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第 36 届 CPHI Frankfurt 世界制药原料展览会今日(10 月 28 日)在德国法兰克福 Messe 展览中心开幕,展会将持续至 10 月 30 日。作为全球医药行业规模最大的展会之一,今年的活动预计将吸引来自 166 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 62000 名专业人士,2400 多家企业参展。
今年的展会在延续传统优势的同时,新增了多项重要内容。六大内容剧场将覆盖从 API 到包装、从生物生产到药物递送的完整产业链。同时,展会首次推出领导力峰会,并设立了四个反映行业发展趋势的新特色区域,折射出全球医药产业正在经历的深刻转型。

Part 1
首届领导力峰会聚焦战略议题
CPHI Frankfurt 2025 的一大创新是首次设立领导力峰会,由 Ensera 赞助。峰会将在展会首日上午举行,汇集来自大型制药企业的 C 级高管,探讨医药行业的宏观前景。议题涵盖全球化、供应链演变、监管政策以及市场洞察等战略性话题。
峰会讨论的核心问题包括医药行业的韧性建设、并购趋势、药品可及性,以及地缘政治变化对供应链的影响。过去一年,医药行业面临诸多挑战,特别是可能的关税政策给跨国合作带来的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企业之间的伙伴关系变得更加关键。领导力峰会为高层决策者提供了一个专属的交流平台。

Part 2
七大内容轨道覆盖产业全链条
今年的展会设置了七个专业内容轨道,每个轨道都与全球合作伙伴共同策划,确保内容反映最新的数据洞察和全球优先事项。超过 260 位专家发言人将分享他们的见解,涵盖监管机构、生物技术初创企业、制造组织和供应链领导者。
包装与设备创新轨道位于 8.0 展厅,聚焦以患者为中心的包装、互联设备、预填充注射器,以及组合产品的监管策略。医药与原料药未来轨道同样在 8.0 展厅,关注 API 演变、新型辅料、数字化学以及监管现代化。
下一代生物制药轨道设在 4.1 展厅,涵盖先进生物制剂、细胞和基因治疗、mRNA 平台,以及生产规模化挑战。制造 5.0 轨道也在 4.1 展厅,突出智能工厂、数据集成、生产中的 AI 和机器学习应用,以及卓越运营。
临床创新轨道位于 6.1 展厅,展示真实世界证据、去中心化试验、数字化终点,以及 AI 驱动的患者招募。
可持续未来轨道设在 4.0 展厅,讨论循环制药、绿色制造、减排、可持续采购和 ESG 报告。4.0 展厅还设有聚光灯舞台,关注洁净室运营和可持续性的最新发展。

Part 3
四大新特色区域反映行业趋势
今年 CPHI 展会新增的四个特色区域反映了医药行业的新兴趋势和市场增长领域。这些区域旨在满足参会者对更多知识分享和前瞻性创新理念的需求。
AI 与技术区让参会者探索正在重塑医药未来的最新 AI 和技术解决方案,从药物发现、临床试验到制造、运营和商业分析。洁净室区对质量至关重要,展示污染控制、环境监测和受控制造环境的解决方案。
冷链与物流区为参会者提供了与专注于温控物流、包装、监测和运输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建立联系的机会。可持续供应商区突出为医药行业提供环保解决方案的企业,呼应了 对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关注。
新区域的设立表明,医药行业正在经历从传统制造向更智能、更可持续、更以技术为驱动的模式转变。数字化转型、环境责任和供应链韧性已成为行业发展的三大支柱。
Part 4
药物递送创新成为焦点
药物递送技术的进步是本届展会的重要看点,多家企业将展示在预填充注射器、自动注射器和可穿戴给药设备方面的突破。
BD 将展示其 Libertas 可穿戴注射器,这是一种即用型一次性可穿戴注射器,专为皮下给药大容量、高粘度生物制剂而设计。该系统使患者能够在无需组装设备的情况下安全舒适地自我给药,支持向家庭护理的转变。

