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当新能源汽车市场在陷入“续航焦虑”与“充电焦虑”的双重困局时,2019年,理想汽车以一款搭载增程式混动技术的理想ONE叩开市场大门。这款被行业贴上“过渡技术”标签的车型,在发布初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质疑声浪。
(图片来源:理想汽车)
然而,对于其技术路线的争议在近几年迎来转折:增程汽车以远高于纯电的增长率飞速增长——2022-2024年的增长率分别为150%、179%、79%。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2024年增程汽车销量接近120万辆。其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渗透率已经攀升至9.1%,而这个数据,在四年前仅为3.6%。
2023年财报显示,理想汽车凭借增程式技术矩阵实现全年盈利,成为新势力“蔚小理”中首个突破盈利魔咒的车企。更令人瞩目的是,2024年其累计销量突破50万辆大关,净利润达80亿元,这一数字让曾经唱衰的同行们开始重新审视增程式技术的战略价值。
在纯电技术尚未完全突破能量密度瓶颈、充电网络仍需大规模建设的时期,理想汽车用市场表现证明:所谓“过渡技术”的标签,恰恰成为其精准卡位用户需求的关键。当消费者用订单投票时,那些关于其“技术落后”的争论,最终都转化为了资本市场的真金白银。
“质疑理想,成为理想”,这些年已有诸多车企切入增程赛道,并且取得不错的销量成绩:问界依托华为的智能化赋能,在高端增程市场与理想齐头并进,长安深蓝、零跑和阿维塔等也凭借增程技术在属于自己的赛道中露出头角。值得一提的是,得益于问界系列销量爆发,作为第四家实现年度盈利的新能源车企,赛力斯营收呈现爆发式增长。2024年问界品牌交付38.71万辆,同比增长268%,赛力斯扭亏为盈,正式坐上“牌桌”。
此外,上汽大众、东风日产等老牌车企也开始竞逐这一赛道;自主的新能源品牌也纷纷“加盟”:智己汽车发布了自己的增程混动系统——恒星超级增程,首款增程车型新一代智己LS6在8月15日已经正式开启预售。广汽随后发布其全新增程技术——星源增程,旨在解决增程式电动车长期存在的亏电问题。
根据赛力斯统计,2021年行业只有4款车用了增程技术,2024年上市的增程车型超过50款。那么,增程车型在技术上有哪些吸引力?
增程式电动汽车的魅力在哪?
在汽车工业的黎明期,电力驱动的梦想曾比内燃机更早触碰现实。20世纪初年,费迪南德·保时捷打造了世界上最早的增程式电动汽车。随着石油大开发及内燃机技术的提高,这一技术停滞了,这项充满前瞻性的技术悄然沉睡于历史长河。随着近些年电池技术的相对成熟和电池成本的降低,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增程式汽车再一次进入了大众的视野。这也是增程被诟病为“落后技术”的原因之一。
增程式电动车(REEV)也属于混动汽车的一种,相当于在“纯电车”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台发动机,发动机的主要工作是给车辆充电。增程式车辆的行驶完全是由电机来驱动,既拥有新能源汽车的驾驶体验和低廉的用车成本,又兼具传统燃油车的补能便利性和续航能力。
与插电式混动汽车(PHEV)不同的是,增程式电动车的燃油发动机不直接驱动车轮,仅作为发电机为电池组供电。例如,在充电条件不好,以增程模式为主的状况下,理想ONE增程式混动的增程系统有以下几种工况:
1、纯电模式。动力电池输出电能驱动电机,由驱动电机带动车辆行驶,此模式仅在表显SOC不低于70%的情况使用。
2、当电池电量低于70%时,增程器启动为驱动电机进行供电;当增程器提供的动力大于驱动电机所需动力时,盈余的电量就会回收进电池组中,让动力电池电量维持在70%的阈值电量。
3、在超车、爬坡等需要大功率的情况下,增程器启动为驱动电机进行供电,同时电池组也为驱动电机供电,发挥电机的最大功率。此模式下,电池电量消耗会很快,如果动力电池电量小于60%,电池就会停止输出。
