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据simpleflying网站10月2日报道,尽管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F-35“闪电Ⅱ”战斗机已成为全球多国空军的主力机型,且波音公司的第六代战斗机研发已启动,但全球三大航空发动机制造商正朝着另一个方向发力。这些高空超音速战斗机的大型发动机能产生巨大推力,而未来的“僚机”(作战辅助机型)将体型更小。
美国空军一直在积极研发协同作战飞机(CCA)无人机,这款无人机将在未来战场上配合“高精尖”有人驾驶平台执行任务。要为这种无人战斗机提供动力,就需要一款尺寸小得多的涡扇发动机。
忠诚僚机:体型虽小,作用关键
普惠(Pratt & Whitney)、通用电气(GE)与霍尼韦尔(Honeywell)三家公司均在推进小型涡扇发动机设计,以期在近期推动美国空军CCA项目落地。美国海军也在研发一款无人机,用于为其第六代F/A-XX有人驾驶隐形战斗机提供支援。据《飞行国际》(Flight Global)报道,这些发动机制造商的设计目标是让发动机推力达到800-1600磅(约合3.5-7.1千牛)。作为参考,F-35战斗机的发动机推力可达4.3万磅。
F-35的发动机是迄今为止战斗机所用最强大的发动机之一,而CCA无人机的机身尺寸将小得多,有效载荷更有限,且可能仅具备亚音速飞行能力。目前美国空军、海军及海军陆战队均在推进多款CCA原型机的研发工作,就在上个月,一款新型CCA原型机已完成首飞。2025年8月,通用原子公司的YFQ-42A CCA无人机测试成功后,美国空军部长特洛伊·梅因克(Troy Meink)表示:“CCA在创纪录的时间内从概念变为现实飞行——这证明只要我们扫清障碍、围绕作战人员需求协同发力,就能快速交付作战能力。”
为多代飞行器提供动力支撑
F-35战斗机的动力装置为F135发动机,这款发动机的技术基础源自普惠公司的成熟积淀——该公司此前还为F-22“猛禽”、F-15“鹰”以及F-16“战隼”战斗机研发过发动机。过去,航空领域一度执着于研发更快、飞行高度更高的超音速战机,如今这一趋势已转向具备先进传感器与战场持续作战能力的隐形战机。下一代F-47战斗机的发动机将采用变循环技术,可通过调整涵道比,实现高效燃油消耗、超音速巡航与加力燃烧等多种功能。
通用电气航空(GE Aerospace)曾与罗尔斯·罗伊斯合作,共同竞争F-35战斗机的发动机供应合同,但最终未能中标。目前,通用电气航空正参与CCA无人机与F-47战斗机的发动机竞标,同时该公司还制造了GE9X、GE90等几款全球功率最强的商用涡扇发动机。霍尼韦尔则为F135发动机项目提供辅助系统,此外,该公司当前生产的涡轮机还可为波音CH-47“支奴干”直升机与通用动力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提供动力。
未来空军:无人僚机重塑作战模式
CCA无人机与同场作战的有人驾驶战机存在显著差异。由于CCA可能部署在更靠近前线的区域,其对速度与航程的要求低于有人机。同时,CCA具备“可消耗性”特点——这类无人机的部分作用本质上是充当“盾牌”,可通过自我牺牲拦截瞄准有人机的导弹,因此若为其配备造价高昂的发动机,反而会造成资源浪费。
最终哪款发动机设计方案将胜出、哪家制造商能赢得合同,这一竞争结果备受关注。普惠公司凭借在战斗机发动机领域的过往业绩,或许在竞标中占据先发优势,但其他竞争对手同样拥有深厚的技术积淀。
此次发动机技术的飞跃将大幅提升作战能力,更重要的是,它能让更多军人脱离火线,以现有防御系统无法实现的方式保护人员生命安全。十年后的空军机群,将与我们如今熟悉的模样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