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大厅

登录/注册

公众号

更多资讯,关注微信公众号

小秘书

更多资讯,关注荣格小秘书

邮箱

您可以联系我们 info@ringiertrade.com

电话

您可以拨打热线

+86-21 6289-5533 x 269

建议或意见

+86-20 2885 5256

顶部

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打开
荣格工业-圣德科

eVTOL如何撬动万亿元赛道?

来源:荣格汽车制造 发布时间:2025-08-05 95
汽车制造低空经济低空制造 市场趋势研讨会报道
由荣格工业传媒主办,重庆市航空航天学会、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大学低空经济与装备联合研究中心、重庆大学新质生产力研究院联合主办,重庆市通用航空协会、成都市航空航天学会协办以及亿航智能支持的“2025 eVTOL关键技术及制造产业发展大会”于7月31日在重庆隆重举办。

 

低空经济正从探索阶段加速迈向规模化发展新纪元。据中国民航局预测,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突破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在中国西南地区,成渝双城经济圈凭借独特的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正在成为低空经济发展的新高地。在此背景下,由荣格工业传媒主办,重庆市航空航天学会、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大学低空经济与装备联合研究中心、重庆大学新质生产力研究院联合主办,重庆市通用航空协会、成都市航空航天学会协办以及亿航智能支持2025 eVTOL关键技术及制造产业发展大会”于昨天(7月31日)在重庆隆重举办。

 

PART.开幕致辞

 

 

荣格工业传媒会议部总监邵敏在致辞中表示,当前全球低空经济正以颠覆性之势重塑未来交通与产业格局重庆市作为中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先行者,在《重庆市推动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的引领下,正以三年筑基、五年腾飞的战略定力,书写低空经济发展的壮丽篇章。

 

2025年,重庆市将新建通航起降点200个以上,低空飞行器数量增长15%,飞行架次与时长实现20%以上的突破性增长;至2027年,这一数字将跃升至1500个起降点,飞行器数量与飞行活动年均增速分别达20%25%,通航制造业投资规模超200亿元,市场主体突破1000家。这些数据的背后,是重庆以空域改革为支点、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石、以技术创新为动能的系统性布局,更是中国低空经济从政策破冰到产业爆发的生动缩影。

 

而低空经济的核心在于飞行器技术的突破与性能升级。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作为颠覆性创新载体,正以三电系统的革命性进步与新型材料的跨越式应用,重新定义未来空中交通的边界。

 

 

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郑丹在致辞中提到,当前,全球低空经济正迎来爆发式增长。成渝地区作为国家战略布局的重要节点,凭借产业基础与政策优势,已成为低空经济发展的新高地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低空经济生态建设在此背景下,本次大会聚焦eVTOL关键技术突破与产业协同,恰逢其时,意义深远。

 

重庆交通大学作为一所以交通为特色的高校,始终致力于推动交通运输领域的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目前,学校拥有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内河航道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交通土建工程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级重点科研平台,1个山区桥梁与隧道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水利水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53个省部级科研平台,西南水运科学研究院等20余个研发机构,在山区交通基础设施、寒区冻土工程、生态航道、轨道装备、运输物流、绿色航空等领域取得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成果。学校将进一步发挥学科交叉优势,在前沿科学探索、产学研合作、低空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推动改革。

 

大会主持

曾宪君,重庆交通大学绿色航空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重庆市通用航空协会秘书长&重庆市三八红旗手

 

 

现场花絮

PART.上午场

 

 

人工智能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模型参数越来越多、算力越来越强,已经进入大模型时代。传统AI 模型参数量少,针对特定任务训练,灵活性和泛化性较弱。大模型参数量巨大,依赖海量数据学习通用模式,能处理多元任务,普适性、通用性更好,已达到通用人工智能AGI的L2级。

 

那么,AI在低空经济领域有哪些应用呢?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资深系统专家刘超《低空经济的机遇与挑战》的主题演讲中分享了四大场景: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对无人机获取的影像信息进行识别,从而转换为管理决策依据;基于空域管理算法,依托AI对空域内无人机进行智能化管理,保证飞行安全,提高作业效率;使用多模态大模型,进行自主化识别推演,探索对于未训练场景的识别能力;搭载边缘计算模块,以SLAM建模代替GNSS定位,打造隧道内飞行AI无人机。

 

“低空航空器制造、飞行服务平台及空域管理系统、数字化基础设施、低空场景开发等为低空经济迎来诸多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法规和管理框架、安全与效率、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挑战,相信行业未来可期。”演讲尾声,刘超总结道。