由于全程电机驱动,增程汽车带来的极其平顺、安静、响应迅速的驾驶感受,无限接近纯电车的体验。在城市走走停停的路况下,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表现尤其出色。结构相对简单,少了复杂的变速箱和离合器,理论上故障点更少。
很多人对增程器存在误解,认为增程器就相当于手机的“充电宝”,效率很低。事实上,增程器并不是给电池充电,而是将能量直接用来供驱动电机使用,只有当电池亏电到电量平衡点的时候,为了保持电力平衡才会稍微补充一些电量,因此充放电的效率损失是非常少的。
此外,还有很多人认为中低速城市工况的时候,插混和增程一样,都使用串联模式。实际上,好的增程器在中低速时效率比插混更高。《中国汽车行驶工况国家标准的编制说明》中调研结果显示,中国用户90%以上的行驶场景在80km/h,这种情况下直连式增程器具有一定的优势。
深蓝汽车动力平台中心总经理杜长虹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分享了一组数据,“市区出行增程用户93%都在用电,近郊出行73.3%是纯电优先,长途出行73.9%为混合模式。”因此,增程式电动汽车在城市工况下接近纯电体验,适合上下班通勤使用,偶尔长途行驶也有增程器缓解焦虑。
遭遇“滑铁卢”式的市场挑战,未来道路如何走?
增程式电动汽车曾凭借“无续航焦虑”与“低成本过渡”的优势,在新能源市场中开辟出一片蓝海。然而进入2025年,这一赛道突然失速:今年1-5月,增程车销量同比增速从去年同期的125.1%下降到27.9%。根据乘联会发布的数据,今年7月,增程汽车的销量为10.2万辆,同比下滑幅度为11.4%,环比更是高达14.9%。
增程式电动汽车不香了?
过去几年,增程的确是增长最迅速的细分市场之一,相比混动技术更简单、成本更低,相比纯电在兼顾体验的同时又能解决里程焦虑。然而,增程技术在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同样值得关注。首先,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控制仍是需要持续优化的关键领域。此外,在高速工况下,增程车的能效问题尚未完全解决。随着纯电汽车续航里程的突破以及补能效率的提升,“可油可电”的吸引力也在下降。
那么,增程式电动车要如何靠技术突破继续赢得市场呢?
重庆赛力斯集团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段伟在电动汽车百人会上表示,让用户满意的增程方案需要同时具备三个特征:具有保电能力、良好的NVH表现以及使用经济性。无论什么样的技术路线,最大程度满足用户需求并被用户接受才是最好的技术路线。
目前市场上的增程器额定功率可满足轿车和SUV的功率需求。因为受到前舱空间限制,又需要在纯电的汽车基础上放置一个发动机以及其他系统等,增程器的尺寸也在走向小型化。赛力斯数据显示,车辆行驶100公里使用到增程器的比例也就2%左右。“小增程+大电池”的组合可以大幅降低产品成本,该模式或将成为未来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发展方向。
增程式电动汽车正站在技术迭代与市场转型的交汇点,既需直面增速放缓与纯电冲击的现实挑战,更在通过技术创新书写新的可能性。在电动化革命进程中,技术路线选择需要为用户提供真正的价值。在充电网络的部署尚未深入到每个角落之前,“可油可电”的灵活解决方案依然具有市场。未来,增程式电动汽车有望在效率与体验的平衡中开辟新赛道,继续作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为消费者提供多元化的出行选择!
来源:荣格-《国际汽车设计及制造》
原创声明:
本站所有原创内容未经允许,禁止任何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等机构转载、摘抄,否则荣格工业传媒保留追责权利。任何此前未经允许,已经转载本站原创文章的平台,请立即删除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