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人形机器人被视为机器人领域的下一个重大突破:作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中国已为大规模生产人形机器人制定了具体目标。与此同时,欧美科技公司也宣布了巨额投资计划。其愿景是基于人体运动力学原理打造通用型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的发展趋势、机遇与潜在局限性何在?
人形机器人被视为机器人技术领域的下一个重大突破。图片来源:Neura Robotics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主席伊藤孝幸表示:“未来人形机器人在家庭、企业及公共场所的工作场景激发了人们的兴趣。由于我们的环境是为人体量身打造的,因此对能快速适应各类场景、维持生产和服务运转的通用型助手的需求显而易见。人形机器人何时能实现大规模普及尚不确定。但无论如何,未来人形机器人不会取代现有市场上的机器人类型,而是将对现有技术形成补充与拓展。”
人形机器人区域普及情况
在美国,英伟达、亚马逊和特斯拉等科技公司正大力研发先进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除军事资金外,大量私人投资支持着这一发展,催生出众多开发人形机器人的初创企业。物流与制造业对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兴趣浓厚,这些机器被视为提升生产力与效率的工具,而非社交伴侣。其发展重点更侧重实用应用,而非将机器人融入日常生活。
中国将人形机器人置于国家战略的核心位置。政府希望借此展示该国在该技术领域的实力与全球竞争力。政府特别强调将人形机器人应用于服务业领域,例如客户服务。而在制造业中应用人形机器人以实现生产线自动化、减少对人力依赖,似乎只是第二阶段目标。中国战略的关键要素之一是建立可扩展的核心部件供应链。
日本在人形机器人研发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本田公司于2000年10月推出的阿西莫机器人便是早期典范。在日本,机器人被视为伴侣而非单纯工具。Pepper和Palro等人形机器人主要作为社交机器人设计,应用于教育机构、商业店铺及养老院,这反映了日本老龄化社会的现实需求。其核心在于打造能与人类和谐共处、被社会接纳的机器人。川崎等领先企业正将人形机器人作为研究平台进行开发。
欧洲高度重视机器人技术与人工智能的伦理影响。欧洲重点发展工业环境中与人类协同作业的协作机器人,其核心在于提升安全性、效率及人类能力,而非取代人工。设计理念以人为本,并着重考量机器人的社会影响。欧洲企业在短期至中期内对采用人形机器人满足制造业和服务业自动化需求持谨慎态度。
展望
凭借类人般的灵巧度和适应性,人形机器人在自动化处理复杂任务方面具有天然优势——这些任务往往令采用传统编程方法的现有机器人束手无策。然而,在短期或中期内,其作为通用家用助手实现大规模普及的可能性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