 

 

“在重庆,空域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优化以往的空域审批流程,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流程性成本。此举不仅大幅提高了空域审批的便利性,也为企业开拓了更多盈利空间。”

 

《第三次交通革命:eVTOL重构全球经济版图与人类文明升维》的主题演讲伊始,亿航智能设备(广州)有限公司全球市场与业务开发兼中国境内空域协调中心总经理余节虎阐述道。

 

 

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加快完善低空经济监管体系,有序发展低空旅游、航空运动、消费无人机等低空消费。低空经济为浮空器产业发展提供新土壤。”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综合技术部副部长曾奎《浮空飞行器赋能低空经济:场景分析与发展趋势》的主题演讲中表示道。

 

随后,他分享了浮空飞行器的多个低空场景包括:交通运输-空中游览;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表演飞行+空中游览;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监测(海洋、环境、生态);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电力作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应急管理;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警务安防;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应急救援;卫生和社会工作-医疗物资转运。

 

“浮空飞行器作为新兴的低空载体,正在成为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随着《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方案》政策落地,浮空飞行器有望在3-5年间实现商业化运营突破,成为低空经济新增长极。”演讲尾声,曾奎展望道。

 

 

“飞行汽车也是一种特殊的eVTOL。”重庆交通大学航空学院副院长兼绿航院常务副院长邓涛教授/博导《飞行汽车路径规划与跟踪控制研究》的主题演讲开场表示道,“进入21世纪,人们在电动化智能化的全新技术体系下,在低空智能交通的全新应用场景中,重新探索飞机和汽车的结合。飞行汽车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技术集成体,需要具备空地两栖运动模式切换功能,可实现高效、节能、安全的城市立体交通出行和特殊条件的交通畅通。”

 

然而,飞行汽车的发展还面临着规划问题、市场问题、技术问题等各种问题,还有载荷航程、适航安全性、陆空相容性等瓶颈。“针对飞行汽车性能而言,垂直起降与推进噪声大且效能低、车身升阻比小、底盘重和结构碰撞安全性差,以及低空飞行驾驶安全性问题,是其面临的主要瓶颈。而高功率密度电动推进、高升阻比轻质车体、低空飞行智能驾驶是解决上述瓶颈的主要途径和关健核心技术。”邓涛教授分享道。

 

 

库卡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行业拓展部负责人吴其《自动化助力低空经济高质量规模化发展》的主题演讲中介绍了典型的航空制造工艺过程:航空结构价值链包括部件生产、结构化装配、飞机产品的运营服务,机器人、摩擦焊设备、多功能末端工具、物流运输设备等自动化设备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随后,他介绍了航空智能制造能力中心——专注航空智能制造领域,不断地持续成长,在这一领域拥有超过25年的专业技术经验。在设计与开发方面,还可以利用视觉软件和机器人校准提高机器人精度,通过使用力扭矩和RSI来控制防滑和施加夹紧力提高机器人的刚度。此外,他还分享了KUKA具备移动性的智能机器人设备解决方案以及其在空客A320机身装配、空客Atlantique制孔和紧固及波音777机身装配领域的应用案例。

 

在上午的演讲环节结束后,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资深系统专家刘超牧羽天航空科技江苏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窦新秋星控数智科技(重庆)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先举重庆交通大学航空学院院长何义团重庆大学低空经济与装备联合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文耀还进行了小型圆桌论坛,五位嘉宾就在低空经济从概念到产业化的过程中企业普遍面临的难点和痛点以及无人机应用场景、未来商业模式创新和市场价值这两大热点话题进行了探讨。

 

 

PART.3 下午场

 

 

随着无人机等低空飞行器的广泛应用,低空空域的拥堵和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同时应用端的需求和相关设施设备日益繁复。对于地方政府、相关应用行业及企业而言,如何细化监管、统筹规划、高效利用应用场景和相关设施设备、作业信息和数据,是低空经济在应用端高质量发展的一大挑战。

 

“低空应用企业及地方政府需要通过加强远程监管、细化管控维度、加强系统集成管理等手段保障低空空域以及飞行任务的安全有序,并通过应用场景创新有序引导低空飞行器及相关配套设施的高效利用,有效赋能任务需求及低空经济的发展。”成都时代星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彭彦平在主题演讲《时光云+AI智能无人机赋能低空经济》中分享道。

 

时代星光集成在无人机平台及相关配件领域的研发经验以及无人机行业应用经验,自研战狼S200空天地一体化AI指控系统,是一套基于空、天、地一体化集成的智能无人机指挥系统解决方案。其可实现全自动视觉精准引导降落、机器视觉识别进行锁定和跟踪、5G公网控制延时/专网控制延时、360°高速避障飞行(15米/秒)、多机协同验证,可以应对行业难点。

