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大厅

登录/注册

公众号

更多资讯,关注微信公众号

小秘书

更多资讯,关注荣格小秘书

邮箱

您可以联系我们 info@ringiertrade.com

电话

您可以拨打热线

+86-21 6289-5533 x 269

建议或意见

+86-20 2885 5256

顶部

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打开
荣格工业-圣德科

聚焦美丽ESG|3R原则:产品使用后阶段的不二之选

来源:国际个人护理品生产商情 发布时间:2025-11-03 89
个人护理品包装设备及材料 化妆品与个人护理品包装
美妆行业年产1200亿件包装,95%最终废弃。3R原则推动材料创新:Lush采用同质化塑料简化回收,汉高"社会塑料"项目将环保与社会公益结合,生物转化技术实现PET塑料向香兰素的升级回收。

当我们每天打开美妆抽屉,用着瓶装精华、管装面霜、盒装眼影时,很少会意识到:这些伴随美丽而来的包装,最终大多会变成难以消解的废弃物。美妆行业每年至少1200 亿件的包装数量是否已经超出了地球的承载能力?95% 的化妆品包装最终都会难逃被丢弃的命运,这些被遗弃的瓶罐、纸盒,又会给生态环境带来怎样“不能承受之重”?

 


目前,大多数化妆品仍采用塑料包装[1]。塑料具备多种优良特性,但却是环境的首要 “敌人”—— 它污染生态系统、威胁生物多样性,同时又难以被其他材料替代。化妆品行业产生的塑料废弃物体量庞大,且多以包装形式存在,其中不少因材质复杂或设计问题难以回收,最终只能进入垃圾填埋场或直接流入海洋。


化妆品行业的塑料问题,正是环境冲击的主要源头之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估计,每年有超过800万吨的塑料进入海洋,相当于每分钟就有一整辆卡车的塑料倾泻入海[2]。其中大量塑料被海洋生物误食,从浮游生物到大型鲸类,都可能因吞食塑料碎片导致消化系统堵塞、营养不良甚至死亡,全球超 1000 种海洋生物已受此影响。更隐蔽的危害来自产品中的微塑料,这类直径小于 5 毫米的塑料颗粒,会随着污水排放进入海洋,不仅直接威胁水生生物生存,还会吸附水体中的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成为有毒物质的 “移动载体”。海洋塑料最终沉于海底,而这一切的起点,可能只是一支用完即弃的口红管、一瓶精华瓶。


产品使用后阶段对可持续性有着重大影响,人类亟需重新思考传统的废弃物处理方案,重新构建新的流程[3](见图1)。
接下来,让我们结合化妆品企业的具体案例分别阐述一下在产品使用后阶段的 “3R 原则”,包括Reduce (减少包装用量)、Reuse/refill (重复使用与补充填充)和Recycle (回收利用)等措施。

 

减少包装用量


包装材料的种类对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所用材料的用量同样关键。在产品研发与设计阶段,就应考虑减少材料用量。这不仅能降低成本、减少污染,还能因重量减轻、体积缩小,在运输环节具备明显优势。


例如,拜尔斯道夫(Beiersdorf)等企业研发的包装,塑料用量较传统包装减少50% [4]。欧缇丽(Caudalie)则采取了另一项创新策略:取消所有内部说明书,转而将相关信息印刷在包装内侧,这一做法每年可节省23吨纸张[5]

 

图1. 化妆品产品使用后阶段的处置方


在减少包装的策略中,最彻底的或许是Lush(岚舒):该品牌完全取消了部分产品的包装[6]。作为首款固体洗发皂的发明者,Lush旗下手工制作的 “无包装” 美妆产品,默认无包装销售;若有需求,也会使用可回收包装。此外,Lush的包装容器、盖子与标签均采用同一种塑料材质,以简化回收流程[7]。通过这些举措,Lush节约了水资源、能源与原材料,为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6]。这种“减少包装”的趋势也得到了其他品牌的追随,例如新西兰的 Ethique品牌,该品牌同样推出了洗发皂、护发皂等固体形态的美妆产品[8]

 

重新填充与重复使用策略


重复使用包装是另一个有效的策略,以减少碳足迹和解决可持续性在使用后阶段。一些品牌把化妆品包装成可以再装的包装袋。据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专注循环经济研究的权威机构)研究发现,若所有美妆及个人护理产品的包装瓶均采用可重复填充设计,相关温室气体排放量可降低 80%-85% [9]


重复使用包装是产品使用后阶段中,减少碳足迹、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另一有效策略。部分品牌将化妆品装入可重复填充的包装中销售。这里的“可重复填充包装”通常指“母容器 + 补充装”的组合,消费者用完母容器内产品后,可通过补充装重新填充,无需更换新容器。


荷兰品牌Rituals采用“母容器 + 填充容器”的设计:其身体乳产品的填充容器可直接装入母容器内使用,无需额外包装,简化了补充流程[7]。彩妆品牌 Izzy Beauty 则针对旧包装的再利用与回收打造了创新模式:该品牌的睫毛膏、眉胶、唇釉等产品,多采用含可回收部件的不锈钢包装。消费者使用完毕后,可通过订阅模式将包装退回品牌[10]。退回的不锈钢部件经消毒后可重复使用,而产品涂抹器等部件则会进行回收处理,实现“部分复用 + 部分回收”的双重环保效果。日本品牌资生堂(Shiseido)也在该领域积极布局:其目标是到 2025年实现产品包装100%可持续化。其已于2020年在东京全球旗舰店内推出ULTIMUNE FOUNTAIN再续服务,消费者可在此处为资生堂“红妍肌活精华露”的空瓶重新填充产品,减少新包装的消耗的空瓶重新填充产品,减少新包装的消耗[11]。除了环保方面的优势外。除环境效益外,再填充系统包装对企业而言同样具有重要价值:一方面,这种模式能增强消费者与品牌的粘性,提升客户忠诚度;另一方面,因减少了新包装的生产与运输量,企业的包装成本和物流运输成本也随之降低,实现了“环保”与“效益”的双重正向循环。

