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大厅

登录/注册

公众号

更多资讯,关注微信公众号

小秘书

更多资讯,关注荣格小秘书

邮箱

您可以联系我们 info@ringiertrade.com

电话

您可以拨打热线

+86-21 6289-5533 x 269

建议或意见

+86-20 2885 5256

顶部

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打开
荣格工业-圣德科

全球塑料污染治理终轮谈判再度无疾而终

来源:国际塑料商情 发布时间:2025-09-03 71
塑料橡胶塑料回收 循环经济特别报道
本轮联合国塑料污染治理谈判虽未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但核心争议已从“是否管控”转向“如何管控”。

当地时间8月15日,新一轮全球塑料污染治理谈判在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闭幕,与会各方经过10天的对话,最终未能达成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协议,以应对日益严峻的塑料污染危机。此次会议汇集了超过2600名与会者,其中包括约1400名各国政府代表,以及来自至少400个组织的近千名观察员。

 


去年年底,来自170多个国家的代表在韩国釜山举行了为期一周的第五轮谈判会议,讨论采取有约束力的措施来控制全球塑料污染,但最终没有达成任何协议。这原本是联合国塑料公约的最后一轮谈判,而由于没有达成协议,才有了今年的第五轮谈判第二阶段会议。
 

谈判无疾而终,业内深表遗憾


据路透社报道,法国环境部长在闭幕式上表示,她对这一结果“感到愤怒”,许多人做出了真正的努力,并且在讨论中取得了进展,但最终没有取得切实的成果。


谈判委员会主席瓦尔迪维耶索表示,尽管未能达成既定目标令人遗憾乃至沮丧,但这不应动摇我们的决心。相反,这更应激励我们重整旗鼓、坚守承诺、强化共识。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则通过发言人发表声明,对《全球塑料公约》谈判无果而终深表遗憾。他表示,尽管各方作出了真诚努力,但关于塑料污染(包括海洋环境中的塑料污染)的国际法律文书谈判未能达成共识。他欢迎各成员国继续致力于打击塑料污染、保持参与进程的决心,以共同目标为指引,推动制定世界所需的条约,应对这一对人类和环境构成重大挑战的难题。

 

谈判还应该继续下去吗?


在8月5日会议开幕当天,联合国指出,此次“全球塑料公约”的制定堪比2015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巴黎气候协定》。然而石油生产国正对协议施加压力——这些国家的原油和天然气工业正是塑料生产的原料来源。


此间有分析称,谈判的最大分歧是应将重点放在限制新塑料的生产上,还是放在更好地设计、回收和再利用等方面。


一些石油生产国的强硬立场成众矢之的。不少与会代表和分析人士将谈判的破裂归因于以美国为代表的石油生产国,认为相关国家强化了长期以来的放任立场,主张不对塑料产量设限,以谋取本国利益。巴拿马谈判代表德布拉·西斯内罗斯表示,与拜登政府时期进行的前几轮谈判相比,美国对塑料污染治理的接受程度有所降低,“这次他们什么都不想做,所以谈判非常艰难,在每一项重要条款上,美方都反对我们”。与会人士认为,美政府立场难以发生改变。今年2月,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鼓励消费者购买塑料吸管。在特朗普政府不断退出国际组织、质疑多边主义的大背景下,一份需要所有国家同意方能生效的协议难以获得一致通过。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安德森表示,过去十天的谈判正值地缘政治复杂、经济挑战加剧及多边关系紧张之际,进程异常艰难。但各国传递出明确信号——即使存在分歧,仍致力于继续推进这一进程。


包括英国在内的一些国家的代表也认为谈判应该继续,但也有国家的代表认为目前的方式有些“行不通”。


据悉,虽然各方未能就制定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全球塑料污染治理协议达成共识,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声明称,谈判委员会已同意未来择期重启谈判,并强调会议“在成员国明确表达继续推进进程意愿的背景下休会,同时承认各国间观点存在重大差异”。

 

治理废塑料,从当下做起


联合国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塑料消费量据估突破5亿吨,其中3.99亿吨沦为废弃物。如果这些废弃塑料被压成1毫米厚的薄膜,可包裹地球表面两遍以上;如果用普通货运车厢运送这些废弃物,车厢连成一列可绕地球赤道17圈。


