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璀璨舞台上,全球科技巨头霍尼韦尔以“智造无界 碳索未来”为主题,携八款新品及百余项创新成果盛装亮相,不仅展示了其在多个领域的最新突破,更通过一系列战略签约与合作,彰显了其深耕中国市场的坚定决心与长远布局。作为受邀媒体,我们有幸见证了霍尼韦尔这一历史性的时刻,并深入采访了霍尼韦尔大中华区总裁余锋先生,探寻霍尼韦尔90年来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与未来规划。

霍尼韦尔大中华区总裁余锋先生
创新引领未来,霍尼韦尔成果斐然
活动伊始,霍尼韦尔大中华区总裁余锋先生回顾了霍尼韦尔与中国长达90年的不解之缘。1935年,霍尼韦尔在上海设立了首个经销机构,自此开启了在中国市场的探索之旅。从最初单纯的销售服务,逐步发展为如今全面本土化的运营模式,霍尼韦尔不仅见证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更深度参与其中,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从1972年霍尼韦尔旗下环球油品公司(UOP)作为炼油石化领域唯一入选企业随尼克松访华,助力中国现代化建设;到1988年成为首批在北京设立代表处的跨国企业,积极融入中国市场;再到如今在中国拥有多个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形成完善的产业布局,霍尼韦尔始终与中国经济同频共振,共同成长。” 余锋先生说道,
作为一家以创新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霍尼韦尔在其140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站在技术前沿,不断推出影响深远的技术和产品。早在1885年,霍尼韦尔便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温度自动调节器,开启了用技术改善人类生活的探索之路。此后,无铅汽油技术的广泛应用,帮助人类告别了传统含铅汽油的毒性隐患,在保留燃料动力的同时,实现了更安全的使用体验;条形码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更是改变了全球商业的运作模式。
“从超市结账到物流追踪,条形码早已融入日常生活,而霍尼韦尔正是推动其技术发展与普及的核心力量。”余锋先生介绍道,“1974年,我们助力实现了后来全球广泛应用的Code 39码的首次扫描,开启了现代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的新时代。”这一创新不仅极大地提高了零售业的运营效率,也为全球供应链管理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使得商品的流通和管理更加精准、高效。
而在数字化领域,霍尼韦尔更是早有布局,具有前瞻性的战略眼光。1975年,公司开发了首套分布式控制系统(DCS)——TDC 2000,这一系统开创性地采用了分布式架构,打破了传统的集中式控制模式,为工业自动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今,经过中国团队的不懈努力,霍尼韦尔的DCS控制系统已全面完成本地化部署,为中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助力中国企业提升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霍尼韦尔扎根中国九十周年的里程碑展示
进入21世纪,霍尼韦尔在中国市场迈出了更加坚定的步伐。2003年,公司旗下所有业务集团落户中国,全面推进“东方服务东方”战略,这一战略的提出,标志着霍尼韦尔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进入了全新的阶段。2004年,霍尼韦尔又在上海张江投资设立中国研发中心,进一步贴近中国市场需求,更好服务中国客户的本土需求。
“‘东方服务东方’不仅仅是一个口号,它是我们深耕中国市场的具体实践。”余锋先生解释道,“与传统的‘国产化’不同,我们强调由中国团队主导,基于中国市场需求与客户痛点,在中国完成设计、采购与生产全流程。”这种模式确保了产品能够严格遵循中国市场的相关规范标准,更加贴近中国客户的实际需求,从而为客户提供更具针对性和竞争力的解决方案。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霍尼韦尔不断深化其在中国市场的布局。从成立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低碳中心、智能制造研究院、到低碳智慧建筑研究院,霍尼韦尔持续强化本土创新能力,加大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吸引和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本土人才。同时,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及行业协会的合作,共同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形成了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创新生态体系。
进博会舞台,霍尼韦尔展现创新实力
今年是霍尼韦尔连续第八届参加进博会,公司高度重视此次盛会,带来了百余款创新产品和技术解决方案,其中不乏由中国团队主导研发的新品,充分展示了霍尼韦尔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和本土创新的成果。这些产品和技术涵盖了工业、建筑、过程自动化、可持续和航空等多个领域,充分展示了霍尼韦尔在自动化、可持续和数字化管理方面的深厚积累和强大实力。
“本届进博会上,我们达成了26项合作意向,有望增至27项,”余锋先生兴奋地表示,“就在开幕式当天,我与一家同场参展的企业负责人仅用15分钟就达成了战略合作共识。”这种高效的合作模式不仅体现了进博会的平台优势,为各方提供了便捷、高效的交流与合作机会,也彰显了霍尼韦尔在中国市场的强大影响力和吸引力,其创新产品和技术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和青睐。

