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大厅

登录/注册

公众号

更多资讯,关注微信公众号

小秘书

更多资讯,关注荣格小秘书

邮箱

您可以联系我们 info@ringiertrade.com

电话

您可以拨打热线

+86-21 6289-5533 x 269

建议或意见

+86-20 2885 5256

顶部

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打开
荣格工业-圣德科

国家出手立规,染发剂监管迎‘技术铁笼’时代?

来源:行业资讯 发布时间:2025-08-11 62
个人护理品其他 化妆品与个人护理品护发美发产业动态市场趋势

近日,中检院发布《中检院关于公开征求〈染发化妆品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征求意见稿)〉等6个指导原则意见的通知》,截止意见期约为08月15日,旨在进一步规范和指导染发、烫发和防晒化妆品的研究与评价工作。

 

这些文件不是单纯“监管通告”,而是就研究设计、评价指标、检测方法、质量控制要点等技术层面提出系统性指导。

 

 

近几年国家和地方通报显示,染发产品在化妆品不合格批次中占比长期偏高(多次抽检都把染发类列为重点问题类别,近两年占比均处于前列)。监管层对染发类的质量与安全隐患已有长期积累的数据与案件。

 

今年3月,中国国家药监局就公布了47批次不符合规定化妆品名单,其中16批次产品为染发膏(霜)产品。综合以往国家药监局公布的不合格化妆品名单来看,染发产品一直是不合格化妆品的重灾区。

 

47批次不符合规定的化妆品中,16批次为染发膏(霜)产品,与防晒霜(喷雾)数量相当,占不合格化妆品批次的34%。

 

此外,据新京报统计报道,国家药监局2024年共公开了535批次不合格的化妆品,其中防晒霜、染发剂和面膜三大类产品几乎占据了抽检不合格产品的半壁江山,仅染发类产品占比就达到了21.3%;2023年国家药监局抽检出不合格的化妆品共计601批次,其中染发类产品以177批次居首,占比29.5%。

 

 

违规问题多为“成分与标签不符、检出未经申报或禁用/超限成分、配方与注册文件不一致、微生物、防腐、pH值等质量控制问题” —— 这些都需要统一的研究、检测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而非仅靠行政通报能彻底解决。

 

国外对某些染发成分的风险评估,如致敏性、致突变性或致癌性研究在更新。2025年6月30日,欧盟消费者安全科学委员会(SCCS)发布关于二苯酮-2 (CAS No. 131-55-5)和二苯酮-5(CAS No. 6628-37-1)的最终科学意见(SCCS/1679/25)。2025年4月22日,SCCS发布有关二苯酮-2和二苯酮-5的初步评估意见并公开征求意见。

 

监管倾向由经验监管转向基于证据的技术评估,而国内也在对接这种科学化管理路径。

 

此次意见稿的发布,或许意味染发产品市场将逐渐进入到:

 

从“事后抽查/处罚” 到“前置技术规范与评价体系”阶段。监管目标变为通过明确的研究设计、临床、毒理评价方法、质量控制指标与检测方法,提前把好入市门槛和工艺质量线。

 

从“模糊申报 、 标准不一” 到“注册、备案技术文件可复核”。进一步要求企业以标准化数据支撑注册、备案项目。

 

从“低门槛配方竞争” 到“合规成本上升 / 质量壁垒形成”。法规获将在短期内提升小作坊、贴牌的合规成本,而对有研发与质量体系能力的企业反而是竞争力加分项。

 

此外,此次的意见征集稿钟透露的监管信息显示:“原料功效或作用机理等进行宣称的,应与相关原料的功效依据相符。不得使用医疗术语或者暗示产品具有医疗作用;不得使用夸大或绝对化宣称;不得使用引人误解的宣称,例如‘植物染发’‘洗染’‘烫染’‘一洗黑’等。根据氧化型染发产品的配方特点,其属于高风险产品,为避免误导消费者,该类产品不应作‘温和’‘安全’相关宣称。”

 

因此,公关与产品线策略对外宣称(如“植物染发”等)要谨慎避免误导性宣传,准备好科学依据与标签表述以应对监管与舆论风险。

 

国家层面发布“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并公开征求意见,说明染发化妆品监管已进入以科学证据与技术标准为核心的治理阶段——企业应争取把合规、安全与质量控制作为研发与经营的硬约束。

 

 

综合自中检院及相关新闻稿及媒体报道

 

来源:

作者:Candy Tang

关注微信公众号 - 荣格个人护理
个人护理、美容、化妆品、香水、包装等行业专业人士必读。美国《happi》与《Beauty Packaging》杂志在中国唯一合作伙伴。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