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8月22日,中材科技(002080)与时代新材(600458)两大风电叶片巨头先后发布2025年半年报,业绩数据成为市场焦点。在风电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风电叶片作为核心部件,正经历着技术与市场的双重变革,而复合材料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目前,国内已形成完整风电复合材料产业链,全球市场中国占比超60%,未来碳纤维降本、海外拓展将推动行业持续增长。
(图片说明:2024年8月23日,中材科技巴西风电叶片有限公司生产的首套GW83.4叶片顺利装车发运。)
来源:荣格复材技术
图片来源:中材科技
Part 1
半年报出炉:两大风电叶片巨头业绩亮眼
中材科技上半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实现营业总收入133.31亿元,同比增长26.48%;归母净利润9.9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14.92%。
从业务占比来看,风电叶片在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中占比35.3%,而前一年仅为25.28%,成功跃居公司第一大业务板块。在叶片销售方面,上半年销售风电叶片15.3GW,同比增长103%,收入达52.0亿元,同比增长84%。
在产能布局上,中材科技动作频频。目前,公司拥有14个国内生产基地及1个海外生产基地,年产能超30GW,且产能利用率超90%。
在产品创新上,中材科技成果丰硕。合作开发的国内首套直径220m+可回收风电叶片完成吊装;完成16MW漂浮式机组SI122F叶片试制开发,在深远海风电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持续推动主流产品迭代升级,打造SI108系列核心拳头产品。
中材科技在叶片制造中,不断优化玻璃纤维与碳纤维等复合材料的应用。例如,在百米级碳纤维主梁海上风电叶片SI122的研发中,攻克产业化技术,通过合理的材料选型与结构设计,提升叶片的强度、刚度与耐疲劳性能,满足海上复杂环境与大功率风机的需求。
时代新材则稳中有进,稳居国内前列。时代新材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2.56亿元,同比增长6.87%。其中,风电叶片板块销售收入39.11亿元,同比增长39.38%。
在市场影响力方面,时代新材风电叶片稳居国内前二、全球前三,是全球少数具备聚氨酯叶片和可回收叶片批量制造能力的企业,在风电联轴器及减振产品领域国内市场份额第一。在销售方面,公司稳固与国内头部风电整机企业的合作,与金风科技合作进入规模化配套阶段;与海外客户Nordex合作加深,海外收入同比增长300%,并在售后运维市场不断斩获新订单。
在产能布局上,时代新材采用“1+1”模式,即成熟工厂孵化新工厂,邢台和铁岭工厂已成功运用该模式实现产能快速爬坡。海外市场布局也取得重要进展,越南子公司已注册成立,下半年将加快越南产业基地建设并启动中亚或北非建厂调研。
时代新材在叶片材料研发与应用上同样积极创新。其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长期合作,在复合材料风电叶片技术上不断突破。通过研发新型树脂体系与纤维增强材料,提升叶片的综合性能。例如,在叶片主梁等关键部位,采用高性能玻璃纤维与碳纤维混杂复合材料,在保证强度的同时减轻重量,提高叶片的发电效率与可靠性。同时,在可回收叶片制造技术上,时代新材走在行业前列,通过开发可降解树脂与可回收纤维材料,探索叶片全生命周期的绿色解决方案,顺应行业可持续发展趋势。
Part 2
产业链揭秘:从原材料到制造,全链条创新模式
艾郎科技作为全球前五的风电叶片企业,虽未上市,但在2025年上半年市场表现活跃。5月,其首家海外工厂在摩洛哥正式开业,总投资2.2亿欧元,规划年产能750套叶片,为欧洲及北非市场服务。南通艾郎作为全球最大叶片生产基地,2025年一季度产量同比增长超100%,出口量翻倍,预计全年产值突破60亿元。
此外,风电叶片企业生产企业名列前矛的还包括洛阳双瑞风电叶片有限公司、九鼎新材料有限公司、中科宇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明阳智能旗下有天津明阳风能叶片技术有限公司等。
