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大厅

登录/注册

公众号

更多资讯,关注微信公众号

小秘书

更多资讯,关注荣格小秘书

邮箱

您可以联系我们 info@ringiertrade.com

电话

您可以拨打热线

+86-21 6289-5533 x 269

建议或意见

+86-20 2885 5256

顶部

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打开
荣格工业-圣德科

从“单点抗老”到“系统干预”,HBN开创系统性抗老3.0时代|专访HBN生物技术研发科学家钟江鸣博士

来源:happi China 发布时间:2025-11-04 69
个人护理品其他 应用及案例人物专访/对话会客室主编推荐化妆品与个人护理品抗衰老/抗老化/健康老化人工智能
解码皮肤衰老新机制

在“功效护肤”迈入科学验证时代的当下,抗衰老研究正迎来范式转变。过去,护肤行业聚焦于“对症下药”式的功效成分叠加;而如今,科学家们开始深入探讨衰老的根源机制,试图通过系统性干预,重塑皮肤的“年轻生态”。

 

深圳市护家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功效护肤品牌 HBN 正是这一转变的推动者之一。今年,HBN在抗老领域又取得了新的突破,依托 12 篇高分 SCI 论文积淀,抗衰思路进入了‘系统干预’的 3.0 时代,推出革新单品双 A 醇晚霜 3.0 。

 

近期,通过与《happi China 国际个人护理品生产商情》的专访,HBN 的生物技术研发科学家钟江鸣博士分享了团队在这一方向的系统性实践——从解码皮肤衰老机制,到构建多维验证体系,再到实现科研成果的产品化落地,HBN 研发团队已经构建了一条贯通“基础研究—功效验证—消费者体验”的完整科研闭环。

 

 

Part 1

从标志物到链条:

解码皮肤衰老的“全景图”

 

“衰老并不是单一事件,而是一场层层递进的因果链条。”谈及皮肤老化的研究突破,钟博士开门见山指出,HBN 以 2025 年国际顶级期刊《Cell》最新更新的 14 大衰老标志物为基准,围绕归纳出的衰老标志物框架来展开,并将其划分为三大类驱动因素——

 

  • 源发性标志物:是衰老的起点,例如 DNA 损伤、端粒缩短等,是点燃衰老的“火种”;

     

  • 拮抗性标志物:是细胞面对损伤的自我应激反应,比如线粒体功能障碍、细胞衰老等;

     

  • 整合性标志物:是前两类长期累积的结果,如细胞通讯失调与细胞外基质(ECM)塌陷,最终导致皱纹、松弛等可见老化现象。

 

这三者构成了一条“源发—拮抗—整合”的动态链路。

 

钟博士强调:“只有理解这条链路,抗衰才有的放矢。”在具体实验中,HBN 团队锁定了三项最核心的衰老驱动因素——

 

  • DNA 损伤:衰老的起点与“开关”;

     

  • 细胞衰老:由 DNA 损伤累积引发的细胞进入“衰老”应激状态,会分泌有害因子如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ASP);

     

  • 细胞通讯失调与 ECM 紊乱:直接导致皮肤宏观老化的因素,最终表现为皱纹、松弛等我们肉眼可见的衰老迹象。

 

为了科学验证这一机制链,HBN 建立了多层级实验模型体系:从细胞层解析分子机制,到 3D 皮肤模型、类器官模拟组织水平互动,再到动物模型与多组学分析,全景式追踪衰老诱因与干预效果。

 

通过这种多模型联用的策略,结合多组学分析,能够全景式地解析衰老诱因,并科学评估干预策略在每一层级的真实效果,并且确保从根源到表型的层层攻克,真正解决改善皮肤老化问题。

 

 

Part 2

从机制解码到产品落地:

HBN 的“逆向研发闭环”

 

如果说“衰老驱动因素”的研究是理论之基,那么“干预靶点”的验证与落地,则是科研价值的真正体现。

 

HBN 研发团队搭建了一套独特的“逆向研发闭环”,以“问题导向—机制验证—原料开发—产品转化”为路径,确保科学成果不止停留在实验室。

 

图:HBN“肌发灵感”研发中心

 

首先是从皮肤问题出发,以来自真实世界的科研或临床问题为起点,实现机制解码与靶点发现

 

以 HBN 发表在《Theranostics》上解析视黄醇代谢通路抗衰的文章为例,其通过单细胞 RNA 测序与空间转录组学技术,绘制出“皮肤衰老地图”,以精准定位衰老过程中最早出现功能紊乱的细胞类型与信号路径。

 

此外,HBN 的研发中心还设置了 AI 计算中心,行业首创性将多模态大模型技术应用于原料筛选,通过整合海量皮肤多模态数据,构建行业 AI 功效预测模型,提升靶点筛选准确率。

 

其次是运用多模型递进式评估,实现精准干预及靶点功效验证。在筛选出潜在靶点后,HBN 会通过细胞实验—3D皮肤模型—动物实验—人体功效验证四层验证体系逐步推进。钟博士介绍说:“这些模型的结合确保了我们的干预策略不仅有效,而且机理明确,能更可靠的从基因层面转化至表型层面。”