霍尼韦尔以合作伙伴故事展示在中国市场深耕和共赢历程
在展会现场,余锋先生还通过具体案例介绍了霍尼韦尔如何在中国市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例如,在与东明石化的合作中,霍尼韦尔提供了全方位的智能和低碳技术解决方案,涵盖DCS控制系统、智能工厂、安全报警与连锁系统,以及炼化工艺、设备、催化剂与吸附剂、PSA变压吸附和燃烧技术等多个环节。霍尼韦尔不仅致力于为东明石化提供先进技术,更引入先进的精益管理理念与实践经验,助力东明石化实现“价值创造、消除浪费”的核心目标,在管理体系与实践层面实现跃升,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武钢有限新能源无取向硅钢超级厂项目中,霍尼韦尔的热能解决方案事业部提供了整套燃烧系统解决方案,兼具低氮排放、高效燃烧与精准控温等优势。2025年7月,该项目首批钢卷成功下线,投产首月产量突破2万吨,年产能可满足约440万辆新能源汽车核心钢材需求,产品包括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0.1mm高强度、极薄规格无取向硅钢,为中国钢铁工业的高端化、绿色化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推动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
在本次进博会上,霍尼韦尔还首次大规模集中展示旗下设计奖获奖产品。约20款斩获红点设计大奖、iF设计奖等国际荣誉的创新产品亮相展会,包括气体检测仪、火灾报警系统、商用恒温器、控制器、企业级数据终端等,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与建筑智能化领域。

霍尼韦尔获奖展品选展,覆盖智能工业和建筑自动化领域
余锋先生谈到,以往工业产品更看重性能、安全和寿命,不太注重外观,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升级,客户需求已经从“有没有”升级为“体验好不好、颜值高不高”。不仅要求产品性能过硬,还希望看着舒服、用着舒适、且有设计感。于是,霍尼韦尔的工程师们巧思设计,把原本简易、有些可能略显粗犷的工业产品,打造成了斩获国际设计大奖的精品,充分彰显了霍尼韦尔在技术与设计融合方面的强大实力,也体现了公司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和快速响应能力。
展望未来,霍尼韦尔继续深耕中国市场
对于未来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规划,余锋先生表示霍尼韦尔将继续坚持“东方服务东方”战略不动摇。一方面深化与中国企业的合作,通过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技术研发、项目合作和市场拓展,实现互利共赢;另一方面持续加码本土创新技术的研发和落地,围绕自动化、可持续和数字化管理等重点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培养本土创新人才,推出更多贴合中国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技术,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霍尼韦尔进博会展台融入扎根中国90周年元素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和生产国。”余锋先生指出,“我们服务中国市场的同时也在布局全球赛道。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加速‘走出去’,我们也紧跟它们的步伐拓展海外业务,将中国的创新技术和产品推向全球市场。同时,我们在中国研发的产品,凭借优异性能和高性价比,也被推荐给全球知名汽车品牌,成为全球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中国创新与全球市场的深度融合。”
此外,霍尼韦尔还将继续借助进博会这样的平台链接上下游资源,加强与供应商、客户、合作伙伴以及行业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构建更加完善的产业生态体系。让更多中国创新走向全球的同时,也让全球经验更好地服务中国发展,实现中国与全球在技术、市场和资源方面的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我们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霍尼韦尔将继续与中国市场共同成长、共创辉煌。”余锋先生满怀信心地表示。
结语
90年风雨兼程,90年创新不止。霍尼韦尔以其深厚的技术积淀和持续的创新活力在中国市场书写了辉煌的篇章。在进博会的舞台上,霍尼韦尔不仅展示了其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市场影响力,更向世界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息:霍尼韦尔与中国的故事还在继续,而且将更加精彩!我们期待着霍尼韦尔在未来能够创造更多的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