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我国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市场潜力巨大,发展空间广阔。
中国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行业正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在政策红利、技术升级与市场需求的多重推动下,具备核心技术与生态整合能力的企业将脱颖而出,引领中国智能制造走向全球。
1、行业迎来政策与市场需求双轮驱动
近年来,随着《“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等多项国家级政策密集出台,中国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行业正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政策明确要求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推动智能制造装备满足率超过70%,培育150家以上专业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
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推动制造业企业加速“机器换人”进程。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市场规模已达2381亿元,预计到2031年将突破499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0.6%,市场空间广阔。
2020-2024年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市场规模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2、下游应用多点开花,新能源、电子、汽车成为主力赛道
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已深入渗透至汽车制造、电子电气、新能源锂电池、光伏、金属加工、物流分拣等多个领域。其中:
汽车整车与零部件领域占比超40%,新能源汽车产线改造需求持续释放;
电子电气领域受益于消费电子复苏与AI硬件创新,增速领先;
新能源(锂电、光伏)虽短期承压,但长期仍为自动化升级核心场景;
智能物流、金属加工、橡胶塑料等领域自动化渗透率不断提升,成为新兴增长点。
2025年我国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行业细分市场结构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3、国产化进程加速,系统集成商向“专精特新”转型
目前国内系统集成市场仍以内资企业为主,但行业集中度低,80%以上企业年收入不足1亿元。随着技术门槛提升和客户对可靠性要求加强,头部企业如华昌达(6.080, -0.05, -0.82%)、巨一科技(33.960, -0.58, -1.68%)、哈工智能、豪森股份、赛腾股份(45.270, 1.00, 2.26%)等通过技术积累、跨行业并购和国际化布局,逐步提升市场占有率。
国产核心零部件替代率已突破50%,但在高端领域仍依赖进口。未来,具备行业Know-how+技术集成能力+快速响应服务的企业将更具竞争力。
4、三大发展趋势引领行业未来
智能化与柔性化:AI视觉、数字孪生、5G+工业互联网深度融合,推动机器人从“执行工具”向“智能决策体”升级;
模块化与标准化:企业通过平台化设计降低定制成本,提升项目复用率和交付效率;
服务化与生态化:提供从方案设计、设备集成到运维服务的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构建客户黏性。
5、“十五五”期间我国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行业市场发展空间
我国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行业市场发展空间极为广阔。其核心驱动力源(6.250, -0.29, -4.43%)于我国制造业在庞大基数上面临的产业工人减少趋势,以及由碳中和、制造业转型升级、新能源(如光伏、锂电、汽车电动化)等新动力带来的巨大替代需求。作为连接机器人本体与终端应用的关键环节,系统集成商通过为不同行业提供定制化、智能化解决方案,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未来,随着工业机器人应用从传统汽车、3C领域向更多元化的行业渗透,以及核心零部件国产化带来的成本下降和智能化技术升级的推动,该行业将迎来新一轮高速且可持续的增长,市场潜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