BD 还将展示 Neopak XtraFlow 玻璃预填充注射器,采用更短的 8mm 针头和更薄的壁技术,配合工程设计的柱塞塞,可降低滑动力和滑动力变异性。

SCHOTT Pharma 肖特医药推出了首款 5.5 ml 预填充针栓式玻璃注射器,现已实现商业化供应。该产品兼容 Ypsomed 的 YpsoMate 5.5 大容量自动注射器,为所有患者群体提供舒适的家庭注射。这款大容量注射器是 SCHOTT Pharma syriQ BioPure 玻璃注射器平台的一部分,专为珍贵的生物制剂设计,可配置多种选项以适应一系列即将推出的大容量药物递送系统。

全球大容量注射器市场预计在未来十年将出现大幅增长,驱动因素包括慢性病患病率上升、向家庭护理的转变,以及注射器设备的技术进步。这一进步伴随着从静脉给药向皮下给药的转变,为医疗保健系统带来成本效益,并确保为众多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家庭注射,尽管这需要制药公司进行药物重新配方以及开发新的大容量递送解决方案。

Ypsomed 的首席商业官 Ulrike Bauer 表示,将 SCHOTT Pharma 的新型大容量玻璃注射器整合到 YpsoMate 5.5 自动注射器中,推动了向大容量细分市场的转变。这一步骤凸显了双方的长期合作关系以及对快速将创新、患者友好的注射系统推向市场的承诺。通过这一合作,双方积极促成临床研究,并加速将各种大容量疗法推向市场。
Part 5
RFID 技术提升追溯能力
追溯技术的进步是今年展会的另一大亮点。BD 将首次在 CPHI 举办 BD iDiFill RFID 集成之旅,为参会者提供单位级 RFID 追溯贯穿灌装完成流程的独家现场演示。
该导览将连接多个制造合作伙伴,包括 BD、Bausch + Ströbel、Körber 和 Harro Höfliger,并由 ten23 health 提供见解,展示 BD iDiFill 单支预填充注射器识别系统如何支持从灌装到最终组装的监管合规、制造卓越和数据完整性。
Schreiner MediPharm 将展示其 Cap-Lock plus RFID 解决方案,结合 SCHOTT Pharma 的 TOPPAC infuse 环烯烃共聚物注射器。这种设计保护预填充注射器的完整性直至最终使用,用可持续的替代品取代通常的泡罩包装,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成本。

标签中嵌入的 RFID 芯片提供了首次开启的数字指示,特别是对医院而言,这将允许自动跟踪注射器完整性直至药物给药。芯片还能自动检测过期药物,可用于监测潜在的误用或转移。Schreiner MediPharm 声称其技术构建足以承受生产过程中的机械应力,在保持可读性的同时不会引起额外的废品或读取失败。
这些 RFID 集成的智能标签必须足够强大,能够在高速分配、加盖和下游处理过程中存活。如果在规模上得到验证,这将降低因标签读取失败而导致生产线放慢或报废的风险。然而,采用将需要制药制造商评估其现有的灌装-封口生产线是否能够容纳标签放置、RFID 编码、读取和验证基础设施。投资回报将取决于包装操作的减少、供应链效率的提升以及患者安全或责任减少的增强。
Part 6
无菌制造技术升级
无菌制造技术的创新同样备受关注。
IMA Life 将展示 TILE-X,这是一种用于小批量即用型产品灌装和封口的突破性解决方案,在完全无手套的环境中进行。该系统符合 GMP 指南附录 1,适用于高价值产品,如个性化药物、细胞和基因治疗以及先进治疗药物产品 ATMP。

TILE-X 采用电磁运动技术,精确、零摩擦地处理各种即用型容器,包括注射器、小瓶和药筒。自动喷嘴更换和微生物采样器更换确保最大无菌性和操作员安全。TILE-X 最近在 2025 年 Interphex 纽约展上获得了生物技术创新奖。IMA Life 的冻干和无菌处理专家将讨论集成生产线和隔离技术的独特能力。

Steriline 将展示其新的 RNFM22 机器人灌装线,这是一种先进的机器人解决方案,专为初级包装而设计,适用于所有寻求提高制造效率同时确保符合行业严格标准的制药公司。该生产线专为 Beximco Pharmaceuticals 设计,后者是一家新兴的仿制药企业,致力于提供可负担的药物。

