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大厅

登录/注册

公众号

更多资讯,关注微信公众号

小秘书

更多资讯,关注荣格小秘书

邮箱

您可以联系我们 info@ringiertrade.com

电话

您可以拨打热线

+86-21 6289-5533 x 269

建议或意见

+86-20 2885 5256

顶部

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打开
荣格工业-圣德科

亚洲巨龙的崛起: 中国如何重塑先进制造业格局

来源:国际工业激光商情 发布时间:2025-10-10 72
工业激光激光增材制造 3D打印
中国通过系统性政策支持构建创新生态,为企业提供研发场地、税收优惠及供应链配套,推动增材制造企业从技术追随向原创研发转型。

数十年来,全球先进制造业版图主要由西方和欧洲主导。北美占据增材制造收入的最大份额,欧洲紧随其后。亚洲曾长期屈居第三。但今非昔比。如今,行业格局正快速重构。经过多年蓄力,中国已然提速并实现领跑。但这绝非仅是工厂数量或设备价格的竞争,而是创新范式、政府支持模式与企业竞争方式的根本性变革。东方巨龙已然觉醒,世界正真切感受到其带来的震撼。

 

3D打印部件

 

政府充当创新催化剂


中国最大的优势之一不仅在于人才与技术,更在于其政策导向。中国政府切实推行创新激励政策:初创企业可以极低成本获得办公空间,为其扩张提供坚实基础——这意味着一个60人团队可能获赠可容纳千人的研发场地,只为预留成长空间。此外,企业还可享受税收优惠、本土供应链对接以及国家支持的专项计划,这些举措有效助力中小企业与全球巨头竞争。


这种支持模式与欧美形成鲜明对比:在西方,创业及运营成本通常更高,政策支持也难以获取。当西方国家忙于增设关税壁垒时,中国正在为本土创新者降低门槛。由此培育的生态系统让增材制造企业不仅生存,更实现蓬勃发展。中国政策的核心目标是打造规模效应,通过公共政策培育本土企业成长为行业巨头。

 

权力格局的重构


多年来,中国始终被视为模仿者——产品靠逆向工程、设计靠仿制,国际企业常认为知识产权保护薄弱甚至形同虚设。这种认知曾是西方看待中国制造业的关键滤镜。但变革正在加速发生。


如今中国需要保护本土创新者:国内企业正在创造原创技术、申请专利、打造可媲美甚至超越西方水平的复杂增材制造系统。例如铂力特和华曙高科的最新设备已配备数十激光器与自主研发的粉末处理系统,这些真正尖端的技术绝非仿制品。
随着中国企业自主技术研发的深入,政府保护力度同步增强。过去知识产权规则未必被严格执行,但现今转变正在发生——这种转变并非为庇护西方企业,而是为守护本土创新。注重研发的国内企业即便在本土市场也能获得更好保护,免受仿冒者侵害。曾经的“模仿追赶”模式正在蜕变为“创新保护”的新范式。

 

FibreSeek 总部


若中国欲真正引领全球科技浪潮,就必须构建珍视创新的生态系统。这意味着需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严格规则执行、建立本土与国际企业共同信赖的法治环境。对于仍固守“中国只会模仿”刻板印象的西方企业而言,这一新现实或许令人震惊。但这正是中国从追随者向引领者转型的最显著标志。事实上,中国正以悄然而坚定的姿态,为夺取全球科技主导权奠定基础。


二十年前,北美曾占据全球增材制造近半壁江山。如今其份额已收缩至约三分之一,而中国正快速缩小差距。曾由欧美企业主导的展会现场,如今随处可见中国参展商的身影——TCT亚洲展的规模与活跃度已明显超越美国的RAPID + TCT展会,不仅展机数量更多、新品发布更密集,更有大量西方业界闻所未闻的新生企业崭露头角。


这些中国企业不仅深耕本土市场,更积极布局全球:招募西方高端人才、构建国际销售网络、活跃于世界各大展会。对于密切关注行业动态者而言,东方巨龙早已不再是传说,它正在成为市场的引领者。

 

西方误判的背后


许多西方企业未能预见这场变革。他们曾坚信创新之火将永远燃烧在硅谷或斯图加特,但价格、速度与规模共同书写了不同的叙事:曾经售价三万美元的设备,正被中国不足三千美元的机型取代。增材制造硬件民主化的承诺,由中国真正实现。与此同时,人才正向东流动。当欧美巨头忙于并购裁员之时,志在扩张的中国企业正在吸纳他们的工程师与管理精英。


昔日制造业因成本优势流向亚洲,今日则因创新动能在此扎根。中国不再仅是“世界工厂”,更正在成为全球创新枢纽。在中国,尖端科技已融入现实:配备数十台激光器的金属3D打印机在工厂高效运转,可折叠智能手机随处可见。于上海、深圳等都市,电动汽车与高速列车已是寻常风景,无人机表演更成为公共活动的标配。这些构成日常生活的非凡元素,正重新定义着这片土地的发展图景。


亚洲巨龙的崛起已不再是理论假设,而是正在重塑全球制造业的重心。最初的低成本外包模式,已蜕变为更具战略意义的产业革命——中国尤其筑牢了技术创新所需的基础设施。西方许多人仍未洞察这场变革的规模:犹如加速行驶的列车,众多观望者却拒绝凝视轨道前方。欧美选择适应还是落后,或将成为未来十年增材制造行业最重要的命题。

 

来源:荣格-《国际工业激光商情》

原创声明:
本站所有原创内容未经允许,禁止任何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等机构转载、摘抄,否则荣格工业传媒保留追责权利。任何此前未经允许,已经转载本站原创文章的平台,请立即删除相关文章。

关注微信公众号 - 荣格激光加工
聚集工业激光加工领域的丰富资讯,涵盖前沿激光技术和工艺在金属、航空航天、3C消费电子、汽车、医疗、新能源等各行各业的解决方案。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