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尽管当前商业环境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但食品企业依然信心十足,并再次表达了对2025年消费趋势的乐观预期。这些趋势,涵盖了健康养生需求的攀升、零食消费市场的持续扩容,以及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市场潜力——“婴儿潮一代”、“千禧一代”和“Z世代”消费者将带来旺盛的市场需求。
为应对这些消费趋势,食品行业在过去十年(即工业4.0时代)持续投资于自动化、新型设备、传感技术与系统软件。这些投资旨在通过数据互联优化业务单元、提升产能效率,以及借助可视化设备更好预测运行状况。
在美国包装机械制造商协会(PMMI)出版的行业情报简报《运用智能技术弥合差距》(Using Smart Technologies to Bridge the Gap)中,一位受访者表示:“如今工厂内越来越多的工作任务已实现自动化运作。而这在很大程度上由经济因素,以及伺服系统、传感器、机器人系统、视觉系统等设备的商品化所推动的,这些因素重构了自动化的应用范围。”
在持续推进自动化升级的同时,下一步发展方向是将AI技术应用于食品配方研发、设备维护与供应链管理等领域的策略制定。这对大中型食品生产企业而言意义重大。
好时公司:从自动化迈向供应链深度整合
2025年诸多驱动因素交织显现,包括新的关税政策、设备采购需求、数据完整性建设、运营中的网络安全问题,以及2026年即将实施的《第204号条例(Rule 204)》中对可追溯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面对这些紧迫的业务需求,好时公司在2023年迎来了首位首席技术官Deepak Bhatia,他的核心任务是加强工厂运营与供应链的深度整合。2024年,好时完成了基于SAP技术的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部署,目前正进一步扩大相关领域的投资。
好时公司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SVE & CFO)Steven Voskuil在2025纽约消费者分析师群体大会(CAGNY)上表示:“我们致力于持续推动制造业实现稳健、高效的改进与生产力提升。这是我们引以为豪的领域,同时也有着大量可拓展的空间。”
行业趋势全景展望
具体来说,好时公司希望在供应链中能够获取更多需求信号,为此公司近期宣布已与Kinaxis公司达成合作。Kinaxis的平台搭建于SAP系统之上,通过预设模板与所有工厂运营技术(OT)系统实现互联,助力企业高级计划的优化提速。
Voskuil表示:“这款行业领先的工具结合了机器学习(ML)、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实时调整制造与供应链对需求的响应方式,从而实现更敏捷灵活的供需协同。”
如今工厂内越来越多的工作任务已实现自动化运作。
企业之所以迫切需要加强各环节的协同整合,源于不断演变的消费趋势以及大型食品企业的品牌收购动作。近年来,好时公司已收购多个咸味零食品牌,其中包括广受好评的Skinny Pop爆米花、Pirate's Booty膨化食品以及 Dot's Pretzels多特椒盐卷饼。
“推动消费增长的有利因素广泛存在,尤其在一些关键领域和增长板块尤为明显。在这些领域,我们看到消费者的需求持续改变,这为我们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好时公司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Michele G. Buck在CAGNY会议上表示:“我们发现,近半数消费者每天大约食用三次零食;即便在个人经济状况紧张的情况下,他们仍表示愿意在食物上适度‘挥霍’。”
与此同时,未来人口结构变化将聚焦于Z世代与“千禧一代”。据好时公司预测,到2040年,这两大群体将贡献全球69%的消费支出。
提升数据完整性与安全防护
为有效实现数据流转并发挥高级数据分析的价值,食品企业正在积极探索提升数据完整性、并将可执行信息精准传递至相关决策者的方法。“企业普遍认识到,自动化投资是未来AI集成、预测性维护和运营敏捷性的基石。”Montblanc AI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Markus Guerster表示。该公司提供的平台可利用无监督学习分析生产过程,无需耗时进行数据标注。
