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近日,荷兰政府宣布取消对本土光伏制造项目SolarNL的后续资助,昭示着欧洲本土光伏制造梦的又一次挫败。
荷兰国家增长基金(NGF)在决策文件中坦言:“在荷兰建立大规模新型光伏制造产业已不现实。” 这一结论直接导致SolarNL项目第二、三阶段2.77亿欧元的conditional funding被取消。
颇具戏剧性的是,尽管荷兰放弃培育本土光伏制造能力,但其作为中国光伏组件核心市场的地位却不降反升。2025年8月,中国出口到荷兰的光伏组件高达3.99GW,环比增长23.15%,荷兰继续稳居中国光伏组件出口第一大目的国的位置。
01荷兰本土光伏制造计划落空
SolarNL项目于2023年启动,曾是荷兰培育本土光伏制造实力的核心项目,由MCPV、Solarge等企业及研究机构TNO组成联盟。
该项目重点聚焦三大前沿技术赛道:异质结(HJT)太阳能电池、柔性钙钛矿薄膜以及用于建筑一体化光伏和车辆的集成光伏产品。项目第一阶段已获得1.35亿欧元拨款,原计划后续追加2.77亿欧元。但此次资助叫停意味着后续资金将全部终止。
作为该计划的核心参与方,MCPV公司对此决定表示强烈遗憾。其首席执行官马克・里希特指出,欧盟亟需构建韧性能源系统,太阳能作为低成本净零技术至关重要。他在回应中强调:“欧洲太阳能产业的战略价值堪比农业与国防。”
据悉,MCPV此前已筹集420万欧元,计划在荷兰北部建设4GW HJT电池厂,原定于2026年投产。如今,这一计划被迫中断,MCPV已转向替代方案,其在西班牙的组件组装厂已获当地政府RENOVAL计划支持,并正推进欧洲内外其他项目。
02欧洲光伏制造的困境
荷兰的决策并非孤立事件,而是欧洲光伏制造业整体困境的缩影。就在荷兰决定叫停资助的同时,欧洲太阳能制造理事会(ESMC)与欧洲太阳能产业协会(SPE)正在联合致信欧盟机构,呼吁在《净零工业法案》基础上推出额外支持措施。
该法案于2024年6月生效,目标是到2030年欧盟本土净零技术制造占比达40%。但现实情况远未达标——欧盟90%光伏晶片依赖进口,现有产能与目标相去甚远。欧洲太阳能制造理事会秘书长克里斯托夫・波德威尔斯强调:“行业迫切需要资金与政策支持。”
他呼吁出台欧洲太阳能产业行动计划,涵盖五项关键措施:公共采购“欧洲制造”原则、运营补贴、专项清洁制造基金及欧投行金融支持等。与荷兰的收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班牙正加大光伏制造扶持力度。
今年初,该国已向七个光伏项目拨款2.1亿欧元,其中包括MCPV的组件厂;夏季再推出4.8亿欧元新补贴计划。这种差异化举措折射出欧洲成员国在光伏制造布局上的路径分歧。
03中国组件出口逆势增长
就在欧洲光伏制造梦受挫的同时,中国光伏组件出口正呈现强劲增长。
2025年8月,中国出口到荷兰的光伏组件高达3.99GW,环比增长23.15%,荷兰继续稳居中国光伏组件出口第一大目的国的位置。
整体来看,2025年1-8月中国光伏组件总出口量为178.63GW,同比微增0.42%。荷兰作为欧洲门户的枢纽地位持续巩固。2025年8月,中国出口欧洲市场光伏组件约11.61GW,环比增长39.41%。随着年底抢装季的到来,这一趋势预计将持续。
从全球市场来看,中国光伏出口格局也正呈现多元化趋势。2025年前7个月,中国光伏硅片出口量为33.5亿片,同比增长20.1%;光伏电池片出口额为20.5亿美元,同比增长32.3%。新兴市场逐渐成为光伏组件出口亮点。2025年1至6月,中国组件出口额实现同比增长的国家/地区高达115个,其中对51个国家的出口额增长率更是超过100%。
特别是对非洲出口量同比增长47.5%,对大洋洲出口量同比增长23.7%。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中国共出口约61.9GW的光伏组件,而8月单月出口至荷兰的光伏组件就达到3.99GW,荷兰继续稳居中国光伏组件出口第一大目的国。
欧洲太阳能制造理事会秘书长克里斯托夫・波德威尔斯的疑问正是整个行业的疑问:“欧盟层面能否推出更具针对性的协同支持政策,将成为影响欧洲光伏制造发展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