 

 

卡尔蔡司(上海)管理有限公司产品经理张伟康《蔡司质量解决方案助力eVTOL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演讲伊始,就表示蔡司每年销售额的15%会投入研发,这也是蔡司技术底气的来源。“低碳是市场转型的一个关键驱动力。”

 

张伟康表示,蔡司重点关注汽车、机床、工程与重机械、电力与能源、医疗、航空航天、电子工业等应用领域,其拥有的纳米级质量解决方案-显微镜、用于高效生产控制的一体化三维计量系统、微米级质量解决方案-三坐标和X-Ray无损检测系统等一系列产品组合和解决方案可以为制造业提供全套服务。

 

在低空经济领域,蔡司对于保证旋翼航空器、航空器电机、电机壳体、电机定子、电机转子轴、陶瓷轴承、螺旋桨、锂电池等诸多零部件制造的质量方面都有相应的解决方案。“转子轴精度要求更高一些,会用上我们的三坐标解决方案;陶瓷轴承轻量化要求更高,并且需要隔绝电腐蚀,转速要求高,精度要求高,未来轴承领域越来越多客户对全自动的在线监测要求越来越多,蔡司针对这些趋势都有相应的解决方案。”

 

 

始于2004牧羽天航空科技拥有20多年飞机研发制造经验,2022年,公司定位于重载货运无人eVTOL无人机——飞行重卡,整机和系统几乎90%为自研自制,具有极大的成本优势,从飞机概念、总体、气动、强度、航电全部为自主设计。牧羽天航空科技江苏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窦新秋《重载货运无人eVTOL在低空货运的应用》的主题演讲中介绍道。随后,他还介绍了其两款飞行重卡——AT1300和AT8000的应用场景和优势。

 

AT1300是吨级油电混动eVTOL,全球第一个完成转换飞行,可以完成垂直起降、点对点、快速物资运输,也可以进行空中巡逻、察打、对地遥测、遥感,以及进行应急救援、空中中继、人工增雨等工作;AT8000起飞重量达8吨,分为增程版和纯电版,增程版载重3.5吨,航程为1000公里,纯电版载重2.2吨,航程300公里。AT8000可实现将传统航空3段式运输变成门到门一段式运输,吨公里成本下降65%为2.6元。

 

 

低空经济是战略科技产业,可以让空间资源重构、实现军民融合、打造技术聚合平台同时也是新的经济增长极。”重庆大学低空经济与装备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副教授易进《低空经济产业模式及要素分析》的主题演讲中表示。

 

重庆大学基于低空经济与高铁既同属交通运输业,又区别于高铁政、产、学、研的1-100引进、追赶产业模式,属于0~1创新模式,提出低空经济与装备作为战略科技产业的学、政、研、产模式。”易进分享道。该模式形成闭环:学(人才/技术储备)政(政策/资源赋能)研(技术平台攻坚)产(商业化落地),反向促进学科迭代。

 

 

“低空开放加速,安全成为eVTOL商业化落地最大瓶颈。”演讲伊始,成都戎星科技有限公司低空安全系统总师石润在其《低空安全技术赋能eVTOL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演讲中如是表示道。“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低空安全问题也伴随而来。eVTOL由于载人/载物的特性,对安全技术的要求更高。”

 

据石润介绍,根据eVTOL危险源要素与具体场景的组合,所产生的风险等级也各不相同,但每种风险均需重视。戎星公司结合自身技术积累和产业定位,重点针对危险因素中的频域和空域部分,提供频谱安全保障和空域安全保障解决方案,支持多种应用场景,可构建立体式安全防护体系。随后,他详细介绍了戎星公司的导航抗干扰、导航诱骗检测、干扰源定位溯源、飞行器任务管理、飞行器集群管理、飞行目标融合感知、空域“黑飞”管控等产品技术。

 

 

全球低空经济正处于高速增长期,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全球市场规模预计今年突破1.5万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近15%,其中物流、农业、城市交通是核心增长领域。美国、欧洲和中国是主要市场,亚太地区(尤其中国)增速最快,占全球市场的40%以上。随着低空经济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渝获批西部首个低空经济试验走廊,是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战略方向。

 

