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在本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ABB贝加莱融合AI技术的“M系列”高级服务和以机器为中心的机器人技术(MCR)携手亮相,再度引发行业关注。在此前9月的贝加莱自动化大会(AutoCon)上,“M系列”的AI产品又发布了MHelp,由此贝加莱“M系列”的旗下成员已扩展至2员(MDoctor, MHelp),这一系列也是贝加莱专为机器制造商开发的AI应用。

作为ABB集团的一员,贝加莱从传统设备制造商角色向AI应用的加速突围,其背后有着怎样的市场策略?同时,今年7月,李昕接棒贝加莱大中华区总经理一职,他又将如何践行公司在“本地化”与“AI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在华战略?而正在辅天盖地起高楼的“AI技术”究竟在数据安全方面如何保障?带着这些疑问,荣格《智能制造纵横》走进了贝加莱进博会的展位。

图 | 贝加莱大中华区总经理 李昕
「M系列」为贝加莱AI加码 初衷仍是“机械”
“这次贝加莱主要展出了基于AI数据建模的新品——MHelp和MDoctor,’M’代表 Machine(机器),贝加莱在ABB集团中属于机械自动化业务单元,因此我们更加聚焦于机械自动化领域。”李昕向我们先介绍起了此次的展出亮点,他同时透露,“M系列”包括MHelp、MDoctor,并计划于明年发布另一款M产品——都将秉承“以机械为核心”的设计理念,由贝加莱中国研发与工程团队完全自主地进行本土化打造。
李昕认为AI技术渗透下的自动化产业正在碰撞出颠覆性的创新,“机械自动化本身追求的是可靠、精准、安全、实时。但是AI技术可以处理一些相对比较模糊、不确定的、对尚未发生但可能发生情况的预测,比如预测性维护等。”
谈及AI对于数据安全方面的困扰,李昕强调,“安全性”问题也是贝加莱所有产品中一直非常重视的方面,因为保护客户的数据安全、运营安全是他们的首要任务。“我们可以利用创新、颠覆性的工具,但是安全是我们的立身之本,贝加莱通过了IEC62443-4-1的信息安全认证,以及在中国的工业信息安全相关认证。此外,我们的语言模型基于DeepSeek技术,部署在本地而非云端,并不联网,可以理解为一个分布式AI的应用。”
中国是一个工业大国、制造业大国,并且还正处于“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转型。目前中国的制造业占全球的35%左右,在李昕看来,这无疑带来了先天优势——“未来AI的竞争的关键在于高品质数据、我们又有大量的制造产生的数据,而这些‘数据’恰恰是投喂AI和数据模型的粮食,用于学习和训练。所以中国的制造业完全有理由和有信心在未来换道超车。这与过去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非常相似——中国已经在新能源汽车、储能和发电领域遥遥领先了。”
「本地化战略」迎来收获 与ABB协同并进
众所周知,贝加莱是一家总部位于奥地利的家族企业,于8年前加入ABB集团。过去,贝加莱在奥地利以外的地区主要承担销售和服务职能,而中国是一个例外。“贝加莱早在十年前就在中国创立了机器智能研究院,并开始着手基础性研发工作。正是这种长期积累,使我们如今能厚积薄发,我们最近这几年推出了基于本地研发的AI产品,以及一些传统的PLC、伺服和电机产品。”李昕分享道,2025年可以说是贝加莱本地化战略在中国开花结果的一年。
他同时透露,根据ABB集团规划,到2026年贝加莱将并入ABB过程自动化事业部,双方的协同将会集中于船舶、矿山、能源三大领域。“其中,船舶是我们现在聚焦的非常有潜力的市场,我们中国的乘用车和船舶都正趋向电气化,从传统的柴油到现在的电驱动。总之,船舶、能源、冶金矿山都会是贝加莱和ABB过程自动化事业部可以深度结合的几个领域。”

除此外,贝加莱也在聚焦自身所擅长的这些行业的同时,尝试突破边界。以贝加莱的机器人技术MCR(Machine-Centric Robotics)为例,即以机器为核心,在这个产品线上做相应的柔性机器人。
在这次进博会的展台上也演示了贝加莱磁悬浮柔性输送系统——上面搭载机器人,应用的场景很丰富,特别是粉饼、口红等化妆品行业的生产环节。柔性输送技术在消费品、化妆品、医美、制药领域应用越来越多。例如预填充针,在GLP-1肽类药物、胶原蛋白、肉毒杆菌等医美产品的生产。其中,化妆品行业代工比例高,一个代工厂可能会给100个品牌配套代工,所以就要求代工厂有很柔性的生产能力。包括现在电商直播,经常是先卖再生产,对工厂的响应生产要求很高,必须要有高度柔性产线。“这两年我们的磁悬浮输送方案在这些共线场景中的销量非常好。“
当采访渐入尾声,似乎对于贝加莱有了更多新的认识,从“机械”到“AI”,从重工业到消费品,每个场景的万千变幻中,都能看到贝加莱的身影。下一款M系列的产品会是谁?李昕给我们留了一个悬念,它一定是聚焦于工艺改进领域。“现在我们有了一个在线小助手(MHelp),也有了一个医生(MDoctor),可能之后还要再配备一些“护士”或者是“专家”等等,还是聚焦于工艺改进领域”。嘿,让我们明年一起等他出现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