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近日,据央视网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已建成基础级智能工厂超过3.5万家,先进级智能工厂700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500余家,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和90%以上的制造业行业大类。
这些数字背后,是“十四五”以来中国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迅猛发展。智能工厂建设已成为推动我国工业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力量,正引领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大步迈进。
01 智能工厂:规模与水平双领先
最新公布的今年前三季度统计数据显示,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汽车、电气机械、电子行业对全部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合计接近40%。
近年来,我国智能工厂建设规模逐渐领先,水平也不断提升。前不久公布的最新一批全球灯塔工厂一半都在我国。从智能工厂的梯度来看,我国已构建起基础级、先进级、卓越级相互衔接的体系框架。
除了工信部公布的数据外,各地也在积极推进智能工厂建设。以上海为例,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近日公示了《2025年度上海市先进级智能工厂名单》,冠龙节能凭借在智能化改造与数字化转型领域的突出成果成功入选。
02 各行业智能工厂遍地开花
宏观数据的背后,是各行业龙头企业在智能化转型中的实质性突破。今年以来,从传统制造到战略新兴产业,一批智能工厂的新建与升级项目陆续投入运营。
在汽车制造领域,柔性化与高效化成为核心趋势。南京易咖智车的新建智能工厂于本月正式投产,通过集成AGV运送系统与机械臂协同作业,实现了约6分钟生产一台无人车的高节拍,设计年产能高达2万台。
在电子与消费品领域,智能化深入生产细节。公牛集团的电连接产品智能工厂构建了覆盖广泛的工业物联网系统,实现了物料自动调度与黑灯车间运行,核心产品每2秒即可完成一个,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在赋能传统产业升级方面,绿色与智能深度融合。江苏大生集团的碳中和纺纱工厂于10月18日正式投产。作为国内纺织行业首个此类工厂,它通过数字化与低碳技术融合,预计将万锭用工降至8人以内,能耗降低20%,并实现生产运营的近零碳排放。
在新兴产业领域,智能制造范式开始向数字空间延伸。浪潮人工智能模型工厂作为国内首个实体化AI模型工厂,将模型开发从“手工作坊”模式升级为“现代工业”模式,使项目交付周期从90人天缩短至20人天,显著降低了AI技术的应用门槛与成本。
03 结语
总体而言,智能制造的浪潮不再局限于传统制造业中心,已蔓延至全国各个角落。智能工厂的大规模建设,也标志着中国制造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品质革命。从华北到华南,从东部沿海到中西部地区,数以万计的智能工厂正在重新定义“中国制造”的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