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大厅

登录/注册

公众号

更多资讯,关注微信公众号

小秘书

更多资讯,关注荣格小秘书

邮箱

您可以联系我们 info@ringiertrade.com

电话

您可以拨打热线

+86-21 6289-5533 x 269

建议或意见

+86-20 2885 5256

顶部

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打开
荣格工业-圣德科

地面与卫星激光通信应用下一代纠错码

来源:Ringier 发布时间:2025-10-27 68
工业激光激光测量与检测光学材料与元件 技术前沿产业动态
研究表明,大气湍流会引发持续数毫秒至数十毫秒的信号衰落,进而产生突发性数据错误,最终导致通信质量下降与链路失稳。

近日据外媒报道,日本国家信息通信技术研究所(NICT)与名古屋工业大学(NITech)协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成功完成全球首例下一代纠错码在轨验证,该技术可有效抑制大气湍流对地卫星激光通信的影响。

 

众所周知,地卫星激光链路中的大气湍流会引发信号衰落,导致突发性数据错误。纠错码正是应对此类影响的关键技术之一。

 

本次实验中,研究团队传输了具有高纠错能力的下一代纠错码(5G NR LDPC码与DVB-S2标准码),成功修正了激光链路中因大气湍流产生的突发数据错误。结果表明,与传统技术方案相比,这两种纠错码均能显著提升通信质量。

 

该研究成果已在2025年国际空间光学系统与应用会议(ICSOS)上发布。众所周知,地卫激光链路中的大气湍流会引发信号衰落,从而导致突发性数据错误。纠错码正是应对此类影响的关键技术之一。

 

采用新一代纠错码的数据传输实验配置

 

实验中,研究团队成功传输了具备高纠错能力的下一代纠错码(5G NR LDPC与DVB-S2),有效修正了激光链路中因大气湍流产生的突发数据错误。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案相比,这两种纠错码均可显著提升通信质量。这一成果通过应用新型纠错码,有望推动地卫激光通信技术的实际应用部署。

 

NICT长期致力于推动地卫激光通信技术的实用化研发,并将攻克大气湍流影响列为实现该技术落地的关键挑战。为突破此技术瓶颈,NICT依托自有的1米口径光学地面站,与JAXA搭载于光学中继卫星的激光通信系统(LUCAS)协同开展了地对静止轨道(GEO)卫星的激光通信实验,旨在深入探究大气湍流对通信质量的影响规律。

 

研究表明,大气湍流会引发持续数毫秒至数十毫秒的信号衰落,进而产生突发性数据错误,最终导致通信质量下降与链路失稳。目前克服该影响存在两种技术路径,光学补偿方案与纠错编码方案。

 

基于简化光学控制系统的考量,NICT选择采用纠错编码技术。研究团队持续推进创新验证计划,旨在演示具有更强纠错能力的下一代编码——包括5G应用领域的NR LDPC码与卫星广播领域的DVB-S2码,其性能均优于传统里德-所罗门码。

 

本次实验中,NICT与名古屋工业大学合作,通过1米口径光学地面站与LUCAS系统构建的地对静止轨道卫星激光链路,采用60 Mbps下行速率,成功完成了包含5G NR LDPC与DVB-S2在内的下一代纠错编码数据传输验证。

 

基于NICT在大气湍流特性研究方面积累的实测经验,研究团队通过优化交织技术与纠错编码的参数配置,成功攻克了因信号衰落引发的突发误码难题。

 

实验数据分析证实,该方案能有效校正大气湍流导致的突发数据错误。此举在全球范围内首次验证了:与传统编码相比,5G NR LDPC与DVB-S2编码可显著提升通信质量。

 

这些先进编码不仅具备卓越的纠错性能,其硬件实现难度较低的特性更推动了地卫激光通信的实用化进程。同时,该技术展现出与未来5G通信系统的潜在兼容性。

 

本项突破将有效提升地卫激光链路的通信质量,加速其商业化部署进程。该技术使得现有地面5G通信协议与卫星广播标准可延伸应用于空间通信网络系统,未来有望成为构建天地一体化激光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支撑。

关注微信公众号 - 荣格激光加工
聚集工业激光加工领域的丰富资讯,涵盖前沿激光技术和工艺在金属、航空航天、3C消费电子、汽车、医疗、新能源等各行各业的解决方案。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