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据CNBC印尼报道,日本SkyDrive Inc公司将于2025年8月20日至24日在雅加达举办的HeliExpo Asia 2025展会上,正式展示其eVTOL空中出租车产品。然而,飞行出租车在印尼的真正商业化还需时日:印尼政府尚未出台相关法规,导致这一创新技术暂时无法升空。
这一事件标志着印尼航空工业的潜在转折点。在HeliExpo Asia 2025发布会上,Whitesky航空首席商务官Ari Nurwanda表示:“SKYDRIVE在HEXIA 2025的出现,是向全球游客介绍eVTOL技术的关键一步。作为环保和高效交通的未来,eVTOL有望开启航空运输的新时代。”但他同时坦承,“印尼尚无eVTOL运营许可法规,公司还需耐心准备。我们正密切关注技术进展,一旦法规出台,我们将迅速响应。”
印尼独特的地理条件——作为拥有17000多座岛屿的群岛国家,交通不便,尤其在偏远地区——为eVTOL提供了天然机遇。此外,印尼的直升机利用率低下(仅100架现役直升机),远低于邻国马来西亚(400架)。尽管直升机使用有限,但巴厘岛等地的拥堵问题正推动创新方案,如水上出租车与空中交通的协同发展。然而,法规缺失和技术准备成为当前最大瓶颈。
印尼政府目前在eVTOL法规制定的最新进展
根据最新信息,印尼政府在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法规制定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出台正式政策,但已出现关键进展迹象,预计2026年可能成为政策落地的关键节点。
一、当前法规状态:空白期与初步尝试
尚无运营许可法规
截至2025年8月,印尼政府尚未批准任何eVTOL的商业化运营。企业如SkyDrive等仅能在展会展示产品,无法实际飞行。印尼交通部门明确表示,eVTOL的适航认证、空域管理、运营标准等核心法规仍缺失
试验性飞行破冰
尽管法规未出台,印尼已允许有限度的技术验证:
亿航智能的试飞突破:2025年6月,亿航EH216-S在印尼完成首次载人飞行测试,并获得印尼民用航空总局颁发的临时飞行许可。此次试飞由印尼交通运输部支持,被视为政策松动的信号
巴厘岛场景探索:作为重点旅游区,巴厘岛自2021年起成为eVTOL技术测试地,政府试图通过旅游场景验证可行性
二、政策推进动力与阻力
✅ 推动因素
市场需求迫切性
交通拥堵与地理挑战:印尼作为群岛国家,传统交通效率低下(如巴厘岛拥堵严重),直升机利用率仅为邻国马来西亚的1/4(印尼现役直升机仅100架)
电动车政策基础:印尼设定2025年底销售10万辆电动汽车的目标,电动化交通政策已形成框架,为eVTOL提供政策衔接可能
国际企业合作施压
亿航、峰飞等中国企业正与印尼本地运营商(如Whitesky航空)合作,推动政府加快立法。企业已开始筹备基础设施和运营网络,等待法规出台
⚠️ 主要障碍
安全与空域管理难题:印尼尚未建立低空监控网络,缺乏类似中国的“低空智联网”或动态空域系统
适航认证体系缺失:全球eVTOL需通过TC(型号合格证)等严格认证,印尼尚未建立本土化审定标准。
三、政策出台时间预测:2026年可能性大
综合行业动态与全球趋势,印尼eVTOL法规有望在2026年取得实质性突破:
全球商业化窗口期
主要eVTOL企业(如Joby、Archer、亿航)均将2026年设为全球商业化节点。例如:
Joby计划2026年在迪拜推出空中出租车;
亿航在印尼的试飞是为2026年运营铺路
印尼政府表态与行动
立法筹备加速:印尼交通部在HeliExpo 2025上透露,正研究中国、阿联酋等国的监管框架,计划2025年内完成草案起草
试点城市先行:参考中国在6个城市的试点经验,印尼可能优先开放巴厘岛、雅加达等区域,2026年启动有限商业化运营
印尼低空经济的机遇
从中国海外投资的角度看,印尼eVTOL的发展,不仅是技术试点的机会,更是低空经济(指在低空空域,如500-1000米高空中开展的航空活动)的潜在“蓝海”。中国在eVTOL领域拥有领先企业(如亿航智能、小鹏汇天),并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南亚的广泛布局,此时进入印尼市场,具有多重战略优势:
法规空白期:抢占先发优势
印尼的低空空域管理尚未成体系,这为外部投资者提供了难得的“窗口期”。中国企业和投资者可借鉴国内经验——中国已初步建立低空经济监管框架,如民用无人机试点项目——协助印尼制定标准。例如,可推动双边合作,设立技术示范区或联合研究实验室。这将为eVTOL商业化打下基础,避免“从头开始”的挑战,同时为未来大规模应用铺路。SkyDrive的展示事件表明,市场兴趣已酝酿,中国企业可借机布局知识产权、基础设施或供应链投资。
地理与需求红利:解锁千岛物流和旅游
印尼的群岛地理和旅游驱动力(巴厘岛游客年流量超1200万人次)是低空经济的沃土。中国投资者可瞄准特定场景:如eVTOL用于海岛间物流配送(减少海运延误),或开发“空中旅游”新业态(解决巴厘岛拥堵问题)。据Whitesky航空数据,印尼的100架直升机远不足以覆盖需求,这为新进入者留出巨大空间。中国企业可与当地政府合作,投资eVTOL的航线网络或充电设施,实现“点对点”交通,比传统航空更具成本优势。预计,若法规出台,印尼低空市场规模可达数十亿美元。
经济效益放大:创新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低空经济不仅能缓解交通拥堵,还能带动本地就业和技术转移。中国投资者可推广“低碳eVTOL”模式——印尼作为发展中经济体,对环保技术需求上升(如减少碳排放)。据业界分析,eVTOL在亚洲的采纳率正加速,中国企业的成熟技术(如电池和导航系统)有望通过合资企业形式落地,创造双赢:印尼获得技术升级,中国扩大市场份额。长远看,这或成为“新质生产力”输出的典范,提升在东盟的软实力。
准备迎接低空时代
印尼eVTOL的亮相,是低空经济在全球南半球的序章,也为中国投资打开一扇机遇之门。印尼政府可能在未来2-3年内完善法规,SkyDrive等公司的行动已证明市场潜力。中国投资者应及早行动:从技术合作到基础设施投资,每一步都需务实推进。正如Ari Nurwanda所言:“我们必须从开头就做好准备。”对中国而言,这不只是“飞行出租车”的生意,更是把握亚洲新兴增长引擎的战略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