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大厅

登录/注册

公众号

更多资讯,关注微信公众号

小秘书

更多资讯,关注荣格小秘书

邮箱

您可以联系我们 info@ringiertrade.com

电话

您可以拨打热线

+86-21 6289-5533 x 269

建议或意见

+86-20 2885 5256

顶部

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打开
荣格工业-圣德科

《时代》年度发明榜揭晓:3D打印领域的亮点与遗珠

来源:Ringier 发布时间:2025-10-27 55
增材制造3D打印与增材制造设备3D打印相关硬件与配套装置3D打印相关服务3D打印耗材后处理软件系统 产业动态
《时代》周刊的遴选结果揭示了2025年3D打印发展态势,不仅是追求更快速、更经济的打印能力,更是让三维创作变得平易近人——无论使用者是业余爱好者、初创企业还是科研实验室。

当《时代》周刊发布“2025年300项最佳发明”榜单时,犹如呈现了一幅未来世界的缩影——从智能健康科技到智慧家居设备应有尽有。在飞行汽车和AI助手占据主流视野的同时,3D打印领域亦有多个突破性成果闪耀榜单。

 

 

《时代》评选标准解析
据《时代》编辑团队透露,2025年榜单基于四大核心准则:原创性、实效性、前瞻性与影响力。评审团队审核了来自企业和读者的数百项申报项目,最终遴选的产品既体现突破性又兼具实用价值。

 

正如其评选指南所述,他们寻找的是那些能够“推动进步”的发明——无论是通过大胆的工程技术创新,还是能带来明确的现实效益。这意味着即便是原型产品或早期构想,只要展现出改变人类生活或工作模式的真实潜力,同样有机会入选。

 

 


3D打印领域入围佳作
以下是本年度入选《时代》周刊的3D打印相关作品速览:

EufyMake E1紫外线打印机
这款被誉为“首款个人紫外线打印机”的设备在Kickstarter平台筹得近4700万美元,创下史上最高众筹纪录之一。它将名为“UV纹理成型”的工业工艺(利用紫外线固化特种墨水,形成具有凹凸触感的立体表面)浓缩至桌面级设备,能在金属、木材、玻璃等材质上打印带纹理的图案,为小型企业、艺术家和爱好者开启日常产品个性化定制新可能。

 

EufyMake紫外3D打印机

 

真正的突破并非打印技术本身,而是将曾经仅限工业领域的表面处理工艺——实属小众技术——转化为人人可用的迷你aturized工具。此前UV纹理设备因体积庞大、价格昂贵且操作环境杂乱,仅应用于标牌工坊和制造车间。EufyMake的革新在于将整个工作流程集成至即插即用的桌面设备,几乎能在任何表面打印全彩色、高耐久度的图案。

 

将工业技术转化为大众工具,这本身就是个值得述说的传奇。

 

 

拓竹科技双星闪耀
作为桌面3D打印领域最负盛名的品牌之一,拓竹科技在《时代》2025榜单中独占两席。在“制造与材料”类别,公司的H2D打印机荣获殊荣——这款被誉为桌面智造工厂的设备,将双喷头、AI视觉辅助、智能传感系统与可选配激光雕刻模块融于一体。H2D不仅以高速高精度著称,更重新定义了创客工作台的产能边界。

 

拓竹科技H2D打印机

 

拓竹科技的真正突破在于将工业级性能融入日常使用场景。这家企业不仅持续优化业余级设备,更致力于打造具备工业设备性能、却保持家用设备易用性的创新机型。速度、可靠性与简易操作的完美融合,使其成为桌面3D打印领域的首选品牌,让高品质打印真正实现全民化普及。

 

在“玩具与游戏”类别中,拓竹科技凭借CyberBrick模块化套件再度登榜。这套创新系统通过3D打印构件,让用户能够自由组装玩具、车辆与机器人。使用者只需下载设计文件,在家打印零部件后即可直接组装,全程无需焊接、布线或编程操作。

 

CyberBrick

 

传统3D打印玩具多为独立模型:下载文件、打印完成即结束。但CyberBrick打破了这种模式——它构建了完整的生态系统,而非单纯提供文件。用户获得的是跨项目兼容的模块化组件,即插即用的电子元件更是开箱即用。这套系统实现了开放式构建平台的愿景,堪称数字时代的乐高——区别在于所有零件皆可自主打印,无需商场采购。

 

对尝试过3D打印玩具的用户而言,这具有革命性意义。依托拓竹MakerWorld平台预置的即打文件、智能参数及社区验证方案,系统有效消除了令新手望而却步的试错过程。其教育潜力同样不可小觑。CyberBrick为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接触3D打印的绝佳契机,寓教于乐的特性让技术门槛显著降低。这将3D打印从技术流程升华为创造过程,堪称披着趣味外衣的STEM教育。

 

 

Brinter生物3D打印活体组织
在这批入围发明中最大胆的尝试当属Brinter——该公司正在研发利用活细胞与生物材料制造的生物打印肌腱与韧带植入体。其技术采用三层结构:以高强度聚合物为核心,外层包裹引导细胞生长的胶原蛋白。企业还自主研发了模块化多材料生物3D打印平台,可实现从手动研发配置到自动化生物制造系统的无缝扩展。

 

生物3D打印活体组织

 

总部位于芬兰的Brinter已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维克森林再生医学研究所建立研发中心,通过与RegenMed Hub合作推动生物打印应用。2024年,Brinter AM Technologies获欧洲航天局遴选,为国际空间站项目提供Brinter Core生物打印机,探索微重力环境下的组织形成机制。目前,该企业正开展基于动物实验的细胞植入体测试,其设备仍处于研究验证阶段。

