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近日,晶科能源与多家巴基斯坦知名能源企业签署总计约2.3GW光伏组件及储能系统谅解备忘录,将Tiger Neo系列高效组件供应、储能系统集成与大型地面电站开发打包交付,以一站式解决方案助力当地可再生能源结构优化。
这桩跨境合作并非孤例,而是光伏组件企业进军光储一体化的典型缩影 —— 当光伏产能迈入 “TWh 时代”,单纯的组件效率比拼已难以构建差异化壁垒,而新能源并网波动性与用电负荷峰谷差的矛盾,更让“光伏+储能”可选配置升级为必答题。
来源:荣格可再生能源
Part 1
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下的布局热潮
在 “双碳” 目标与能源结构转型的双重催化下,光储一体化已从可选配置升级为光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数据显示,2023 年中国光储充一体化市场规模突破 500 亿元,近五年复合增长率超 35%,预计 2025 年将跨越千亿门槛。政策端,《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 2025 年光储充一体化项目在工业园区、交通枢纽等场景覆盖率超60%,为企业布局提供了清晰指引。政策红利直接推动市场扩容,中研普华预测,2025年全球光储充一体化市场规模将突破1.2万亿元,中国占比超40%。
光伏组件企业凭借产业链优势,已形成 “组件供应+储能集成+场景服务” 的多元化布局态势,头部企业的实践颇具代表性:
(一)技术协同型:组件与储能的深度融合
天合光能以 “高效组件 + 构网型储能” 构建核心竞争力。2025年9月,其控股子公司江苏天合储能与中、拉、亚三大区域客户签订合计2.48GWh储能产品销售合同,其中海外1GWh 订单采用构网型系统,成为其海外首个GWh级构网型项目。该项目将天合光能210mm高效组件与1500V高压储能架构结合,系统整体效率提升至90%以上,解决了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的稳定性问题。
隆基绿能则通过 “技术研发 + 产能落地” 实现协同突破。青岛储能基地投产后,其 HPBC 高效组件与储能系统形成专属适配方案,在工商业光储一体化项目中实现光伏自用率 83%、峰谷套利收益提升 27%。同时,隆基通过参股苏州精控能源、接触储能企业收购等动作,完善储能产业链布局,强化系统集成能力。
(二)场景聚焦型:细分市场的精准突破
阿特斯在海外大型储能市场建立先发优势。2025年4月,其子公司阿特斯储能科技与智利 Colbún 公司签订协议,为 “迭戈・德阿尔马格罗南” 项目提供228MW/912MWh电池储能系统,该项目配套阿特斯Titan系列组件,形成“光伏-储能”联合供电方案,满足当地采矿企业的连续用电需求。2025 年二季度其储能交付量达2.2GWh,环比增长超140%,在手订单金额达30亿美元,预计全年出货量将达7-9GWh。
通威股份深耕国内用户侧储能市场。2025年6月成立的通威新能源科技(金堂)有限公司,聚焦储能技术服务;9 月开工的金堂独立共享储能电站项目,采用磷酸铁锂电池技术,建设 100MW/200MWh储能系统,与周边光伏电站形成 “发储联动”,可实现日调峰电量40万 kWh,每年减少燃煤消耗12万吨。
天合光能与科士达联合推出“光储充一体化基站”,覆盖5G通信与偏远地区供电场景。在安徽铜陵得壹能源项目中,其7.12MW光伏+6MW/22.87MWh储能系统通过源-荷-储协同算法,年节省企业用电成本400万元。
Part 2
技术突破与需求升级的双向赋能
光伏组件企业的光储布局并非偶然,而是技术迭代、成本下降与市场需求共振的必然结果:
(一)技术端:效率提升与成本下降形成突破
光伏组件转换效率已突破 25% 的产业化临界点,阿特斯、隆基等企业的高效组件可使单位面积发电量提升15%-20%;储能领域,度电成本较2020年下降50%至0.6元/Wh,1500V高压架构成为主流,阳光电源“PowCube”系统直流侧耦合效率提升%。技术融合进一步催生价值增量,如光储系统通过直流侧耦合,减少电能转换损耗,使整体效率提升3-5个百分点。
(二)需求端:多元化场景催生刚性需求
工商业园区成为最大增量市场,2025年装机占比预计提升至35%。江苏常州某工业园光储项目显示,配置 1MW 光伏 + 2MWh 储能 + 10 台快充桩的一体化站点,年均收益达 180 万元,投资回收期缩短至 5.8 年。同时,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 2000 万辆带来日均 3.2 亿度充电缺口,车网互动(V2G)模式加速商业化,深圳前海试点项目实现充电桩双向充放电效率 92%,为光储充一体化提供新场景。
(三)政策端:市场化机制逐步完善
国家能源局要求2025年新建公共充电场站光储充设施配置比例不低于 30%,工信部提出 2025 年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装机超 50GW。电力现货市场试点扩大与隔墙售电政策放开,预计 2025 年后市场化交易将激活 30% 的潜在收益空间,为光储项目提供持续盈利保障。
Part 3
结语
光伏组件企业进军光储一体化,既是应对行业周期波动的战略选择,也是参与全球能源治理体系重构的历史机遇。从晶科能源的海外大型项目到创维光伏的家庭终端创新,从城市交通网络的智能化升级到农村地区的零碳改造,光储一体化正以“技术+场景+生态”的三维驱动,重塑能源产业格局。
未来,随着储能成本下降和智能化水平提升,光储解决方案将进一步普及,推动全球能源结构向低碳化、稳定化转型。企业需在技术迭代、市场适配与安全规范方面持续投入,以抢占这一万亿级赛道的先机。
END
转载 投稿 请联系
pingping@ringiertrade.com
更多可再生能源相关资讯,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