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达到45.5%。截至2024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与此同时,汽车冷却液市场规模不断增长,智研咨询数据显示,中国汽车冷却液行业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73.71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96.0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52%。
然而,电动汽车的冷却系统,无论是工艺结构、管路材质或控制模块,都与传统燃油汽车存在差异。以电池包内部冷却回路为例,管路布局复杂且紧凑,需要覆盖每个电芯,同时保证内部畅通。这对冷却介质的散热能力、电导率、防腐性能、耐久稳定性等都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由于缺乏统一的技术规范,应用到电动汽车的冷却液种类繁多,这给动力电池的热管理带来了较大的风险。
好消息是,近日国家交通运输部正式发布《电动汽车冷却液国家标准》(GB29743.2-2025),新国标将于10月1日全面实施。同时,这也给冷却液提供商带来了技术上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巴斯夫推出新型 GLYSANTIN® ELECTRIFIED® 固力顺®低电导率冷却液(LECCs),旨在提升电动车电池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那么,该系列冷却液有哪些特性?其能帮助汽车制造商、电池制造商解决哪些痛点呢?今天,让我们通过与巴斯夫副总裁、负责亚太区燃油与润滑油解决方案的郎马泰(Matthias Lang)先生的一席谈来一探究竟。
巴斯夫副总裁、负责亚太区燃油与润滑油解决方案的郎马泰(Matthias Lang)先生
全新固力顺®低电导率冷却液提升电动汽车防护性能
电动汽车热管理技术是驾乘安全与舒适的重要保证,是电动汽车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之一。就像发动机对传统燃油汽车的重要性一样,电动汽车的电池包内部环境温度对电芯的可靠性、使用寿命及性能都有重大影响。因此,保持电池包在一定的温度范围电芯的最佳工作温度区间为20~35℃)至关重要。而在实现电池热管理系统温控目标中,冷却液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而在相关标准出台之前,冷却液行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继续使用传统冷却液,容易因高电导率引发泄漏短路风险;冷却系统中有占比超70%的铝制部件,与传统防腐体系存在适配性问题;电动汽车独特的工艺结构,以及高频次、大温差的复杂工况,都对冷却液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传统冷却液属于高电导率冷却液(通常电导率在3000uS/cm以上,25℃),一旦泄漏接触电气部件,可能引发不可控的事故。新标准首次将新装配的冷却液电导率上限设定为<100uS/cm,25℃,以降低液体渗漏导致短路和热失控的风险。
巴斯夫这款新型LECCs低电导率冷却液在接触高压部件时,能够保持低而稳定的电流,从而尽可能减少液体分解量和氢气产生。这些特性有助于防止过热、起火和爆炸的风险,显著增强电池的安全性和长期稳定性。此外,新开发的冷却液还具出色的防腐蚀性能,并能与多种材料兼容,已获得SGS和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下属中公高远汽车检测技术等外部检测机构的认证。
“这款LECCs低电导率冷却液和助焊剂、弹性体等材料都有很好的兼容性,即使在高稀释度及含盐量超出典型工况的腐蚀性环境中,仍具备卓越的防腐蚀性能。此外,稳定的pH值和储备碱度表明其具有长寿命特性。”郎马泰进一步解释道。
电池技术在不停革新,不同的厂家也有不同的解决方案,郎马泰表示,新推出的LECCs产品对不同类型的电池都适用。此外,无论是纯电汽车还是混动汽车,只要涉及符合国标要求48V以上的电池、电芯冷却液,该系列产品都可以满足使用需求。值得一提的是,巴斯夫固力顺® GLYSANTIN® 品牌始于1929年,固力顺整个冷却液家族系列除了有针对电池使用的ELECTRIFIED系列,还有针对传统内燃机的传统冷却液系列产品以及符合循环经济使用要求的ECO系列产品,满足未来出行需求。
“市场需求不断发生变化,巴斯夫一直坚持不懈地进行创新,确保产品的高性能及安全性。我们的研发不仅仅依靠自己的技术实力,而是跟行业内各方面专家、整车厂、零部件供应商共同进行安全研发,使研发工作精益求精。”郎马泰表示道。
立足中国,发挥全球布局的协同效应
中国是新能源汽车最大市场,据了解,巴斯夫新推出的LECCs新型低电导率冷却液在位于中国上海的浦东生产基地进行生产。该生产基地的创新园,即研发中心投资约2.8亿欧元,创新能力在亚太区首屈一指。此举加速了巴斯夫针对区域和本地市场量身定制的战略,并凸显了其全球研发能力与本地运营之间的协同效应。
值得一提的是,巴斯夫在大中华区的所有生产基地,都在大量使用可再生能源,包括直接购买绿电以及投资建设风电场,在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减少碳足迹、提供绿色产品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谈及该款低电导率冷却液未来在全球市场的推广计划,郎马泰补充道:“低电导率冷却液的首次推出主要面向中国,因为随着新国标的政策即将实施,我们发现中国客户对此兴趣浓厚。同时,这也给全球市场有关低电导率冷却液设定了一个标杆,当这种需求扩展到中国以外地区时,我们将继续利用全球布局和技术专长,无缝服务客户。”
“我们很高兴能够向客户提供这些完全符合升级后国家标准的创新冷却液。”郎马泰表示,“这一进步体现了中国交通运输部、顶尖研究机构、汽车主机厂以及包括巴斯夫在内的行业参与者携手合作并推动制定新国标的成果,所有努力都旨在提升电动汽车的安全性。”
中国汽车市场非常丰富和多样化,整车厂既包括本土传统汽车制造商也有新势力厂商,还有国际品牌和子品牌也在进行本土生产。此外,一级、二级供应商、汽车维护和保养的服务商都是巴斯夫这款新品的潜在应用客户,共同组成了中国汽车市场的需求方。“随着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不断发展,低电导率冷却液产品市场在不断扩张,接下来巴斯夫也会在这方面加大投入,给中国合作伙伴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持。”采访尾声,郎马泰表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