 

回收利用策略


直至近年,化妆品包装的可回收比例仍较低,原因在于包装体积过小,且多为不同材质叠加的复合结构,回收难度大。不过,这一趋势正逐步改变,化妆品包装的可回收性已得到显著提升[12]


如前文所述,目前多数化妆品仍采用塑料包装,但企业已开始用可回收生物塑料替代不可回收的石油基聚合物,例如聚乳酸(PLA)、聚羟基脂肪酸酯(PHA)及多糖类聚合物等[13]


消费后回收塑料(PCR plastics)也成为化妆品包装的可持续之选,其原料来自使用过的水瓶、食品容器等塑料废弃物,经处理去除杂质后加工而成。在化妆品包装中使用PCR塑料,既能减少对原生塑料的需求,又能避免塑料废弃物进入垃圾填埋场或自然环境,对减少浪费、推动循环经济意义重大[3]


众多化妆品企业还推出了回收激励计划:英国品牌 Lush(岚舒)于 2021 年启动“Bring it Back”项目,鼓励消费者退回使用过的可回收塑料包装,品牌则以退款或赠送新鲜面膜作为回馈[14];巴西品牌O Boticário(波提卡瑞)的 “Boti Recicla”项目是巴西规模最大的回收计划,通过遍布全国门店的回收点收集空包装,送往回收厂加工成建材(用于品牌门店装修等)[15],同时还将部分回收材料制成公立学校、图书馆及实验室的教学空间设施与家具,兼具社会价值[16]


德国汉高(Henkel)则将环境可持续与社会可持续相结合,2017 年与社会企业“塑料银行(Plastic Bank)”合作推出“社会塑料(Social Plastic)” 项目:在海地等缺乏完善垃圾处理系统的贫困国家建立垃圾回收机制,为回收者提供额外报酬。此举不仅减少了流入海洋的塑料残留,改善了贫困人口生活,回收的塑料还会被加工成品牌产品包装,助力循环经济[17]。The Body Shop(美体小铺)也推出“社区公平贸易回收塑料计划”,从印度拾荒者手中采购塑料,经回收后用于制作洗发水瓶与护发素瓶,实现了产品可持续性在环境、社会、经济三维度的平衡[18]


部分企业还转向非塑料可回收材质,玻璃、铝、纸张的回收体系已成熟数十年,而塑料回收是较新的趋势[3]。尽管如今可回收塑料种类增多,但部分塑料回收后会失去结构完整性、品质下降,因此“无限可回收”材质成为新选择:例如铝,目前全球75%的铝制品仍在使用中[9];法国品牌欧缇丽(Caudalie)则将部分产品包装从塑料改为可无限回收的玻璃,并取消了产品配套的塑料涂抹勺[5]


未来,塑料废弃物还有望转化为化妆品的高价值原料,即“塑料升级回收”。萨德勒(Sadler J C)等人[19]首次报道了将工业常用塑料 ——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生物转化为香兰素的技术:传统PET回收仅能得到单体,用于生产新PET或其他回收材料;而该研究利用PET回收产生的对苯二甲酸单体,通过基因工程改造的大肠杆菌构建新合成路径,生产出食品与化妆品行业常用的香精原料香兰素。此外,研究还将该合成路径与酶催化PET水解结合,实现了直接用消费后PET生产香兰素。


对于无法通过常规家庭回收渠道处理的产品(如按压瓶、牙刷、口红管等),可通过TerraCycle进行回收。该平台已与欧舒丹、欧缇丽、卡尼尔等品牌合作[5][12][20],能将这些废弃物转化为创新新材料。


专家预测,到2050年,海洋中的塑料总量可能超过鱼类。而美妆行业当下采取的举措,将对阻止这一局面的发生起到关键作用。从推出可补充装产品,到支持塑料抵消计划(通过资助塑料回收、清理项目等,平衡自身产生的塑料污染),美妆品牌减少塑料废弃物的路径其实有很多。显而易见的是,以环保为核心的全面变革不仅势在必行,也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支持。


在化妆品生命周期评估(LCA)中,使用后阶段虽为生命周期末端,却是影响行业可持续性的关键环节,其涵盖的包装废弃物处置等流程带来的环境足迹占比显著,且关联海洋保护、循环经济等重要议题。当前对该阶段环境影响的优化已形成明确路径,那就是,以 3R 原则作为不二之选的核心策略,以材料创新(如可降解材料、PCR 塑料、塑料升级回收技术)作为支撑,以企业、消费者与系统三方联动(如企业回收激励、专业平台补位)作为效益协同机制。未来,随着技术、体系和政策市场驱动,该阶段环境影响将进一步降低,成为行业全生命周期可持续的核心支撑,而企业对其的重视与实践深度也将成为绿色消费时代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作者:夏静雯,西交利物浦大学、上海思入企业管理工作室ESG与可持续发展合伙人

 

来源:荣格-《国际个人护理品生产商情》


原创声明:
本站所有原创内容未经允许,禁止任何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等机构转载、摘抄,否则荣格工业传媒保留追责权利。任何此前未经允许,已经转载本站原创文章的平台,请立即删除相关文章。

关注微信公众号 - 荣格个人护理
个人护理、美容、化妆品、香水、包装等行业专业人士必读。美国《happi》与《Beauty Packaging》杂志在中国唯一合作伙伴。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