 

最后,从科学证据到产品落地,完成“价值转化”。作为一个强调功效至上的品牌,HBN 研发的产品也会十分注重肤感、安全、创新、体验感,而且所有的护肤产品均通过权威第三方人体功效实测,高达 5000+ 人次受试者已通过严苛的检测来验证产品功效。

 

可以说,HBN 的每一款产品背后,都承载着这样一套完整的科学证据链,确保其宣称的功效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有着坚实的研究基础。总体而言,HBN 的研发闭环本质是一个“基于消费者问题出发,通过多组学技术发现靶点,经过多维模型严谨验证,最终实现科学转化”的逆向流程。它确保了产品创新不是盲目跟风,而是每一步都走在解决皮肤根本问题的科学路径上。

 

 

Part 3

跨越实验室与皮肤之间的“最后一公里”

 

在科学创新的道路上,实验数据到消费体验之间的落差,是最棘手的挑战。

 

真正的技术瓶颈不在某个单点,而在如何让实验室的理想结果,在复杂的人体皮肤中依然稳定、安全且有效。这一挑战可以总结为以下三个核心矛盾。

 

1. 模型与人体真实环境的“鸿沟”

 

实验室的 2D 细胞模型或动物实验,并不能完全代表人类皮肤。为此,HBN 构建了阶梯式验证体系:前端使用人源成纤维细胞初筛;中端采用 3D 全层皮肤模型与类器官模拟屏障与细胞通讯;后端通过临床前指标与人体试验验证成分稳定性与功效。

 

2. 成分的“稳定性与递送”难题

 

许多有前景的活性成分本身非常脆弱,难以在配方中保持长期稳定,更无法有效穿透皮肤角质层抵达目标作用层。以视黄醇为例,HBN 通过三项自研技术攻克难题:ACTCOCOON 黄金微粒包裹技术,提升成分稳定性;ALC126 仿生包裹技术,增强透皮吸收;VASOOTHER 舒缓体系,减少刺激性,实现 “抗老 + 修护” 双重功效,把活性物的功效发挥到极致。

 

3. 从“单一靶点”到“系统调控”的挑战

 

真正的抗衰,不是单点突破,而是多环节协同。HBN 通过多组学系统分析,研究成分如何同时作用于多个衰老通路,实现“1+1>2”的系统性效果。

 

以晚霜 3.0 的诞生为例,HBN 研发团队在发现视黄醇可以调节细胞间通讯的同时,也发现其与视黄醇棕榈酸酯可以达到促进 UV 导致的 DNA 损伤修复,将这些技术及理论应用到双 A 醇晚霜 3.0 上,实施革新性抗老,即超越了单一靶点抗衰研究,真正做到了系统性多维抗衰。

 

图:HBN 双A醇晚霜3.0

 

最终,HBN 以“医药研发思维”贯穿全程,实现从分子到表型、从实验室到市场的科学跨越。其通过构建更贴近人体的评价模型、攻克递送技术瓶颈、并采用系统性的多靶点干预策略,来跨越从“实验室发现”到“市场产品”之间的鸿沟,最终通过人体临床验证产品功效与安全性,确保科研成果能够真正为消费者带来可感知的、安全的益处。

 

 

Part 4

前瞻布局“系统抗衰”,

以科研闭环引领新周期

 

作为长期深耕功效护肤领域的国货品牌,HBN 早在六年前便前瞻性地切入 A 醇抗老赛道,并通过多年的创新研究,不断迭代升级抗老研发思路,并取得了多项突破性成果。

 

 3D 皮肤模型类器官平台,正是验证成分能否“重塑”而非简单“刺激”细胞功能的理想工具。这 HBN 为开发下一代“系统抗衰”产品提供了独一无二的靶点数据库和验证基础;

 

在数据闭环方面,HBN 正在探索将多模态影像分析技术体内功效评价相结合,旨在将临床试验中高度专业的评估指标,转化为更直观的消费者端数据报告,让科学效果“可见、可感、可验证”。

 

可以看到 HBN 的布局始终围绕一个核心——不追逐表面的热点,而是深耕衰老的系统性生物学机制

 

而此次通过交流,我们清晰感受到 HBN 对抗衰研究“底层逻辑”的高质思考。即将于 2025 年 11 月 19-20 日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办的 「PCT 个人护理品技术高峰论坛暨展览会·广州站」上,钟博士也将在现场带来主题为“解码皮肤衰老新机制:从关键驱动因素到靶向干预展望”的演讲分享,进一步深入了解 HBN 是如何通过扎实的底层研究,将前沿科学转化为安全、有效且能为消费者带来真实价值的产品,引领行业进入一个全新的“系统抗衰”时代,欢迎扫描下方海报二维码报名参会,现场听会互动——

 

 

来源:

采访&撰稿:Candy Tang

关注微信公众号 - 荣格个人护理
个人护理、美容、化妆品、香水、包装等行业专业人士必读。美国《happi》与《Beauty Packaging》杂志在中国唯一合作伙伴。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