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大厅

登录/注册

公众号

更多资讯,关注微信公众号

小秘书

更多资讯,关注荣格小秘书

邮箱

您可以联系我们 info@ringiertrade.com

电话

您可以拨打热线

+86-21 6289-5533 x 269

建议或意见

+86-20 2885 5256

顶部

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打开
荣格工业-圣德科

自动化+工业AI,工厂如何自我进化?

来源:智能制造纵横 发布时间:2025-10-16 74
智能制造传感器运动控制工业机器人软件及平台工业互联智能加工设备智能检测设备智能仓储物流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展会报道
——IAS 2025侧记

9月23-27日,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简称“工博会”)在上海虹桥国家会展中心隆重举办。


当前,中国工业自动化技术在政策引导、技术突破与市场需求三股力量的共同驱动下,正加速由“单机自动化”向“系统智能化”转变。以《机械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为代表的一系列政策,明确将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推动国产替代进程持续加快,核心部件自主化水平不断提升。

 


顺应这一趋势,作为工博会旗下的核心专业展之一,2025工业自动化展(IAS 2025)以“自动化+工业AI:工厂的自我进化”为主题,聚焦七大主题板块——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运动控制系统、智能传感与连接、嵌入式技术、动力传动、测量技术与仪器仪表、行业解决方案,全景呈现从产线智能化改造到工厂级数字孪生的全链条技术生态。

 


展会期间,本刊编辑深入现场探访,看看参展商们究竟带来了哪些令人眼前一亮的创新成果,TA们的解决方案又是如何助推汽车、食品饮料等行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的?


易福门:驱动食品饮料行业数字化

 

本次展会,易福门展出了SMF系列食品级电磁流量计。易福门电子(上海)有限公司产品合规经理保亚丽介绍说:“它是专为食品饮料行业打造的高性能测量设备,在环境适应性、功能集成与用户体验方面均有显著提升。采用全不锈钢一体式结构,具备IP67和IP69K防护等级,可耐受-20℃至150℃的介质温度、高压清洗以及潮湿振动等严苛环境,同时符合食品级卫生标准,有效解决了传统设备易受水汽侵入、清洁困难等行业痛点。”


功能上,SMF系列不仅限于单一流量监测,还可同步实时测量瞬时流量、累积流量、温度、电导率及空管状态。关键数据通过3.5英寸高清大屏与360° LED环形指示灯清晰呈现,一目了然。操作方面,中文界面、电容触控按键及向导式设置指引大幅简化调试流程,通用M12接口实现电源与信号一体化传输,显著降低了安装与维护成本。


该系列还具备出色的信号兼容性,支持IO-Link、脉冲、4-20mA等多种输出方式,可无缝接入数字化生产系统,广泛应用于牛奶、啤酒、葡萄酒、酸奶、冰淇淋等食品的全流程监控与CIP清洗液监测。相比传统电磁流量计,SMF系列凭借更高测量精度、更强环境适应能力以及深入的行业定制化设计,为食品饮料企业提供了更可靠、高效的流量测量解决方案。


今年以来,国家与地方层面持续大力推进人工智能发展战略,并已取得一系列显著成果。作为深耕工业领域的从业者,保亚丽深切感受到,AI已从“可选工具”逐渐升级为“基础设施”,正在重塑整个产业价值链。企业可通过AI助手快速匹配需求,缩短项目落地周期。AI还能协助完成实施与后续服务(如实时监控、故障预测等),体现出人工智能在工业应用中正从“辅助工具”转向“协作伙伴”。以易福门的moneo AI助手为例,它可通过机器学习分析设备数据,提前预警维护需求,有效降低停机风险。


保亚丽表示:“2025年上半年,易福门业绩继续保持稳健增长。这主要得益于两大核心优势:一是多元化的产品矩阵覆盖多个高增长领域,二是我们为不同行业量身定制的整合解决方案有效契合了客户的差异化需求。基于当前订单储备和客户反馈,我们有信心延续这一增长势头。”


施迈赛:EMS 4.0模块化方案引领能效管理新纪元


施迈赛此次参展的重头戏是其旗下的服务部门tec.nicum开发的一款模块化解决方案——“能源管理解决方案4.0”(简称EMS 4.0)。施迈赛工业开关制造(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Michele Seassaro介绍说:“它是一个综合工业物联网平台的组成部分。该平台的任务是提升生产透明度,并为用户提供一个综合数据库,其用途远不止于能源消耗管理。”


tec.nicum为客户开发工业物联网(IIoT)解决方案,以便更好地利用生产中的数据和信息来提高机器与系统的效率。通过全新的云解决方案,可对来自联网设备、传感器和操动件的数据进行实时收集与分析。分析结果及建议将用于优化机器和流程,核心方向包括状态监测、预测性维护、关键绩效指标(KPI)计算以及能源监测。

 


“作为该解决方案中的即插即用模块,EMS 4.0能轻松完成能源表的设置与分配。通过仪表盘可直观呈现所有系统的能耗及其变化趋势。一系列评估功能可生成详细的能耗报告,包括基于自定义参数的报告。用户可设定限值,一旦超出限值便会发出(报警)提示。”Seassaro强调说,“这为用户开展能效举措提供了坚实基础,使其能够测试和评估各项措施的效果,并为企业社会责任(CSR)报告准备数据——欧盟范围内的大型企业已被强制要求提交此类报告,这一要求将逐步扩展至中小型企业。”


