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全球医疗器械行业正迎来新一轮格局重塑。2025年10月14日,医疗健康巨头强生公司宣布计划将其骨科业务分拆为独立运营的DePuy Synthes公司,这距离其上回分拆消费者健康业务仅时隔两年。这个年营收达92亿美元的业务板块即将开启独立征程,不仅关乎强生自身的战略转型,更将搅动全球骨科市场的一池春水。

强生此次分拆决定,建立在对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趋势的精准判断之上。骨科业务虽然规模可观,在2024财年贡献了92亿美元营收,占据强生总收入的10%和医疗技术部门销售额的29%,但其增长动力已显疲态。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强生医疗科技整体销售额同比增长6.1%,而骨科业务增速仅为3.8%,这一增长差距在近年持续扩大。
强生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Joaquin Duato道出了决策背后的深层考量:“此次交易使强生公司能够进一步加强对高增长领域的关注和投资,在这些领域,我们可以有意义地延长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这番表态揭示了分拆的核心动机——将有限的资源集中于更具增长潜力的赛道。完成分拆后,强生将在创新医学和医疗技术部门的六大领域保持领导地位:肿瘤学、免疫学、神经科学、心血管、外科和视觉。这一战略调整并非孤立事件,而是顺应了医疗健康行业的发展潮流。近年来,诸多跨国医疗巨头纷纷剥离非核心业务,旨在强化主营业务竞争力。
骨科巨头的实力与挑战
即将独立的DePuy Synthes在骨科领域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业务范围覆盖四大核心领域:关节重建、创伤、脊柱和数字手术技术。每年为约700万患者提供服务,直面全球规模超过500亿美元的骨科市场。
在细分领域,DePuy Synthes展现出不均衡的实力分布。资料显示,该公司在创伤护理市场占据超过50%的份额,在这一领域与史赛克形成强势竞争。BTIG分析师Ryan Zimmerman评价道:“DePuy Synthes长期以来一直被誉为世界一流的创伤治疗公司。”然而在关节重建领域,包括膝关节、髋关节和肩关节置换等业务,该公司的表现相对较弱,全球膝关节置换市场份额约为17%,髋关节置换份额约四分之一,均落后于竞争对手捷迈邦美和史赛克。
从财务视角审视,DePuy Synthes的独立基础颇为坚实。92亿美元的年营收规模,使其在独立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骨科专业公司之一。相较于主要竞争对手——史赛克骨科业务90亿美元收入和捷迈邦美77亿美元总营收,这一规模优势为新公司的起步提供了有力支撑。
分拆的实施路径和未来蓝图
强生为此次分拆规划了清晰的路线图。公司计划在未来18至24个月内完成交易,首选“免税分拆”路径,但同时保留评估其他结构性选择的灵活性。分拆过程的顺利推进需要满足多项前提条件,包括与员工代表机构的协商、董事会最终批准以及相关监管许可。
领导团队的组建彰显了强生的深思熟虑。任命Namal Nawana为DePuy Synthes全球总裁被视为关键一步。Nawana先生兼具内部经验与外部视野,不仅曾在强生工作15年并担任DePuy Synthes Spine业务全球总裁,还曾领导Smith & Nephew等业内知名企业。这种复合背景使其成为引领过渡期的理想人选,他将直接向Duato汇报,负责分拆全过程并在交易完成后继续执掌新公司。
分拆骨科业务后,强生的战略重心将更加明确。MedTech执行副总裁Tim Schmid指出:“此举将进一步巩固DePuy Synthes的市场领先地位,并加强我们的整体医疗技术业务,重点是心血管、外科和视力。”近期强生在心血管领域的大手笔投资——包括166亿美元收购Abiomed和131亿美元收购Shockwave Medical——充分印证了这一战略转向。
对于独立后的DePuy Synthes而言,新机遇与挑战并存。公司将从更专注的业务模式中获益,能够更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加大在创新领域的投入。特别是在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等关键技术领域,DePuy Synthes有望加速其Velys平台的发展,以缩小与竞争对手的差距。分析师John Boylan预计,独立后的管理层将更加注重创新,并加快产品上市速度。
从资本市场视角看,分拆有望实现价值释放。强生母公司将吸引偏好创新增长的投资群体,而DePuy Synthes作为纯骨科标的,将获得更专业的估值对标。这种结构性优化可能为两部分业务带来更合理的市场定价。
骨科市场竞争格局重构
DePuy Synthes的独立将不可避免地对全球骨科市场产生深远影响。当前市场主要由四家企业主导:史赛克、强生、捷迈邦美和施乐辉。新独立的DePuy Synthes凭借其规模优势和专业专注,可能采取更积极的市场策略,打破现有平衡。

在技术创新层面,机器人辅助手术正成为竞争焦点。捷迈邦美拥有Rosa平台,史赛克凭借MAKO系统占据领先,而DePuy Synthes的Velys平台亟需加速发展。独立后的DePuy Synthes在决策效率和资源投入方面将更具灵活性,这有助于其在技术追赶中赢得先机。

部分分析师认为,竞争对手可能在新公司过渡期获得短期机会,但从长远看,一个更专注、更灵活的DePuy Synthes将展现出更强竞争力。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分析师Shagan Singh指出:“这项业务在强生集团整体中表现不佳。”独立运营有望激发该业务的潜在活力。
医疗巨头的进化逻辑
强生分拆骨科业务是其持续战略演进的重要一环。从消费者健康业务独立到如今骨科业务分拆,强生展现出大型医疗企业在复杂市场环境中的适应之道。这种“先扩张后聚焦”的策略——通过收购扩大规模,再通过分拆优化组合——反映了当代医疗巨头的发展逻辑。
强生将其战略精辟总结为“收缩是为了更快地增长”。Duato坦言,尽管骨科是优质业务,但其所在市场增长缓慢。通过这次分拆,强生能够加速向高增长、高利润市场的转型步伐。
这一案例为医疗健康行业提供了重要启示。在技术快速迭代、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企业需要持续评估业务结构与发展战略的匹配度。适时地业务优化与重组,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敏捷性和创新效率,从而在变革浪潮中保持领先。
结语
强生分拆骨科业务的决策,是基于对行业趋势和自身定位的深思熟虑。对于强生而言,这意味着更聚焦的业务组合和更清晰的增长路径;对于DePuy Synthes,独立运营带来了更专业的发展空间和更灵活的决策机制。
这一战略举措也折射出医疗器械行业向专业化、精细化发展的趋势。随着技术复杂度和市场竞争度的提升,企业需要通过更精准的定位来建立可持续优势。强生的选择,或许将引领更多医疗企业重新审视业务结构,通过优化组合来释放潜在价值。
尽管分拆之路仍面临监管审批、市场条件等多重挑战,但强生有步骤的实施计划和经验丰富的领导团队为平稳过渡提供了保障。全球医疗器械行业正密切关注这一重大重组将如何重塑竞争格局,其结果无疑将为行业未来发展提供重要借鉴。
来源:荣格-《医疗设备商情》
原创声明:
本站所有原创内容未经允许,禁止任何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等机构转载、摘抄,否则荣格工业传媒保留追责权利。任何此前未经允许,已经转载本站原创文章的平台,请立即删除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