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中国涂料工业协会发布了《2025年中国涂料、颜料行业上半年经济运行简报》,其中公布了涂料及钛白粉和氧化铁颜料的产量销量数据,进出口数据,和价格变化。本文将其与2024全年中国涂料、颜料行业的数据做了对比,并试图根据经济规律和市场现状,对下半年的发展进行简单的预测。
指标 |
2024年全年 |
2025年上半年 |
涂料产量 |
3534.1万吨 (-1.60%) |
1677.4万吨 (同比-4.31%) |
主营业务收入 |
4089.03亿元 (+1.56%) |
1897.95亿元 (同比+0.42%) |
利润总额 |
262.9亿元 (+9.34%) |
148.97亿元 (+33.5%) |
从数据看来,2025上半年涂料产量降幅显著扩大,这表明市场需求疲软,尤其是建筑涂料等主力下游领域承压严重,去库存和减产成为行业主旋律;涂料主营业务收入增速近乎停滞,虽然产品可能提价,但“以价换量”效应减弱,销量下滑成为拖累收入增长的主因。但值得高兴的是,利润增速大幅跃升,达到33.5%,其核心原因是主要原材料价格持续下行,企业成本压力缓解,盈利能力显著改善。
指标 |
2024年全年 |
2025年上半年 |
钛白粉产量 |
480.52万吨 (+13.79%) |
230.93万吨 (-3.20%) |
氧化铁产量 |
62.59万吨 (+6.21%) |
36.5万吨 (+9.7%) |
比较钛白粉数据可以发现,钛白粉产量从大幅正增长转为负增长,这是因为24年的高产能与2025年国内外需求(尤其出口受反倾销打击)下滑形成尖锐矛盾,行业进入艰难的去库存阶段;比较氧化铁数据可以看出,从同比增速6.21%上升至9.7%,表现相对稳健,增速小幅提升,这可能受益于其在建材、涂料等领域的稳定需求以及出口市场的多元化。
分析与解读
整体数据可以发现,“量减利增”成为新常态。行业核心特征不再是规模的扩张,而是盈利质量的提升。企业通过控制产能、产品提价 来应对需求不足,同时享受原材料成本下降的红利,共同推动了利润的强劲反弹。
出口结构剧烈调整
涂料出口从2024年全年27.72% 的高增速,转变为2025年上半年结构性增长(高端工业漆如乙烯类、氟碳类增长超30%,但总量被拖累)。这表明中国涂料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从“性价比”向 “高价值、高性能”转型。
钛白粉的情况是,出口从2024年上升15.88% 变为2025年对主要市场(欧、巴、俄)的大幅下滑,降幅超过20%-40%,全球反倾销、关税等贸易壁垒 的负面影响集中爆发,成为最大黑天鹅。虽然对美、印等传统市场出口下滑,但氧化铁对越、澳、荷等新兴市场出口实现高增长,超20%-58% ,市场多元化策略取得成效,缓冲了部分压力。
内部结构分化加剧
不同的工艺路线和产品类型也在数据上体现出来。以钛白粉为例,氯化法钛白粉产量逆势增长,达到16.13%,而硫酸法出现6.22%的下滑,这说明高端、环保的工艺路线更具抗风险能力。
溶剂型涂料出口表现强劲,其中乙烯聚合类涂料、氟碳类涂料、聚氨酯类涂料和溶剂型丙烯酸涂料增长显著。进口量总体下降,水性丙烯酸涂料、溶剂型聚氨酯涂料、溶剂型丙烯酸类涂料和溶剂型环氧涂料进口减少明显,这侧面印证了目前涂料市场“工业强、建筑弱”的格局。
下半年趋势预测
基于上述对比分析,我对2025年下半年行业走势做出以下预测。
涂料行业整体将持续承压,但利润有望保持相对韧性。需求端,房地产下行周期难以快速扭转,建筑涂料需求恐将持续低迷,因此行业整体产量和收入增速预计将维持在低位震荡(增速区间-2%至1%);成本端,主要原材料(钛白粉、乳液等)价格已处于低位,进一步大幅下行的空间有限,成本红利对利润的助推作用会减弱;利润端,虽然成本优势收窄,但头部企业通过产品结构优化、继续执行“保利润”策略,全行业利润总额增速可能会从上半年的33.5%高位回落,但全年有望保持双位数的同比增长,预计10-15%。
可以说,涂料和颜料出口市场挑战与机遇并存。针对钛白粉的国际贸易摩擦将成为常态,相关出口量难以恢复到此前水平,企业需做好长期应对准备。高性能涂料的出口(如用于新能源、集装箱、高端装备的工业漆)将继续成为亮点。氧化铁及涂料企业需继续深耕 “一带一路” 等新兴市场,以抵消传统市场下滑的影响。
看起来行业整合与分化将加速,在需求总量见顶的背景下,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头部企业凭借技术、品牌和成本优势将进一步挤压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并购重组事件可能增多。
总而言之,2025年中国涂料行业正处于一个深刻的 “结构调整期”和 “模式转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