EMS 4.0与其他能源管理系统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整合到了施迈赛集团开发的综合工业物联网概念中,并作为平台向客户开放。该工业物联网平台本质上是为“安全即服务”(Safety as a Service)以及工业物联网支持的服务理念(状态监测与预测性维护)而开发的,但由于它能采集和分析广泛的(生产)数据,因此也适用于作为能源管理的基础。


矩省:以双旗舰产品助推汽车制造智能化升级


本次展会,矩省携两大旗舰产品重磅亮相,全面展示了其在工业打标与智能铆接领域的技术实力与创新成果。


第一款主打产品为汽车VIN激光打标设备,专为汽车制造业设计,能够精准、高效地完成车辆识别号的打标任务。该设备尤其适用于各种高性能钢和高强度钢材的深度打标,包括当前广泛使用的高强度车身材料。设备配备特制安全防护装置和高效吸尘系统,在保障打标效率的同时,切实维护车间环境及操作人员的安全健康。该打标机支持与六轴机械手、助力臂及X/Y滑轨等辅助设备协同作业,既可构建独立的打标工作站,也能灵活集成于现有生产线,体现出多用、高效、便捷与安全的综合优势。

 


第二款产品为一拖多电动无线监控拉铆系统。该系统以高效、经济、便捷著称,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及轨道交通等行业。其核心亮点在于监控器可实现“一拖二”乃至“一拖多”操作,同步监测拉力和位移数据,在严控铆接质量的同时显著帮助客户节约成本。该系统支持无线传输,避免了传统液压工具频繁保养的痛点,数字监控功能也进一步保障了铆接过程的稳定性与一致性。


据矩省(上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赵文杰介绍:“我们的产品集成陀螺仪监控,可设定工具姿态并进行拉铆提醒,拉铆速度可达1秒/颗。同时支持远程技术协助与电池智能管理,极大提升了使用便捷性与维护效率。”


矩省科技的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新能源汽车电池PACK、轨道交通车辆等领域。赵文杰表示:“我们的VIN激光打标解决方案已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作为多家外资整车厂和零部件企业的一级供应商,我们始终深耕打标与铆接领域,以专业产品和真诚服务赢得客户信任。”


今年以来,矩省科技业绩保持平稳增长。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及汽车行业“白热化”角逐,公司仍坚信未来市场将更加个性化、多元化和独特化——这一趋势正与矩省的产品理念高度契合。公司将继续坚持创新,以更多元的产品矩阵迎接市场变革。


赵文杰强调:“新一轮市场机遇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整车及轻量化制造中所涌现的‘打标+铆接’一体化需求。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放量与轻量化材料如铝型材、复合材料应用比例上升,市场对高精度、可过程监控的铆接工具需求正显著增长。”


未来,矩省科技将始终专注于产品质量提升和技术研发突破,致力于以高性价比的产品、高效迅速的售后服务,为客户持续增长提供坚实支撑。

 

宜科:破解检测难题,助力降本增效


此次展会,宜科重点展出了OC10系列数字光纤传感器,产品种类丰富,连接方式灵活,抗干扰能力强,即使在环境卫生条件较差或需检测低反射率工件等对功率有较高要求的场景下,仍能保证长时间稳定检测。


天津宜科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朝辉表示,该产品实现了从“专业门槛”到“全民操作”的智能体验,具备23µs的超高响应频率,并集成自动维护、一键预设定、零点迁移和光饱和消除等多项功能。


其生态优势体现为开放架构与无限扩展能力:主从机模式最多支持16台扩展模组连接;多功能输出可连接8个无线扩展单元;智能网关、扩展单元与多功能输入模式结合,通过协议实现高效数据传输。


宜科OS48色标传感器采用RGB三色LED光源和1×5mm极细光斑,为高精度检测提供坚实保障。其提供两种检测模式:色标模式可自动从RGB三色光中优选一种,实现45µs超高速响应;彩色模式则同步运用RGB三色光,通过反射光RGB比率差异实现高精度判别。


宜科OSM47颜色传感器采用白色LED与自定义接收元件的光学组合,可精准捕捉物体表面细微颜色差异。先进的检测算法确保在物体倾斜、距离变化或高反光等复杂条件下依然稳定检测。该传感器可同时存储识别15种颜色,精准捕捉30–500mm范围内目标物体的颜色、表面光洁度及微小差异,最小光点直径仅3.5mm,响应速度达200µs,适配高速产线需求。


关于应用领域,张朝辉表示:“我们的OC10光纤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半导体/3C、包装、医疗、能源及非标设备等领域。例如在晶圆搬运过程中,通过非接触检测实现高精度定位——光纤传感器嵌入式安装于机械手两端,基于对射式检测原理实时捕捉晶圆外圆弧边位置信息。”


结语


在本届展会中,我们见证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科技盛宴:国际巨头与本土领军企业同台竞技,形成“技术输入+本土化创新”的良性互动,集中发布近百项全球及中国首发产品,为工业自动化领域注入了一股强劲的新鲜血液;国际标准与本土创新在这里碰撞融合,硬件能力与软件智能正在叠加放大,共同勾勒出一幅工业自动化发展的壮丽画卷。


相信随着政策推动和市场落地加速,未来工厂将以更高的自动化密度、更强的自主可控能力和更灵活的智能决策机制,突破传统生产模式的局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我进化”,开启工业发展的全新篇章。

 

来源:荣格-《智能制造纵横》


原创声明:
本站所有原创内容未经允许,禁止任何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等机构转载、摘抄,否则荣格工业传媒保留追责权利。任何此前未经允许,已经转载本站原创文章的平台,请立即删除相关文章。

关注微信公众号 - 荣格智能制造
聚焦智能制造领域前沿资讯。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