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在医疗器械包装领域,国际巨头长期占据主导地位,而本土企业往往面临技术壁垒高、验证周期长等挑战。上海艾斯派克AsepticPak总经理杜群祥女士在接受采访时,坦诚分享了公司在国产化替代与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探索与思考。
杜群祥女士表示,当前全球供应链压力促使行业更加关注本土化解决方案。她透露,公司与国内造纸企业联合开发的医疗透析纸已取得阶段性进展,通过添加特殊高分子材料进行加强处理,目前在纸张强度、洁净剥离、细菌阻隔性等关键技术指标上已达到进口产品约80%的水平,通过持续改进,预计明年可以实现百分之百替代。她特别强调,目前产品已能满足部分二类、三类医疗器械的需求,但要实现更高级别的防护性能,还需要持续投入研发。
在杜群祥女士看来,医疗行业的特点决定了产品需要经历漫长而严谨的验证过程。“这个行业很难在短期内推出让人眼前一亮的新产品,它需要时间的沉淀。”她表示,公司的目标不是简单替代某个供应商,而是希望从材料源头解决行业痛点,让国内企业免受海外供应链在关税、政策和市场价格方面的限制。
在可持续发展方面,艾斯派克选择了可回收再造粒的技术路径。杜群祥女士详细解释了在万级洁净车间内直接进行废料回收的做法:“传统的回收方式需要经过分拣、清洗等环节,而我们在生产源头就实现了洁净回收。”这种在密闭环境中通过管道系统直接回收的方式,不仅保证了材料的洁净度,也大幅降低了后续处理成本。她坦言,虽然这种设置增加了初期投入,但从长远来看,这既符合环保趋势,也为企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对于行业热议的智能化趋势,杜群祥女士保持着务实的态度。她认为,在定制化程度高、批量不大的医疗器械包装领域,盲目追求智能化可能并不实际。“在系统层面的数据化管理是有意义的,比如材料参数的数据化,但如果源头就是基于医疗器械行业来专门开发智能解决方案,这个市场实在不够大。”
展望未来,杜群祥女士表示公司将继续在高分子材料本土化方面寻求突破,例如与本土的高分子材料公司合作开发原料来生产薄膜产品,同时计划引进定制化的涂胶设备,并考虑在临港产业园扩建厂房。她特别提到临港靠海的地理优势既便利出口,也强化了公司的环保责任意识。
在整个交流过程中,杜群祥女士始终表现出技术人的严谨与实业家的务实。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或许正是本土企业在这条充满挑战的破局之路上最需要的品质。在杜群祥女士看来,无论是技术攻关还是环保实践,都需要持续投入和长期坚持,而这正是医疗器械行业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