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当地时间 8 月 28 日,华盛顿州生态部正式宣布,该州成为美国首个全面禁止化妆品中甲醛释放化学物质的州。这项被业内称为「里程碑式」的法规将于 2027 年 1 月 1 日正式生效,涉及 25 种明确列出的甲醛释放化学物质,同时适用于所有其他故意添加的甲醛释放物质。
甲醛释放体(Formaldehyde Releasers)在化妆品中的应用极为普遍。据统计数据显示,2017 年调查的 550 款中国国产化妆品中,有 103 款添加甲醛释放体类防腐剂,占比 18.7%。在德国、荷兰、美国的同类调查中,这一比例分别为 7.9%、25% 和 23.8%。
Part 1
监管风暴眼中的甲醛争议
甲醛作为一种无色刺激性气体,长期以来在化妆品工业中扮演着「双刃剑」的角色。
一方面,甲醛及其释放体因优异的防腐性能和相对低廉的成本,被广泛用于延长产品保质期;另一方面,2011 年美国国家毒物计划已将甲醛列为「人类已知致癌物」,世界卫生组织也确认其为致癌和致畸型物质。
华盛顿州生态部在推进这项法规时,特别关注了职业暴露风险。该部门负责实施无毒化妆品法案的 Shari Franjevic 表示:「市场上已有同样功效但不释放致癌化学物质的化妆品产品。转向更安全的化学物质将有助于保护所有华盛顿州居民,尤其是美容师、发型师和每天接触这些产品的从业人员。」
数据显示,美发沙龙工作者和有色人种女性是甲醛暴露风险最高的群体。
华盛顿州生态部 2023 年的检测结果发现,面霜、乳液和护发产品中存在甲醛超标情况,其中包括专门针对有色人种女性市场的产品。
哥伦比亚大学环境健康科学副教授 Ami Zota 博士指出:「甲醛和甲醛释放体是有充分文献证明的危害物质,任何人在日常使用的产品中都不应暴露于此类物质。这项行动对于面临最高暴露风险的有色人种女性和沙龙工作者尤其重要。」
华盛顿州的禁令建立在该州 2023 年 5 月通过的无毒化妆品法案(Toxic-Free Cosmetics Act)基础之上。该法案自 2025 年 1 月 1 日起已禁止在华盛顿州制造、销售或分销的化妆品中故意添加甲醛和其他有毒化学物质。新规则进一步扩大了限制范围,涵盖了所有甲醛释放化学物质。
值得注意的是,新规则中包含一项关键的举证责任条款——任何检测到的甲醛都将被推定为故意添加,这要求企业验证其整个供应链中成分的安全性。这一「有罪推定」的做法,实际上将合规责任完全转移到了制造商和品牌方。
Part 2
全球监管格局的分化与趋同
华盛顿州的甲醛禁令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全球化妆品安全监管趋严的一个缩影。不过,各国家和地区对甲醛的管理要求存在不少差异。
在中国大陆,《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 年版)规定,化妆品中甲醛含量超过 0.05% 时必须在标签中标示,喷雾产品中不得检出甲醛,其他产品中甲醛含量限值为 0.2%。2021 年 5 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将甲醛、多聚甲醛列为禁用成分。目前,含有甲醛释放体类防腐剂的产品需要进行游离甲醛检测,当检出时需要参考其他国家或地区相关要求进行安全性风险评估。
欧盟的立场更为严格。甲醛属于欧盟法规 EC No 1272/2008 中的致癌性 1B 类和皮肤致敏性 1 类物质,被收录于欧盟化妆品法规 1223/2009 附录 II 化妆品禁用物质清单中。2021 年,欧盟消费者安全科学委员会(SCCS)发布最终意见,明确表示为保护大多数对甲醛过敏的消费者,游离甲醛总量相对安全阈值为 10ppm。超过该阈值的产品需要在标签标注「释放甲醛(releases formaldehyde)」的警告标签。
美国联邦层面的监管相对宽松。FDA 没有制定化妆品中甲醛释放体类防腐剂的具体管理要求,但将含量≥1% 甲醛的商品列为「强致敏剂」物质,此类产品必须贴上包含「Caution」或「Warning」、「May Produce Allergic Reaction by Skin Contact」的警示标签。然而,美国各州监管要求差异巨大。除华盛顿州外,加利福尼亚州也已修订《健康与安全法规》,禁止甲醛、多聚甲醛、季铵盐-15 等成分用于化妆品,该法规将于 2025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
中国台湾地区的做法颇具特色,其卫生福利部将甲醛列为禁用组分,但允许含有甲醛释放体类防腐剂的化妆品游离甲醛总量不超过 0.1%,对于未添加甲醛释放体类防腐剂但在制造过程中技术上无法避免的情况,游离甲醛残留量不得超过 0.0075%。
东盟国家的管理基本与欧盟一致,除老挝外均将甲醛列为禁用成分。对于含甲醛释放体类防腐剂的化妆品,如果成品中游离甲醛浓度超过 0.05%,必须标注「含甲醛(contains formaldehyde)」警告。
一些跨国企业开始制定「最严标准」策略,即按照全球最严格的监管要求开发产品,以确保在所有目标市场的合规性。同时,部分企业选择差异化生产,针对不同监管要求生产不同配方的产品。
Part 3
对产业链影响有何影响?
华盛顿州甲醛禁令的实施时间表为行业提供了相对充裕的调整期。禁令将于 2027 年 1 月 1 日生效,零售商可以销售现有库存至 2027 年 12 月 31 日。
对于化妆品品牌方而言,重新制定产品配方已成为当务之急。无毒未来组织(Toxic-Free Future)政府和市场政策总监 Cheri Peele 表示:「更安全的解决方案是存在的,我们期待这一里程碑式的行动能够促使在美国各地销售的产品进行重新配方。」该组织 2024 年零售商报告卡显示,丝芙兰(Sephora)、塔吉特(Target)和美妆连锁店 Ulta Beauty 等公司已经在自有品牌产品中限制甲醛释放体的使用,并增加了更安全替代品的供应。
一些原料供应商已开始加大对新型防腐剂体系的研发投入,寻求在维持防腐效果的同时避免甲醛释放的技术路线。
代工企业(OEM/ODM)的应对策略更为复杂。由于需要同时满足不同市场的监管要求,许多代工厂正在考虑建立分线生产体系。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代工企业负责人表示:「我们正在评估为美国市场单独设立生产线的可行性,因为重新配方不仅涉及主要成分的调整,还需要重新进行稳定性测试、功效验证等工作,成本投入巨大。」
零售渠道的变化同样值得关注。华盛顿州生态部将于 10 月 1 日举办合规网络研讨会,为零售商和分销商提供技术支持。
然而,零售商面临的挑战不仅是合规问题,还包括消费者教育和产品替换。美国全国零售联合会的一项调查显示,72% 的消费者对化妆品成分安全问题表示关注,但只有 31% 的消费者了解甲醛释放体的概念。
从长远角度看,华盛顿州甲醛禁令可能只是美国化妆品监管趋严的开端。随着消费者安全意识的提升和科学认知的进步,更多州可能会跟进类似措施。
这一甲醛禁令只是全球化妆品安全监管演进过程中的一个节点。随着科学认知的深入和消费者意识的提升,化妆品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企业要在变革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既要满足不断提升的安全要求,也要保持产品的竞争优势。期待变革的最终结果,将是一个更加安全、透明、可持续的化妆品市场。
参考资料:
Washington moves to restrict cancer-causing chemicals in cosmetics - Washington State Department of Ecology
来源:
作者:John X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