RNFM22 是一种先进的机器人解决方案,专为初级包装而设计,适用于套装瓶 (从 6R 到 50R),也可配置为准备预填充注射器和药筒。该机器配备组合剂量系统 (蠕动泵或容积泵,取决于产品类型) 和用于重量控制的 IPC 系统 (统计或 100%,根据客户要求),RNFM22 采用三台 Stäubli 机器人处理初级容器,实现零玻璃对玻璃接触。该机器还配有带免工具格式更换系统的塞子振动给料器以及出料口的塞子位置检查系统。
Part 7
可持续包装解决方案涌现
可持续发展是本届展会的核心主题之一。多家企业将展示在环保包装方面的创新。
Metsä Group 的气候和循环经济副总裁 Maija Pohjakallio 将发表主题演讲,讨论纤维基包装如何帮助制药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纤维基包装是指由纸或纸板制成的包装,而纸和纸板是由纸浆制成的,纸浆的典型原材料是木材。Metsä Group 采购的所有木材都来自经过认证的森林或符合受控来源要求的森林。
纤维基包装的一个重要优势是可回收性。2023 年,欧盟纤维基包装的回收率达到 86.6%,非常高。通过优化包装解决方案,企业可以减少其范围三排放。对于纤维基包装,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对碳足迹有很大影响:生产中使用的无化石能源份额,以及材料效率。如果在制造相同性能的包装时使用更少的纤维,这当然意味着更好的碳足迹。
Huhtamaki 将展示 Omnilock Ultra PAPER,这是一种可持续的泡罩包装创新。

SGD Pharma 将展示其多种创新产品,包括 Sealian 平台,这是一种独特的内部处理方式,为小瓶提供额外功能,通过这种内部涂层提供强大的竞争优势。它提供阻隔效果和疏水性能。

日本 TOPPAN 凸版印刷将首次参加 CPHI Frankfurt 2025,展示其为医疗保健和制药行业提供的广泛包装解决方案,包括用于穿透式泡罩包装的聚丙烯基单一材料盖材、制药油墨、透明高阻隔包装和可持续包装。TOPPAN 的高附加值产品响应了从环保友好性和先进阻隔性能到简化制造流程的多样化需求。


展位上将介绍来自 TOPPAN 集团在中国、波兰和世界其他地方的制造基地的最新医疗保健和制药包装技术,以及支持全球供应链能力的扩展国际网络,以确保稳定快速地提供高质量的制药包装。
Part 8
连续制造技术推进
连续制造代表了医药制造的未来方向。
IMA Active 将展示其在连续制造方面的专业知识,包括与 CONTINUUS Pharmaceuticals 的合作伙伴关系。后者是诺华 MIT 中心的衍生公司。IMA Active 提出基于灵活性和模块化的集成解决方案,作为口服固体剂型压片和包衣连续制造生产线的单一合作伙伴。
连续制造通过精确的工艺控制,从根本上改善药品的效力、有效性和安全性。IMA Active 对连续制造的信念和知识通过在两个方面进行的密集研发工作得到加强。在今年的 CPHI 版本中,还将展示由 CONTINUUS Pharmaceuticals 提供支持的专用连续制造角。
BENEO 将展示其多功能填充-粘合剂 galenIQ,这种来自甜菜糖的成分可帮助提高患者依从性。galenIQ 作为水溶性填充-粘合剂,通过吸收油性提取物、改善流动性和保持均匀性来应对这些挑战。它能够形成坚固的片剂,具有高含量均匀性和快速崩解性。此外,它有助于掩盖苦味并增强风味,促进患者依从性,使其成为植物基配方的宝贵辅料。
在制药和营养品市场,对易于处理的产品的需求正在增长,如 galenIQ,它还充当散装甜味剂。在这两个市场中,对美味剂型(如小袋和药用糖果或软糖)的需求正在上升。对于这些类型的产品,适口性起着重要作用。将吸引人的口味特征与出色的技术特性相结合可以产生巨大的差异。
Part 9
生物制药创新加速
生物制药领域的创新是展会的另一大焦点。
Lonza Capsules & Health Ingredients 龙沙将展示其先进的胶囊递送技术和新推出的创新服务。该公司的剂型解决方案解决配方挑战,同时创造引人注目的补充剂,以最大化产品的潜力。

