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昨天(11月5日),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力斯”)正式登陆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成为国内首家实现“A+H”两地上市的豪华新能源车企。此次IPO募资净额达140.16亿港元,创下中国车企IPO规模之最,亦是2025年全球规模最大的车企港股上市项目。
Part 1
赴港IPO后如何规划未来?
早在4月28日,赛力斯就发布公告称其向港交所递交了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并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的申请,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中国银河国际证券。仅半年多的时间,赛力斯就完成了“敲钟”,这或许与其近年来亮眼的成绩密不可分。
2024年,赛力斯营收达到1451.76亿元,同比暴增305.04%,净利润59.46亿元,毛利率26.21%超过比亚迪,跃升全球第4家新能源盈利车企。赛力斯2025年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业绩表现强劲,实现营业收入1105.3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高达53.12亿元,同比增长31.56%。
在销量方面,11月3日,赛力斯公布的10月产销快报显示,当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达51456辆,同比增长42.89%,首次突破5万辆大关,其中问界系列销量48788辆,同比增长43.84%。今年1-10月,赛力斯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35.6万辆,其中问界系列为32.5万辆。
据悉申请书显示,赛力斯拟将IPO募资净额的70%用于研发投入,20%用于多元化新营销渠道投入、海外销售及充电网络服务以提升全球品牌知名度,10%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这一资金分配策略,凸显赛力斯“技术驱动+全球化”的双轮战略:一方面通过持续研发巩固智能电动技术壁垒,另一方面加速海外渠道布局,为问界品牌的高端化与国际化铺路。
根据赛力斯的规划,此次港股IPO旨在进一步提升中国新能源在全球中高端汽车市场的占有率,计划覆盖62个国家和地区,并采用自建、合资等方式建设本地化生产能力。目前,赛力斯的全球化版图已覆盖欧洲、中东、美洲及非洲的多个国家。其中,欧洲市场已成功拓展至挪威、德国、英国、瑞士等关键区域,标志着其全球化布局完成初步落地。
Part 2
解绑华为,打造技术护城河
赛力斯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986年,从弹簧和减震器业务开启了第一次创业,并扩展到摩托车业务;2003年,赛力斯抓住自主品牌汽车崛起机遇,与东风汽车合资进入整车制造领域,东风小康的前身成立;2016年,赛力斯全面转型至新能源汽车领域,于2021年发布问界品牌,并推出了系列车型;2022年,公司名正式从“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当前的“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而赛力斯的核心品牌是问界,与华为深度绑定。据招股书,截至目前,赛力斯已经成功推出问界M5、问界M7、问界M8和问界M9四款车型,赛力斯如何在鸿蒙智行的助力之外,打造属于自己的技术护城河将变得尤为重要。
在2024年4月的北京车展上,赛力斯魔方技术平台正式对外发布——这是一个集成了底盘、车身、动力系统、电子电气架构和软件的完整技术体系,可实现超增、纯电、超混三种动力形式兼容,新车研发周期缩短至传统车企的1/3。
此外,赛力斯“超级工厂”采用工业4.0标准,关键工序自动化率达100%,支持问界M9“上市10个月生产15万辆”的敏捷交付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赛力斯以25亿元的价格从华为手中购回了“问界”系列商标,可以看成是赛力斯解除与华为深度绑定的一大注脚。
Part 3
结语
从1986年的小弹簧厂到如今港股上市的豪华新能源车企,赛力斯的39年历程,恰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缩影。其成功证明,在新能源与智能化浪潮中,中国企业完全有能力从“跟随者”跃升为“规则制定者”。
今年以来,除了赛力斯,中国车企赴港上市成为“热潮”。9月25日,奇瑞汽车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10月2日,岚图汽车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此外,阿维塔亦被曝计划年内递交港股上市申请。这一系列动作背后,是中国车企在新能源赛道上加速布局、抢占先机的战略考量,我们也期待中国车企能抓住机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在全球汽车产业的变革中实现弯道超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