除上述风电叶片生产企业外,中国复合材料风电叶片行业还包含中国巨石、中复联众、天顺风能、双一科技等一批重要企业,已形成从关键原材料供应(玻纤、碳纤、环氧树脂)到叶片设计、成型与服务及制造的完整产业链。上游材料企业与专业化制造厂商同样发挥着关键作用,共同构建了该行业强大的配套能力和成本竞争力。
在上游原材料领域,中国巨石作为全球领先的玻璃纤维供应商,其产品为叶片主体结构提供核心增强材料,不仅实现大部分叶片原材料的国产化替代,还通过研发高模高强玻纤助力叶片大型化、轻量化发展;中复联众则在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和叶片设计方面积累深厚,依托母公司中国建材的支持,其在环氧树脂体系、真空灌注和模块化叶片制造中具备显著技术优势。江苏澳盛的碳纤维拉挤板材国内产能最大,连续6年国内出货第一,已实现规模化量产并配套头部整机与叶片厂商,在大型化与海上风电中优势显著。
天顺风能作为风塔制造龙头,也积极向下游复合材料叶片领域延伸,借助其在风电金属结构件领域的生产经验和客户渠道,逐步构建叶片-塔筒-法兰一体化供应能力,增强了产业链协同效应。
双一科技则布局包括风电机舱罩、轮毂罩、叶片根及风电叶片模具等在内的多个风电产品。
此外,行业中还涌现出一批专注于特定材料或工艺环节的企业,如宏发新材从事高性能纤维织物制造、惠柏新材供应特种环氧树脂系统、重通成飞新材料专注叶片回收特殊业务等,共同完善了从纤维、树脂、粘接剂到模具、结构胶的专业化分工网络。
同时,整机厂商(如金风科技、明阳智能)与材料企业(如中复神鹰、光威复材)通过参股、共建实验室等方式深度绑定,形成从材料设计到制造的全链条创新模式。
这一高度成熟的产业链不仅大幅降低了叶片制造成本、缩短交付周期,还通过材料-设计-制造-验证一体化协作模式,加速了新型复合材料技术(如可回收树脂、聚氨酯、碳玻混编材料等)的研发与应用,推动中国风电叶片行业在全球市场持续提升影响力和竞争力。
Part 3
降本与扩张:复合材料在风电叶片市场的综合态势
全球风电复合材料市场预计从2024年的约42.93亿美元增长至2031年的63.76亿美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5.9%。亚太地区是最大的市场,其中中国占据了超过60%的份额,是全球产业的绝对重心。
在风电叶片制造中,高性能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凭借其轻质高强、耐腐蚀、耐疲劳等特性得到广泛应用。随着风机单机容量不断增大,叶片大型化趋势明显,对复合材料性能要求愈发严苛。在百米级叶片制造中,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逐渐增加,并且还应用于主梁帽、蒙皮表面等关键承力部件。
不过,碳纤维价格通常为玻璃纤维的8-15倍,所以部分80-120m的风电叶片采用碳纤维/玻璃纤维(碳玻)混杂结构来兼顾成本与性能,而120m以上风电叶片则多采用纯碳纤维复合材料。有数据表明,2024年中国海上风电项目中,使用碳纤维叶片的项目装机容量占比已超20%。
例如,江苏恒神为广东明阳集团开发的MySE292超大型海上风电叶片(长143米)提供碳纤维织物,该叶片是全球叶轮直径最大的风电机组叶片之一。
不过,近年来,碳纤维价格进入下行通道。大丝束碳纤维(如48K以上)的规模化生产对降本贡献显著。同时,以中复神鹰、吉林碳谷、上海石化等为代表的企业在国产T700级、T800级碳纤维技术上取得突破,产能大幅提升,降低了对外依存度,为成本下降提供了坚实基础。
预计到2030年,中国风电叶片企业的海外收入占比将从目前的20%提升至40%。目前头部企业纷纷在巴西、摩洛哥、越南、中亚等地建厂,以更好服务欧洲、北美及“一带一路”市场。未来,随着全球能源转型持续推进和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下降,风电叶片复合材料市场将保持稳定增长。热塑性复合材料、可回收树脂以及智能化制造技术等创新方向,将进一步推动行业向高性能、高效率和环境友好型方向发展。
ND
联系我们
好文章就是要分享!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投稿邮箱:
pingping@ringiertrad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