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近日,华能邢台综能、新河邯昊、河北洁源、清河旭昇四处光伏场站的2.73452MW光伏组件采购中标结果正式公示,迅速引发行业广泛关注。中标单位为河北昊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标金额达1663167.9元,经核算折合均价0.608元/瓦。
业内人士分析,从招标项目、采购规模与功率要求来看,本次招标可能并非新建电站采购,更可能是项目补货、修复需求,因此对组件的技术迭代要求不高,招标功率要求在410W、540W、545W、580W,企业库存产品即可满足需求,“卖一瓦赚一瓦”,因此报价较低。
就在7月25日,国家电投集团安徽宣城市杨柳镇170MW茶光互补项目光伏组件采购招标宣告终止,终止原因明确为撤项。这意味着,两天前(7月23日)刚刚公示的中标候选人和0.619元/W的报价都无法落实。
整体来看,7月份光伏组件招标市场价格波动较大,2025年上半年,光伏组件价格也呈现“先涨后跌”的波动态势,光伏行业整体呈现“内卷外堵”形势。
受成本压力、政策预期、价格调整频繁等多重影响,下游市场观望情绪加重,5、6月份光伏组件定标规模均不足1GW,其中5月定标735MW、6月定标527MW;进入7月,市场呈现回温迹象,定标规模回升至2.35GW。在反内卷作用下,叠加阶段性供需格局改善、企业库存消化接近尾声等因素,7月份以来多晶硅价格已实现“五连涨”。
那么,光伏反内卷真的生效了吗?
7月组件中标价格波动,市场反应不一
此前,多家企业领导公开呼吁,组件销售价格不得低于成本线,这一观点得到了广泛认同。然而,7月光伏组件招标市场仍呈现波动态势,通过梳理近日光伏组件中标情况,7月份组件中标价格在0.608-0.73元/ W。多个项目出现毁约、终止、变更等情况:
7月21日,广东双兴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9.5MWp分布式光伏发电节能改造项目光伏组件物资采购(二次招标)发布中标结果更正公告。公告显示,因原第一、第二中标候选人放弃中标,最终递补第三候选人中标,中标总价2189890.56元,折合单价0.768元/W。
根据6月12日公布的中标候选人公告,该项目原中标候选人第1名为山东润马光能科技有限公司,原中标候选人第2名为南通道旺光伏设备有限公司,投标单价均为0.7元/W。
7月14日,湖南郴电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2025年度第一批光伏组件采购在历经2次废标后,终于进行候选人公示,但候选人投标价格未对外透露。
7月29日,华能邢台综能、新河邯昊、河北洁源、清河旭昇四处光伏场站的光伏组件采购中标结果正式公示,中标单位为河北昊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标金额达1663167.9元,经核算折合均价0.608元/瓦,虽开出低价,但本次招标组件能否顺利交货仍存疑。
业内人士分析,从招标项目、采购规模与功率要求来看,本次招标可能并非新建电站采购,更可能是项目补货、修复需求,因此对组件的技术迭代要求不高,招标功率要求在410W、540W、545W、580W,企业现有库存产品即可满足需求,因此报价较低。
7月30日,东营辉阳清洁能源有限公司渔光互补四期1350MW太阳能光伏发电站项目组件采购宣布终止,终止原因系政策调整。
由此可见,7月光伏组件招标市场价格乱象丛生、项目变动频繁,行业协会拟定的“反内卷”价格标准尚未真正落地生效,光伏行业能否摆脱价格混战、走向有序发展,仍有待市场与时间的检验。
光伏内卷有望停止吗?
据统计,2024年和2025年一季度,光伏产业链企业亏损总额近600亿元。在行业深陷至暗时刻,近期多晶硅市场释放出回暖信号——自2025年6月25日触底后,多晶硅期货价格连续反弹。这波价格回升,与中央持续推进的 "反内卷" 政策紧密相关,通过优化供需格局、引导产能理性布局,政策正推动光伏产业链逐步走出低谷。
然而,光伏行业深层矛盾难以根除。最新数据显示,光伏全产业链年产能已突破1100GW大关,而2025年全球与中国光伏市场的乐观需求量分别为630GW和300GW——产能与需求的1.7倍悬殊落差,正是价格战的核心诱因。多数企业为抢占市场份额,盲目通过扩产实现规模效应,试图以成本优势突围。但这种粗放式竞争,在产品同质化严重、技术创新乏力的背景下,反而加剧了价格战的恶性循环。
“部分光伏从业者过度追求规模扩张,导致产能急剧膨胀,最终引发了当前的行业困境。”业内人士直言。
另有企业负责人透露:“公司去年利润同比减半,部分客户甚至质疑'你们怎么还在盈利 ',更有客户发邮件要求降价。作为行业培育起来的供应商,若企业间陷入互相压价的恶性竞争,势必导致整个供应链遭受重创。"
为制止低价竞争带来的恶性循环,自2024年起,中央多次释放 “反内卷” 信号,为光伏行业稳健发展指明方向。
●2024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防范“内卷式”恶性竞争,正式拉开行业反内卷大幕。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纳入年度重要任务,彰显国家对该问题的高度重视。
●2025年6月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进一步细化监管框架,从法律层面为治理“内卷式”竞争筑牢根基。
●7月1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着重强调,要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政策信号持续强化,加速反内卷行动落地。
●7月3日,工信部召集14家光伏企业及行业协会负责人座谈,聚焦行业生态建设与产能优化,明确将通过法律与市场手段引导企业提升技术品质,避免低质同质化竞争。
●7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2025年上半年发展改革形势通报会。提到要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破除“内卷式”竞争,深入推进招标投标制度改革,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推动要素顺畅流通,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头部企业营造了更有序的竞争环境。随着落后产能逐步退出市场,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技术迭代加速的长期趋势将愈发清晰。
近日,多位光伏从业者也纷纷发声,为行业结束内卷建言献策。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指出,下半年的重点是加快光伏行业治理内卷工作,使光伏行业尽早回归正常的健康发展轨道,协会也通过研究并制定光伏各环节的标杆成本价,供企业和行业参考。同时,协会正积极推动行业自律工作,对招投标过程中出现的低价行为进行密切跟踪,及时上报主管单位。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理事长曹仁贤也表示,要持续强化创新引领,以技术进步对冲成本压力,提升产品附加值,依靠技术迭代淘汰落后产能,推动行业群体自律,营造健康的市场环境。
多晶硅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严大洲透露,国家正在计划修改多晶硅的标准体系,助推淘汰落后产能。8月1日,工信部印发2025年度多晶硅行业专项节能监察任务清单的通知,通知表示将对41家多晶硅企业实施专项节能监察,规范工业节能监察程序措施,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这一举措印证了国家推进反内卷工作的坚定决心。
也有企业建议,行业应从多场景差异化应用中挖掘市场潜力,通过扩充应用场景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企业需在细分领域做精做专,随着专业性的提升,同质化现象将自然减少,从而为每个市场主体留出发展空间。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光伏行业反内卷虽已取得一定成效,但行业内仍存在低价中标、项目变动等现象,光伏内卷要真正停止,还需要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等各方持续努力,在政策执行、产能优化、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多方面协同推进,才能实现光伏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