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相继出炉,中国啤酒行业的市场变革脉络愈发清晰:整体营收增速放缓的当下,中高端产品已成为企业增长的核心引擎。
青岛啤酒、燕京啤酒、华润啤酒、重庆啤酒等头部企业,凭借前瞻性高端化布局实现利润逆势增长,正以差异化战略角逐8元以上价格带的主导权;而精酿、无醇等细分品类的爆发式增长,更印证行业正从规模竞争加速转向价值竞争,高端化赛道的竞争愈发激烈。
Part1
财报印证高端化成效 头部企业分化明显
中国啤酒行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到价值深化的历史性转变。2025年前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啤酒行业已从规模扩张阶段全面进入价值增长阶段,高端化战略成为驱动企业发展的核心引擎。
青岛啤酒前三季度营收293.7亿元,同比增长1.4%,归母净利润52.7亿元,同比增长5.7%,核心驱动力来自中高端产品的强势表现。第三季度其高端及以上产品销量达94.3万千升,同比增长6.8%,占比提升至43.6%,主品牌销量同比增长4.2%,在山东、湖南、湖北等核心区域保持稳健增长,有效对冲了整体营收的轻微波动。前三季度中高端以上产品销量293.5万千升,同比增长5.6%,高于整体销量增速。
燕京啤酒则凭借大单品战略实现逆袭。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134.33亿元,已超过2022年全年营收规模;归母净利润17.7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4.75%,反超重庆啤酒跃居行业第二。核心单品燕京U8带动产品结构升级,推动中高端产品营收占比提升至68.54%。U8产品的零售价定位在8-10元/瓶,精准切入中端价格带,成为消费升级的主流选择。公司通过“闪电仓”“酒专营”等新业态强化即时零售布局,在高端写字楼、社区市场实现30分钟直达,客单价较传统渠道高30%。
华润啤酒继续巩固高端化领先优势。虽未披露三季报,但华润在今年上半年实现了239.42亿元的营收。其普高档及以上啤酒销量同比增长超10%,喜力、红爵等国际品牌销量分别突破20%和翻倍增长。公司通过“顶部传承(文化超高端)、中部创新(场景化新品)、底部品质(原料升级)”的品牌矩阵,精准触达Z世代与新中产群体。同时,华润啤酒还通过复兴沈阳黄牌、大连棒棰岛等区域性品牌,布局次高端及以上市场,丰富高端产品系列。
重庆啤酒则依托“国际品牌+本地创新”双轮驱动。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0.59亿元,同比微降0.03%;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2.20亿元,同比增长0.41%。前三季度,其高档产品(8元及以上)收入占比达59.08%,乌苏精酿大红袍啤酒、山城龙井绿茶精酿等1L装新品贡献显著。公司通过非现饮渠道拓展,实现瓶装拉罐产品双位数增长,同时推出天山鲜果庄园汽水等非啤品类,探索第二增长曲线。
Part2
细分赛道爆发,精酿与无醇成新战场
精酿啤酒延续高增长态势,2025年消费量预计达23万千升,年复合增长率17%。青岛啤酒的精酿化布局尤为积极。公司推出了多款特色精酿产品,包括“浑浊IPA”“樱花味白啤”等特色新品,瞄准精酿爱好者和追求差异化的年轻消费群体。这些产品通常定价在20-50元/瓶,显著高于传统工业啤酒,上半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8.65%。
华润啤酒通过“垦十四”大麦新品提升品质壁垒;燕京啤酒则以社区精酿馆为据点,打造“鲜啤30分钟达”的消费场景。即时零售渠道中,精酿啤酒占比超40%,歪马送酒等自营平台通过差异化产品抢占高端市场,四川地区精酿单品销售额占比达30%。
无醇/低醇啤酒市场规模较2020年增长3倍,成为都市白领和女性消费者的新宠。重庆啤酒推出风花雪月青提味低醇啤酒,华润啤酒则通过原料优化推出多款健康新品,满足“微醺不醉”的消费需求。此外,果味、茶香啤酒等创新口味涌现,如青岛啤酒的“龙井小麦啤”成为社交平台爆款,进一步推动行业多元化转型。
Part3
行业风向:高端化已是生存必需
随着主流消费群体对啤酒品质、品牌和消费体验要求的提高,中高端产品已成为酒企业绩增长的主要来源。行业数据显示,2025年中高端啤酒产品销售额占比已突破45%,预计2028年将超过55%。
渠道创新不断深化。啤酒企业积极拓展电商、社区团购、即时零售等新兴渠道,推动高端产品直达更广泛的消费群体。2025年啤酒线上销售占比已提升至15%左右,较三年前翻了一番。
消费场景多元化驱动产品创新。啤酒企业针对不同消费场景开发专门产品,如针对家庭聚会的分享装、针对户外活动的便携装、针对礼品市场的礼盒装等,拓展了啤酒的消费边界。
Part 4
未来挑战:高端化路径能走多远?
随着啤酒行业高端化竞争持续升温,企业们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市场需求环境仍然偏弱。2025年第三季度,餐饮等现饮场景的消费疲软对行业整体销量增长造成压力,如何在弱势市场中维持高端产品的动销成为共同课题。数据显示,啤酒即饮渠道(餐饮、夜场等)销售占比已从疫情前的45%降至35%左右。
竞争同质化风险显现。随着各家企业纷纷布局高端产品线,产品创新和差异化优势的维持难度加大,营销费用可能进一步攀升。
成本波动仍是潜在威胁。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可能传导至酿酒原材料和包装材料领域,对企业毛利率造成压力。大麦、铝材和玻璃等主要原材料价格2025年仍处于相对高位。
消费分级现象日益明显。在一二线城市消费升级的同时,部分低线城市和农村地区出现了消费降级的趋势,这对全国性啤酒企业的产品布局和渠道策略提出了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