随着航空发展探索清洁能源载体(氢)在航空动力中去碳化的潜力,全球正在加速推进氢动力在航空领域的应用。”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氢动力及低碳能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海东《氢动力eVTOL:成渝地区低空经济发展的绿色引擎》的主题演讲中分享道。常规动力源飞机碳排放较高,电池动力飞机续航受限,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是提高飞机续航、降低碳排放的选择之一。

 

此外,氢动力系统寿命长,全周期平均成本低;氢动力无人机的作业效率更高、维护成本更低、运行寿命更长、安全性高。“氢动力飞机市场大,亟需布局氢动力航空关键技术研发,打通与氢能产业上下游协同创新的技术应用模式。围绕未来氢能航空发展趋势,探索氢动力飞机新模式。”刘海东总结道。未来,强化技术攻关、完善基础设施、深化场景应用、优化政策协同,氢动力eVTOL还有一条漫长的道路要走。

 

PART.4 工厂参观

 

山特维克可乐满隶属于全球工业集团山特维克,每年山特维克可乐满都会推出2500多个新产品,涵盖车削、铣削、孔加工等各个金属加工应用领域。山特维克可乐满在欧洲、亚洲和美洲均设有山特维克可乐满中心,专门为客户提供产品演示和技术培训。

 

2023年开业的山特维克可乐满中心重庆,是继廊坊之后在中国设立的第二个中心。占地2000平米,拥有25轴铣车复合和车铣复合加工设备,以及远程实时演示设备,客户可直观体验山特维克可乐满的解决方案。今天(81日),我们走进这家全球刀具标杆企业,深度解码山特维克可乐满在满航空航天工程领域的突破性成果,揭示其持续引领高精加工行业变革的核心密码。

 

山特维克可乐满工厂参观花絮

 

山特维克可乐满首先为参观者介绍了公司的创新历史,以及“制造健康”理念的深层内涵——通过高效切削技术减少资源消耗,以精密加工工艺降低废料产生,同时分享企业在可持续制造方面的实践案例,让参观者了解其如何将环保与高效生产深度融合。

 

随后,参会者近距离感受重庆中心的“硬核实力”。从先进的智能化切削实验室、全系列刀具测试平台,到实时数据监控的生产模拟系统,逐一揭秘中心在技术研发、设备配置及服务响应上的优势,展示其为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的强大支撑能力,凸显作为行业标杆的技术沉淀。

 

航空航天领域山特维克可乐满也有着深厚的技术积累。据介绍,山特维克可乐满的航空航天工程项目团队全球化合作,先进加工方法和理念共享,并且更贴近客户,可以进行现场支持。针对航空航天领域高精密、高可靠性的要求,山特维克可乐满拥有涵盖钛合金、高温合金等难加工材料的切削解决方案,助力客户提高加工竞争力。专家在现场展示了在复杂零部件加工中的精度控制技术及高效生产工艺,通过实际案例体现其为航空航天制造保驾护航的核心竞争力。

 

在参观环节的尾声,山特维克可乐满的两位专家在现场演示了钛合金型腔的精密加工过程,通过讲解刀具选择、切削参数设置及工艺优化要点,实时展示加工精度检测结果,让参观者直观感受山特维克可乐满技术在难加工材料处理上的卓越表现。

 

 

山特维克可乐满技术专家演讲+演示

 

重庆宗申航空发动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航空发动机设计研发、生产制造、销售、售后服务等一体化业务的企业,主要为旋翼、固定翼的通航飞机和无人机等航空飞行器提供动力装备,是国内首批以民营为主体成功自主研发航空发动机的创新型企业之一。

 

公司生产流水线建设采用德国技术,按照标准工业4.0进行规划设计,生产能力可达1000台每年。流水线具备人性化操作、智能防错防漏、智能操作系统、质量控制及追溯、安全性等功能。公司先后获得重庆新型高端研发机构、全联科技装备业商会副会长单位、航空活塞发动机制造智慧工厂、重庆市航空活塞发动机重点实验室、重庆市数字化车间(航空发动机生产数字化车间)、航空活塞发动机CNAS实验室认证等资质荣誉。

 

在探访山特维克可乐满的工业智慧后,参观者继续走进宗申航发,与这家航空动力先锋企业近距离接触。

 

宗申航发工厂参观

 

至此,会议和工厂参观环节圆满结束!

如果您错过了这些精彩,

扫码注册,重温会议现场精彩演讲!

👇👇

再次感谢为本次会议成功举办而提供了大力支持的赞助商们,让我们下一届会议再相聚!

 

关注微信公众号 - 荣格汽车制造
为整车和零部件制造行业企业管理人员、工程师、技术人员、采购人员提供相关资讯、技术和产品信息。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