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近日,伏上市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集中披露完毕。纵观这份“成绩单”,行业整体弥漫着一股久违的暖意。上游硅料环节率先受益,中游硅片环节显著减亏,下游组件环节虽仍承压但减亏明显,逆变器等辅材环节表现突出。
这一变化清晰地表明,在经历了长达一年多的激烈价格战和深度调整后,光伏产业正在供需新平衡中迎来关键的盈利修复窗口期。
Part 1
三季报整体回顾:盈利修复面扩大,上游环节尤为亮眼
与去年同期的普遍亏损和今年上半的业绩低谷相比,2025年第三季度的光伏财报呈现出积极的边际改善。这一转变主要得益于行业“反内卷”政策的引导以及企业自律性的产能控制,使得主产业链价格在第三季度企稳反弹。
上游企业成为本轮复苏的“先锋军”。弘元绿能的业绩堪称典范,其营收同比增长85.50%,归母净利润达5.32亿元,实现扭亏为盈。同样,硅料龙头大全能源表现惊艳,第三季度营收环比暴增214.93%,净利润0.73亿元,成功实现环比、同比双扭亏,印证了硅料环节“量价齐升”的复苏势头。双良节能也交出了净利润0.83亿元、扭亏为盈的成绩单,并明确表示第三季度硅片毛利率已转正。
协鑫科技的表现更为亮眼,第三季度光伏材料业务录得利润9.6亿元(其中包括出售一家联营公司产生的税后出售收益约6.4亿元),与去年同期18.1亿元的亏损形成巨大反差。公司颗粒硅平均外部含税售价为42.12元/公斤,较第二季度的32.93元/公斤显著上升。
即使尚未盈利的巨头,其亏损收窄的幅度也远超市场预期,释放出强烈的企稳信号。硅料与电池片双龙头通威股份第三季度亏损额为3.15亿元,相较于第二季度,亏损额大幅收窄超过20亿元,公司高纯晶硅市占率全球第一,改善速度惊人。
硅片环节在第三季度实现了显著的减亏,龙头企业的经营状况明显改善。TCL中环第三季度实现营收81.74亿元,同比增长 8.34%。前三季度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15.72 亿元,累计归母净利润为- 57.77亿元,亏损幅度收窄4.70%。
与上游的全面盈利不同,中游组件环节虽仍承压,但已现积极信号。隆基绿能第三季度亏损约8.34亿元,但环比亦减亏约3亿元,其BC系列组件等高效产品的出货提供了重要支撑。相比之下,晶澳科技净亏损9.73亿元,仍在亏损中调整,显示出不同企业间经营策略与抗风险能力的差异。
而天合光能第三季度营收环比增长13.11%,并且连续两个季度实现环比增长。晶科能源在营收保持161.55亿元高位的同时,虽然净利润仍为-10.12亿元,但其毛利率已在当季转正。
天合光能与晶科能源的财报更真实地反映了中游环节在复苏初期的状态:尽管净利润尚未转正,但其主营产品的单瓦盈利已经摆脱了“卖得越多,亏得越多”的困境,开始产生正向贡献。
天合光能表示其主要得益于储能业务高速增长以及海外组件出货比例提升至约六成。同时,晶科在财报中也强调了其储能业务的快速增长,已成为公司重要的第二增长曲线。这表明,一线组件厂商正通过“光伏+储能”的一体化解决方案,穿越单一生意模式的周期,并构筑新的竞争优势。
Part 2
逆变器及辅材:表现突出
与主产业链的分化表现不同,逆变器及部分辅材环节在第三季度表现突出,成为行业的亮点。阳光电源作为逆变器龙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28.69亿元,同比增长20.83%,归母净利润41.47亿元,同比增长57.04%。公司储能业务表现尤为抢眼,前三季度储能收入288 亿元,同比增长105%,储能发货量达29GWh,同比增长70%。
固德威第三季度营业收入21.08亿元,同比增长17.42%,归母净利润9771.78万元,同比增长200.83%,业绩增长源于逆变器和电池产品销售额增加。锦浪科技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6.63亿元,同比增长9.7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65亿元,同比增长29.39%。
此外,辅材与设备企业也感受到行业暖意。光伏玻璃龙头福莱特、胶膜龙头福斯特等企业业绩同步改善,从侧面印证了全行业开工率和出货量的提升。福斯特作为光伏胶膜龙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8.29亿元,归母净利润 1.92亿元,环比增长 102.74%。公司Q3光伏胶膜出货量7.22亿平方米,市占率稳中有升,8-9月胶膜提价预计盈利能力已修复。
Part 3
结语
2025 年第三季度,光伏行业在 "反内卷" 政策的推动下迎来了重要拐点,从“无序内卷”迈向“有序竞争”、从“全面亏损”进入“结构修复”的新阶段。随着产能出清正在加速推进,预计将在2025年第四季度至2026年第一季度实现从 "亏损→修复→盈利"的三级跳。光伏行业的竞争,正进入一个更高质量、也更考验内功的下半场,转向高质量发展模式,这将为中国光伏产业在全球市场保持竞争优势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