Lonza 的独特成分递送系统包括 Licaps 液体填充胶囊、Licaps Duocap 双释放胶囊和 Licaps Beadlets 技术,代表了胶囊技术的前沿。Licaps 技术可以通过液体填充胶囊防止泄漏并增强成分保护。它还能够实现定制释放曲线,通过 Beadlets 技术递送本来不相容的成分。通过 Licaps Duocap 双释放胶囊,Lonza 提供了一种胶囊内胶囊技术,可以结合多种成分。

Evonik 赢创将展示其 EUDRACAP colon 功能胶囊,现已以 GMP 质量生产。这是首款专门设计用于靶向回盲结肠区域的功能性即填充胶囊。该胶囊满足了对敏感活性成分 (如活体生物治疗产品、RNA 和生物制剂) 精确递送的日益增长的需求,用于治疗或预防肥胖、感染和癌症等多种疾病。

EUDRACAP colon 的开发旨在满足医药市场的关键需求:将敏感活性成分 (如活体生物治疗产品、RNA 和生物制剂) 安全有效地递送到回盲结肠区域。通过消除复杂的配方步骤,这些功能胶囊简化了口服药物开发,帮助客户加速临床时间表,更快地将创新疗法推向市场。
Part 10
CDMO 服务持续扩展
合同开发与制造组织(CDMO)服务的展示是展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家企业将展示其扩展的 CDMO 能力。
Apeloa Pharmaceutical 普洛药业作为横店集团的子公司,将在 9.1B64 展位展示其先进技术平台和集成解决方案。该公司的关键平台包括流动化学平台和生物偶联物 (ADC/XDC) 赋能技术。Apeloa 的先进流动化学平台树立了新的绿色基准,取代了传统的批次处理。该公司已展示了其威力,将关键头孢菌素中间体反应时间缩短了 99% (从 8 小时缩短到不到 5 分钟),工艺质量强度 (PMI) 降低了 53%,能源使用减半。

Axplora 宣布,2025 年在其全球网络启动的总投资将超过 1 亿欧元,凸显了 Axplora 加速增长、增强能力并巩固其在全球医药制造前沿地位的决心。总额包括分配给法国 Mourenx 工厂正在进行的扩建的 6000 万欧元增加金额,以及今年早些时候宣布的意大利 Gropello 的 3500 万欧元和印度 Vizag 的 850 万欧元。
Sharp Services 宣布在其全球设施网络投资 1 亿美元,以应对对既有和新药物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该公司正在投资美国和欧洲的注射剂包装和冷链存储能力。

在美国,Clinton 的田纳西州设施正在安装两条新的包装线。一条是全自动高速小瓶包装线,年产能高达 2000 万单位,预计将在 2025 年第二季度投产。第二条是用于自动注射器的半自动线,计划在第三季度进行资格认证。
Part 11
亚洲企业积极参展
来自亚洲医药企业在本届展会上表现活跃。
中韩合资制药企业北京韩美将在展会上展示其创新管线,包括其旗舰癌症生物制药产品 Rolontis,以及其他自主开发的产品。Rolontis 作为韩国第 33 个获批的新药和韩国制药公司首个获得 FDA 批准用于肿瘤学领域的生物制药产品而备受关注。自 2022 年在美国以 Rolvedon 品牌推出以来,该产品实现了强劲的销售,每季度销售额超过 2000 亿韩元,累计收入超过 2 万亿韩元。

韩国生物制药公司 Celltrion 参加今年的 CPHI 2025 希望加强其全球合作伙伴关系和商业网络。该公司将沿着展厅主走廊设立一个约 202 平方米的大型独立展位。展位将设有专用会议室和开放式会议空间。今年,该公司通过在全球市场推出针对自身免疫疾病、骨疾病和皮肤疾病的新生物类似药产品来扩大其产品组合。其表示计划与具有竞争力的全球合作伙伴公司合作,以提高供应稳定性并加强销售和营销能力。