 

尽管临床应用尚需数年积累,这项研究终将让3D打印修复或替代活体组织成为可能——这是生物打印领域研究者追逐十余年的终极目标。

 

 

Azure环保打印住宅
这家加州企业通过回收塑料替代混凝土或黏土,打造微型住宅与模块化建筑单元。虽然3D打印房屋已非新鲜事物,但Azure的独特之处在于将本应填埋的塑料废弃物转化为完整建筑体。其工艺能在数周内打印整体结构,较现行多数建造方式更快速、更轻量化且更环保,正是这种可持续性为其赢得了《时代》榜单的席位。

 

Azure 3D打印住宅

 

速度、循环材料与可扩展性的三重优势,使Azure成为2025年值得关注的行业典范。这标志着建筑行业正经历深刻转型:从原型展示与单次示范建筑,迈向能同时缓解住房危机与塑料污染问题的规模化量产阶段。

 

 

基于3D打印技术的创新成果
在《时代》2025年榜单中,并非所有发明都是3D打印机本身,但多项突破都离不开这项技术的支撑。如今,3D打印已成为原型开发、建筑营造与航天器制造的核心技术基石。

 

 

萤火虫航空航天公司
今年三月,总部位于德州的萤火虫航空航天公司因其“蓝色幽灵”月球着陆器成功登月而轰动全球——这是首个实现这一壮举的私营航天器。该着陆器与NASA合作研制,搭载了十台科学仪器,包括用于测量月球形态及地月距离的激光反射器。

 

"蓝色幽灵"月球着陆器

 

令3D打印领域尤为关注的是,蓝色幽灵采用了由ADDMAN集团Castheon部门制造的铌合金3D打印推进器,这些打印部件在抵御月球着陆过程中的极端高温与压力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Kind Designs生态设计公司
迈阿密的Kind Designs公司正以创新方式,助力沿海城市应对侵蚀与海平面上升问题。该企业的3D打印“活体海堤”采用模拟珊瑚结构的特种材料,在保护海岸线的同时为海洋生物营造栖息环境。

 

采用3D打印技术建造模拟珊瑚礁与红树林结构的生态海堤
 

每块海墙板在生产过程中实现碳固定,安装后更具备水体过滤功能,使海岸基础设施转化为活态生态系统。这家公司摒弃传统刚性防护模式,通过打印促进海洋生物多样性及生态韧性的新型结构。

 

 

东京大学细胞培育鸡肉突破
日本东京大学研究团队正融合3D打印与机器人技术,实现无需饲养禽类的真实鸡肉培育。在竹内昌治教授带领下,团队成功制造出数厘米厚的实验室培育鸡肌肉组织(约鸡块大小),堪称该领域迄今最大尺度的成果。

 

实验室培育鸡肉
 

研究团队采用3D打印中空纤维生物反应器系统——这种微型管道网络能模拟血管输送养分与氧气的功能,为细胞提供生长支持。据称其成品在外观、口感与风味上均与真实鸡肉无异,这项先进制造技术预示着可持续人造肉与医疗人工组织未来的实现路径。

 

总体而言,这些入选项目清晰展现了3D打印技术从家庭手作到建筑营造再到再生医学的广阔应用疆域。每项发明都呈现出2025年创新的不同维度:EufyMake E1展现了精妙的消费市场策略,其技术全面契合《时代》四大评选标准;拓竹科技的双重荣誉精准捕捉了当代创客文化的精髓;Azure虽未开创塑料打印房屋的先河,但其高效规模化实践蕴含巨大社会价值;而Brinter的生物打印组织虽最具前瞻性,目前虽处发展初期却前景可期。

 

 

2025年度增材制造领域其他潜力入选项目(及落选缘由)
尽管本次榜单颇具代表性,但2025年仍有其他几项3D打印技术同样具备入围实力。早在2025年初,Snapmaker的U1多工具头打印机曾以逾2000万美元的众筹金额刷新Kickstarter纪录,这一纪录保持至年末才被EufyMake E1项目近乎翻倍的筹款总额超越。

 

作为首款搭载四工具头切换系统的亲民设备,U1能实现多材料多色打印并极大减少耗材浪费。其创新性、高效性与普及性恰恰符合《时代》标准中对前瞻性与影响力的综合要求。

 

在建筑领域,COBOD凭借其多功能建筑机器人引发关注——该设备不仅能打印墙体,还可更换喷头实现喷涂、打磨或隔热作业。这种灵活性标志着自动化建造技术的真正飞跃。

 

Hadley发动机

 

而在消费级与建筑应用之外,仍有诸多值得入选《时代》榜单的3D打印领域。医疗方面,Axial3D与Restor3D等企业打造的定制化植入体与手术导板已进入全球医院系统;航空航天领域,Ursa Major等公司通过3D打印推进商业与国防发射任务的火箭发动机,印证了增材制造在极端工程场景下的卓越能力。

 

那么《时代》周刊的遴选结果揭示了2025年3D打印发展态势,不仅是追求更快速、更经济的打印能力,更是让三维创作变得平易近人——无论使用者是业余爱好者、初创企业还是科研实验室。这些入选项目充分表明,3D打印技术已深度融入日常生活,成为构建、修复与创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关注微信公众号 - 荣格增材制造
聚焦增材制造(3D打印)领域的技术资讯、企业动态以及前沿科技应用,涵盖工业制造、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生物医学、消费品、食品工业等多个行业领域的解决方案。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