当前,人类每年生产的塑料近一半是一次性使用,全球每年产生的塑料垃圾有18%至20%最终进入海洋。据联合国估算,若不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到2040年每年进入海洋的塑料废弃物可能高达3700万吨。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日前警告,如果不采取有效行动,到2060年全球塑料垃圾量将增至目前的3倍,造成的健康和环境损失难以估量。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长聘教授于宏源在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环球资讯广播采访时分析指出,在大自然中无法降解的塑料废弃物给人类健康、全球环境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危害。目前世界多国对于塑料污染的治理也很重视,但是距离达成共识还有差距,治理路径也遇到了很多的挑战。


目前世界各国治理塑料污染的方式主要以下几个方面:


◆ 禁塑令。很多国家已经对一次性塑料制品、塑料袋等实施了使用限制;
◆ 加强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处理,全球科技企业也在加大对生物降解技术的研发,争取让民众更多使用塑料替代产品;
◆ 对塑料生产、加工、使用、废弃各个环节进行全过程污染物监控。


安德森强调,仅靠回收无法化解塑料污染危机,人们必须进行系统性变革,才能真正实现向循环经济的转型。


其实从2023年至今,关于塑料污染治理谈判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全过程的治理。今年的谈判也是希望强化监控管理的义务,并希望能够找到更多元的塑料污染治理工具。全过程、全范围覆盖的公约,多元的治理工具以及全球各方的参与始终是现在全球塑料污染治理的重要原则。


目前,相关治理路径也遭遇很多挑战,包括如何协调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矛盾,如何协调生产国和使用国消费者的关系,如何让更多与塑料有关的科技产品能惠及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加强联合国治理的能力,实现全过程的对塑料污染物、特别是有毒污染物废弃物的监控、妥善处置回收,如何落实发展中国家资金和技术能力的建设,构筑全球范围的塑料污染治理体系等,这些都需要国际社会进一步付出努力。

 

中国积极推动全球塑料污染治理


据央视新闻报道,由生态环境部、外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商务部等部门和其他单位组成的中国代表团出席会议,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国塑协”)派出代表作为中国代表团一员出席了会议并在聚焦“塑料产品”“豁免”“塑料产品设计”“供应/可持续生产”等关键条款的接触组中介绍相关情况、提出专业意见,助力推动谈判聚焦科学务实方向,为相关条款的技术论证、内容完善提供信息与专业技术支撑。


有媒体记者从生态环境部获悉,中方深入参与所有议题谈判磋商,就关键议题主动提出搭桥方案,积极发挥影响力、引导力,努力弥合分歧,受到各方积极评价。中方出席部长级圆桌会,分享中国在塑料使用源头减量、废塑料收运处置和回收利用、水域塑料垃圾清理等领域塑料污染治理经验做法,强调塑料污染是复杂且紧急的全球性环境挑战,呼吁各方本着相互尊重和团结合作的精神、理性务实的态度,秉持多边主义,努力探索推进全球塑料污染治理切实可行、循序渐进的有效途径。会议期间,中方与多国举行了双边会谈。


中国塑协理事长王占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则表示,中国塑协将继续积极参与国际塑料污染治理合作,为推动达成一份科学、公正、务实、有效的国际法律文书贡献中国行业智慧和力量。中国塑料加工行业多年来一直努力做好绿色设计,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废弃物全链条治理相关工作,在减量化、单材化、资源化以及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等方面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工作中取得很大进步,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王占杰表示,下一步工作中,中国塑协将持续推进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相关工作,倡导产品绿色设计理念,提升废弃物处置与回收效率,推动再生塑料的高质化与高值化应用,为循环经济体系建设、双碳目标实现,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来源:荣格-《国际塑料商情》


原创声明:
本站所有原创内容未经允许,禁止任何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等机构转载、摘抄,否则荣格工业传媒保留追责权利。任何此前未经允许,已经转载本站原创文章的平台,请立即删除相关文章。

关注微信公众号 - 荣格塑料工业
在这里,发现国内国际塑料新技术、新观点、新资讯!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