目前,无论大型还是小型食品企业都在积极投资于预测性维护的自动化技术,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避免非计划停机带来的损失。
数据来源:美国包装机械制造商协会(PMMI)商业情报部
Guerster认为,要推进数据标准化,首要步骤是对各系统的数据来源与格式开展全面审计,同时建立统一数据模型。
艾默生公司软件业务全球总监Silvia Gonzalez指出:“如今企业都在大量收集数据,但在某些情况下,却面临‘数据丰富、信息匮乏’的困境。因此,如何帮助企业精准识别自身痛点,成为关键问题。”
艾默生离散自动化集团推出的Pro.Lean是一款针对维护与运营需求的生产力解决方案。该方案基于公司Movicon平台开发而来,可连接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等设备,并通过向导式工具帮助操作人员配置专属操作面板。
当然,投资回报率(ROI)始终是决策者及大型企业的核心考量。“大型制造商已逐步收获投资回报,而中小型企业仍多处于认知阶段,这符合行业发展规律。”Peak Performance公司首席执行官Denise Rice Hall在今年二月份举行的HARTING自动化活动上表示,“大型企业拥有专业团队,包括自动化工程师和工业4.0专项规划。”
伺服系统和电机的创新
除了预测性维护工具之外,伺服系统、电机及相关设备也正迎来创新。在HARTING自动化技术活动上,罗克韦尔自动化单对以太网(Single-Pair Ethernet, SPE)产品经理Kelly Passineau揭示了采用单对以太网(SPE)布线技术在构建控制柜方面的成本优势。在一次小组讨论中,Passineau介绍了一款即将于2025年发布的网关设备产品。该产品采用内置SPE的扁平介质电缆,可大幅简化电机控制柜内的布线结构。Passineau表示:“我们这款网关能够将40台设备接入同一网络,从而在控制柜内部构建一个基于扁平介质连接的设备网络。”
由于这一布线设计方案无需将输入/输出(I/O)数据传送至PLC,因此能够显著加速故障排查过程。“借助以太网架构,工厂人员可以直接访问该设备,就像操作员查看传感器、驱动器或人机界面(HMI)一样便捷。”Passineau解释道,“我们知道布线容易引发错误,而传统的线缆维护与故障诊断通常耗时费力。”他补充说,公司还将于今年推出一款SPE通信适配器。
消费偏好改变推动工业4.0全面落地
消费者偏好持续推动着市场需求的改变,以好时公司为例,目前其产品SKU已接近4000种。因此,拥有先进自动化团队的食品生产商正在重新评估数据存储方案,逐步摒弃传统方法,以拓展数据应用维度。
“传统数据采集系统本质上以运营技术(OT)为核心,侧重于工厂管理与运行,未必符合工业4.0的发展需求。”总部位于旧金山的InfluxData公司销售工程师Ben Corbett指出。
该公司提供的时间序列数据库平台,能够以任意规模采集、存储并分析所有时间序列数据。这一开源平台支持第三方集成以扩展数据功能,其InfluxDB产品更是能通过平台化架构确保从OT到IT业务网络的全链路数据安全。目前其用户包括西门子、PTC、英伟达和霍尼韦尔等企业。
以法国能源基础设施企业Teréga为例,其采用了InfluxDB时序数据库和一款名为I-O Base的云原生传统数据采集系统。依托这两大组件,Teréga公司构建了一套名为Indabox的定制化解决方案。这是一种单向数据传输通道,确保OT网络数据仅能单向传输至云端,通过阻断反向流量构建起OT安全防护体系,许多食品生产企业才刚刚开始关注这一点。
Corbett总结道:“工业4.0通过推动运维技术(OT)与信息技术(IT)的融合,打破了普渡模型(Purdue model)的传统框架,催生出诸多基于现代技术的创新应用场景。尽管一些制造商试图扩展其现有OT历史数据库以支持工业4.0应用,如食品制造中的产品质量控制和一致性管理,但他们往往会发现这些系统过于僵化、封闭且受制于专有架构,难以满足需求。”
更高远的愿景
随着自动化在运营中日益普及且数据完整性机制日趋成熟,食品企业高层正致力于实现更宏大的目标。Buck强调:“我们希望充分发挥自身庞大制造基地的规模优势,不仅着眼于提升生产效率,更构建强大的弹性运营体系,使我们能够灵活调整诸如产品配方与包装方案等关键环节。”
作者:Grant Gerke
来源:荣格-《 国际食品加工及包装商情》
原创声明:
本站所有原创内容未经允许,禁止任何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等机构转载、摘抄,否则荣格工业传媒保留追责权利。任何此前未经允许,已经转载本站原创文章的平台,请立即删除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