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假期,全国国内出游8.88亿人次,出游总花费8,090亿元,两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然而,旅游零售的火爆并未如期传导至塑料软包装行业。10月中旬,本应进入传统旺季的软包装企业普遍反映“订单增长乏力、利润压缩明显”。本报告结合公开数据与政策动向,对当前塑料软包装市场的真实温度、需求结构变化、成本-产能矛盾、绿色政策倒逼及技术演进进行系统梳理,并对2025年四季度至2026年一季度的走势做出前瞻性判断。
一、内需冷热不均
旅游零售“人气高、客单低”
软包装订单增幅低于预期
图源:乐游上海
“双节”消费数据呈现“人次高增长、人均低增长”的结构性特征:出游人次同比+16.1%,但人均花费仅+1.9%。零售端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假期全国商品消费额同比+3.9%,低于服务消费的+7.6%。食品、饮料、日化等软包装核心下游仅维持低个位数增长,导致10月主流彩印企业订单同比仅增长2~4%,远低于历史旺季8~10%的环比增幅。库存方面,华东、华南两大产业集群的半成品库存指数仍运行在55以上(荣枯线50),处于近三年同期高位,显示“金九银十”去库存效果有限。
二、成本端挤压
原油反弹+环保料溢价
吨袋成本同比高7~9%
图源:网络
2025年三季度以来,布伦特原油由72美元/桶回升至81美元,带动聚乙烯(PE)、聚丙烯(PP)均价较年初上涨6~8%。同时,政策对可降解材料的需求放量,推高PLA、PBAT价格,2025年9月PLA中间价较2024年同期上涨5.8%。原材料占软包装总成本52%,叠加加工环节电价、蒸汽价格上调,行业平均吨袋成本同比提高7~9%,而下游品牌商的招标价仅允许2~3%的传导空间,导致彩印企业毛利率由2024年的14.7%进一步压缩至12%左右。
三、产能过剩依旧
2025年有效产能预计突破1,550万吨
利用率不足70%
图源:网络
根据人人文库发布的行业调查,2025年中国软包装(含塑料、纸塑复合)市场规模约1,500亿元,对应需求量1,130万~1,180万吨,但全国已投产+在建有效产能超过1,550万吨。华东、华南合计占比65%,区域龙头通过高速复合机、10色以上电子轴印刷机持续扩产,导致低端同质化产能利用率仅55%。中小企业订单不足,部分企业采取“一周三停”方式控产,行业整合窗口期已提前到来。
四、政策进入执行高峰
2025年底邮政快递网点
全面禁用不可降解塑料包装
图源:网络
按照国家发改委、国家邮政局等部委2020年发布的“新版限塑令”,到2025年底,全国邮政快递网点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包装袋、塑料胶带、一次性塑料编织袋。2025年快递业务量预计达1,650亿件,其中388.5亿件需改用可降解塑料或纸基包装,对应新增可降解膜需求158.8万吨、瓦楞纸需求459.7万吨。外卖领域亦同步收紧,地级以上城市外卖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消耗强度要求下降30%。政策倒逼效应在2025年四季度集中释放,带动PBAT、PBS、单层PE(Mono-PE)膜价格保持溢价,传统复合膜订单进一步萎缩。
五、绿色技术与数字化
单一材料、化学回收、数字印刷
进入商业化提速期
1、单一材料膜
2025年全球单一材料塑料包装市场规模预计达710亿美元,PE、PP两大体系占比91.7%。国内“软塑新生”项目计划到2025年实现年回收单一材质软包装5万吨,宝洁、玛氏、百事等头部品牌已将90%以上SKU切换至Mono-PE结构,为回收闭环提供原料保障。
2、化学回收
2024年底中石化、航天环科等企业在江苏、浙江落地万吨级PBT醇解、PE热裂解装置,2025年规划总产能突破30万吨,可将多层复合膜转化为再生塑料油,实现“膜—油—膜”闭环,提高废料经济价值2~3倍,实际运行结果如何,值得持续关注。
3、数字印刷
2025年全球软包装数字喷墨渗透率已达10%,并以18%年增速扩张。数码设备装机量同比增长35%,适合短单、个性化需求,减少制版溶剂90%,降低开机损耗30%,成为中小企业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抓手。
六、
2025年四季度—2026年一季度前瞻
1、需求:
若无额外刺激政策,预计传统食品、日化软包装需求同比维持0~3%的低增长;但快递、外卖替代需求将带来约30万吨的可降解膜增量,对应市场规模60~70亿元,可部分对冲传统订单下滑。
2、利润:
成本端原油或维持75~85美元区间,PE、PP价格高位震荡,而膜企向下传导空间有限,预计行业平均毛利率继续承压,2026年一季度或见底至10%~11%,落后产能加速出清。
3、投资:
龙头企业的资本开支聚焦于单一材料、化学回收、数码印刷三大方向;2025全年行业新增产能预计降至80万吨(2024年为120万吨),扩产速度显著放缓,行业产能利用率有望于2026年二季度回升至73%以上。
4、风险:
若海外对华绿色包装认证趋严(欧盟即将实施包装回收成分认证),出口订单或面临二次检验、延迟出货;此外,PLA、PBAT上游原料(乳酸、BDO)若扩产不及预期,可降解膜价格存在跳涨风险,需关注原料国产化进度。
结论
2025年秋季塑料软包装市场呈现“旺季不旺”与“绿色转型”并存的局面:传统内需动力不足、产能过剩矛盾突出,行业利润处于下行通道;但政策末端治理与技术迭代也为单一材料、可降解、可循环产品打开增量空间。展望2026年,随着落后产能出清、绿色需求放量、新技术渗透率提升,行业有望在绿色高端赛道重塑竞争格局,进入“减量、循环、高值”的新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