“台湾中医药形象馆”将设在 12.1 C112 展位,将突出中国台湾地区如何将科学验证与数百年的草药智慧相结合,为全球健康创造创新解决方案。一个核心焦点是由台湾“国家中医药研究所”(NRICM)开发的一系列中医创新,例如用于 COVID-19 的 NRICM101 和 NRICM102,用于痴呆症的 NRICM201,以及用于中风后恢复的 NRICM301。
ICE Pharma 将在 9.1 A94 展位展示其胆汁酸衍生 API、辅料和成品剂型方面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亮点包括该公司的熊去氧胆酸 (UDCA) 生产和胆汁酸衍生物。ICE 的产品协助肝脏、代谢和神经疾病的治疗应用,在其的五个研发中心开发。
Part 12
疫苗制造面临新挑战
疫苗制造的监管挑战将是展会讨论的重要话题。
CEPI 的疫苗制造负责人 Vishal Mukund Sonje 将在展会上发表演讲,讨论在各个全球地区制造疫苗时出现的挑战,特别是复杂的监管要求。
疫苗开发和制造的法规相当严格。然而,这些要求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们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全球主要监管机构如 WHO、美国 FDA 和欧洲药品管理局执行严格的标准来保持疫苗的高质量。这是必不可少的,因为疫苗是注射给健康个体的。各国之间也在努力协调监管标准,例如 ICH 指南和 WHO 预认证。这些指南确保可以简化批准和全球分销,主要是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
疫苗制造涉及复杂的生物处理,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经验来发展技术深度和专业知识。它还涉及重大的资本支出投资。此外,在 COVID 疫情后时期,每个地区都必须启用可在疫情情况下使用的不同平台。可使用的平台主要分为重组蛋白、病毒载体和 mRNA。
制造商在制造将在全球使用的疫苗时需要考虑具体的制造问题,特别是在疫苗可能最需要的地区。例如,关键组件短缺可能具有挑战性,并可能对制造计划产生不利影响。这些因素是任何地区或制造商在进入疫苗制造之前需要牢记的。
Part 13
结语
《国际医药商情》观察到,CPHI Frankfurt 2025 展现了全球医药产业的最新趋势和创新方向,可以清晰地看到正在发生的几个重要转变。
首先是技术重心的迁移。从参展企业的展示重点来看,行业对数字化和智能制造的投入已不再停留在概念阶段。RFID 追溯系统、AI 驱动的工艺优化、连续制造平台的成熟应用,标志着医药制造正在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这种转变的速度比预期更快,尤其是在无菌制造和生物制药领域。
其次是供应链逻辑的重构。展会首次设立领导力峰会讨论供应链韧性,反映出过去几年地缘政治和疫情冲击给行业带来的深刻教训。区域化生产、多元化供应商策略、本地化制造能力建设,这些曾经的备选方案正在成为企业的标准配置。CDMO 服务的大规模扩张,某种程度上也是这一趋势的体现。
第三是创新方向的细化。大容量注射器、可穿戴给药设备、个性化医疗包装,这些针对特定场景和患者群体的精细化创新,正在取代过去那种“一刀切”的产品开发思路。从展会上看,企业越来越重视患者体验和家庭护理场景,这背后是医疗模式从医院中心向患者中心的深层转变。
值得注意的是,可持续发展已经从边缘议题进入核心议程。几乎每家参展企业都在强调其环保解决方案,从纤维基包装到单一材料泡罩,从低碳制造到循环经济模式。不仅是监管压力使然。更反映出全行业对长期发展路径的共识正在形成。
CPHI Frankfurt 2025 正在进行中,这场展会呈现的不仅是产品和技术,更是全球医药产业在技术、商业模式和发展理念上的集体转向。这些转向将在未来数年深刻影响行业格局,值得持续关注。
参考相关企业新闻稿
来源:国际医药商情
作者:John X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