及前沿科技应用,涵盖工业制造、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生物医学、消费品、食品工业等多个行业领域的解决方案。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