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随着储能电芯容量向 500+Ah、600+Ah 迈进,系统容量跃升至 6MWh + 阶段,头部企业纷纷推出适配大功率、高安全需求的组串式 PCS 新品。
而2025年全球储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暴涨,一芯难求的行业背景下,导致作为大储PCS出货核心的2.5MW集中式PCS处于供应紧张期。
值得注意的是,314Ah电芯的供应紧张原因之一,就是众多头部企业纷纷切档500Ah+大容量储能电芯。无独有偶,PCS领域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众多企业纷纷布局组串式PCS,也加剧了2.5MWPCS的供应紧张。
2025 年上半年,行业已掀起组串式PCS新品发布热潮:科华数能推出新一代 460kW 液冷组串式 PCS;阳光电源发布 450kW 全液冷碳化硅 PCS;特变电工新能源、南瑞继保、上能电气相继推出 430kW 组串式产品;英博电气推出了450kW液冷储能变流器;云能魔方发布全球单体功率最大的 520kW 液冷组串式储能变流器;盛弘股份还发布了2.5MW模块化储能变流器。
组串式PCS三大技术演进方向愈发清晰:一是向大功率产品加速迭代,以适配电芯容量增长带来的系统升级需求;二是液冷方案崭露头角,因其功率密度更高、散热冗余度更大、防护等级更优,成为大功率储能变流器的核心竞争力配置。三是构网型技术的融合成为新亮点,适配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求。
2025年12月9-11日,2025高工储能年会将在深圳机场凯悦酒店举办。此次会议设置3S创新专场,其中PCS、BMS、EMS的创新成为该专场的核心议题,该专场将迎来协能科技、简捷物联、通合科技、盛弘股份、南瑞继保等企业重磅演讲,并就组串式储能的技术演进、发展趋势等深层次探讨。
01 组串式PCS 国内稳步提升、海外高速扩张”
总体来看,伴随储能行业安全高企,组串式 PCS 正加速从技术替补升级为市场主流选项,其渗透速度在海外市场尤为突出,形成 “国内稳步提升、海外高速扩张” 的格局。
在国内市场,政策引导与市场需求形成合力。2023 年国家能源局《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限制大容量集中式储能簇规模,间接推动组串式技术发展;部分集采将组串式专项用于山地、高海拔等复杂环境项目,体现政策与技术路线的深度耦合。
市场层面,2025 年 3 月国家电投 5GWh 储能集采中,组串式方案占比首次达到 20%,与集中式并列成为主流选择;华能集团 2025 年 4.5GWh 构网型储能招标更明确要求组串式方案,标志着其在大型储能领域的认可度实现突破性提升。
此外,三峡能源肇东 100MW/200MWh 项目、深州坤腾 400MWh 共享储能项目等标杆案例的落地,进一步验证了组串式方案的实用性 —— 模块化设计支持按需扩容,单机 215kW 功率可并联扩展至百兆瓦级,且单簇更换无需停机,维护时间大幅缩短。
成本与安全优势成为渗透核心驱动力。电芯价格从 2021 年 0.9元 / Wh 降至 2025 年 0.3 元 / Wh,使组串式系统初始投资差距收窄至 15% 以内;而模块化设计带来运维成本降低 30%-40%,全生命周期成本优势凸显。
安全层面,组串式方案通过电池簇独立管理设计,避免簇间环流和热失控扩散风险,系统安全等级提升至 IP67 标准,年故障率仅为集中式的 1/3,在 行业安全事故高发的背景下,这种 “天然防火墙” 特性成为招标加分项。其中特变电工新能源215kW组串式PCS业绩已经突破4GW。
海外市场成为组串式 PCS 快速渗透的 “增长引擎”。阳光电源、南瑞继保、华为数字能源作为出海 “急先锋”。其中阳光电源斩获欧洲、日本等众多海外订单中,全套采用组串式方案,通过简化系统设计提升可靠性,其PowerTitan 2.0储能系统成为海外市场“爆款”,其中2024年发货就已经占比超6成。
02“组串式 PCS 更受欢迎”,主流化趋势明显
短期来看,组串式 PCS 与集中式形成 “双轮驱动” 格局。但中长期而言,组串式主流化地位将进一步巩固,逐步推动储能行业向更安全、高效、灵活的方向转型。
市场保守估计,2025 年底前,大型储能项目中组串式 PCS 渗透率有望达到 15%-20%;2026-2027 年,其在大储领域的渗透率预计将突破 30%,在电网级调频等场景的优势将更加凸显。
驱动这一趋势的核心因素包括:SiC 等新型半导体材料的应用普及和成本下降,将逐步缩小组串式与集中式的价差,增强其经济性;储能系统向更大容量、更高安全标准升级,组串式的适配性优势进一步放大。
组串式技术的崛起不仅是产品替代,更推动了储能行业的生态重构。一方面,催生了 DC/DC 簇控制器等新设备市场;另一方面,行业竞争从单一设备比拼升维至系统生态竞争,阳光电源、科华数据、远景储能、海博思创等企业凭借 “交直流一体柜” 等创新产品,在五大六小供应商体系中份额持续提升。
在共享储能场景中,组串式的模块化特性更显优势,深州坤腾 400MWh 项目首创 “分簇计量” 技术,支持多用户按需租赁储能单元,使项目 IRR 提升 2-3 个百分点,为商业模式创新提供技术支撑。
不过,组串式 PCS 的主流化之路仍面临挑战:低温环境下的运行稳定性和循环寿命有待提升,规模化生产降本压力仍存,行业标准尚未完全完善。这需要通过技术创新突破性能瓶颈,以标准建设规范市场发展,推动组串式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上能电气、盛弘股份等企业多次对外表示,包括模块化在内的组串式PCS会成为市场主流。
南瑞继保储能行业总监缪楠林也表示:“组串式 PCS 目前更受欢迎”,这一市场共识背后,是储能产业从粗放扩张向精细运营的深层转变。但不容忽视的是目前大储PCS出货仍以集中式为主,且构网需求暴涨,至少超过一半的构网PCS出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