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大厅

登录/注册

公众号

更多资讯,关注微信公众号

小秘书

更多资讯,关注荣格小秘书

邮箱

您可以联系我们 info@ringiertrade.com

电话

您可以拨打热线

+86-21 6289-5533 x 269

建议或意见

+86-20 2885 5256

顶部

荣格工业资源APP

了解工业圈,从荣格工业资源APP开始。

打开
荣格工业-圣德科

52亿收购落槌,牙科巨头的退市与新生

来源:荣格医械资讯 发布时间:2025-07-25 126
医疗设备研发与设计服务 产业动态
当种植牙市场以6.9%年复合增长率奔向2034年的96亿美元规模时,胜负关键已非单一材料或器械,而在于谁能掌控从数据入口、规划系统到临床决策的完整生态链。

2025年7月21日,牙科种植领域的全球领导者ZimVie宣布与医疗健康投资机构ARCHIMED达成最终协议:后者将以每股19美元现金、总计7.3亿美元(约52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将其收入囊中,并推动其从纳斯达克退市。

消息一出,资本市场瞬间沸腾——ZimVie股价单日飙升122%,从8.44美元跃升至18.76美元。这一价格,比它过去90天的平均交易价高出99%,几乎翻倍。对于2022年才从骨科巨头捷迈邦美(Zimmer Biomet)拆分独立的新公司而言,这场溢价收购既是资本退出的高峰,也是对其战略转型的救赎。

 

三年前,当捷迈邦美将脊柱和牙科业务剥离成立ZimVie时,市场曾寄予厚望。新公司名字取自“Zim”与法语“生命”(Vie)的组合,承载着开拓全球市场的野心。但独立之路远比预想艰难。拆分后,ZimVie不仅背负母公司遗留债务,还需快速建立独立运营能力。恰逢全球宏观经济波动与中国集采政策深化,其脊柱业务首当其冲——2022年全年营收下滑近10%,净亏损扩大。残酷的现实揭示了一个教训:资源分散在多元业务线中,难以支撑新公司的独立生存。

 

转机始于一场壮士断腕的抉择。2023年,ZimVie主动退出中国脊柱市场,随后以3.75亿美元将脊柱业务整体出售给私募基金H.I.G. Capital,彻底转型为纯牙科企业。剥离“包袱”后,公司进入“瘦身加速—聚焦提效”阶段:2024年调整后EBITDA达6000万美元,利润率稳定在13.3%。财务结构的优化,使其核心资产价值浮出水面——一套围绕牙科种植构建的垂直整合技术平台,而这正是ARCHIMED斥巨资押注的关键。

 

 

与多数植体企业不同,ZimVie的核心优势并非单一产品,而是覆盖种植全流程的复合架构。在植体层,它既拥有Tapered Screw-Vent®、T3等经典系统,又推出针对即刻种植的Immediate Molar等创新设计,适配复杂病例需求;在生物材料层,Puros®同种异体骨凭借Tutoplast®处理技术实现千万例零感染,为术中重建提供安全基石;而在数字化层,RealGUIDE®平台打通了从CBCT扫描到导板设计的全链条,配合Implant Concierge®远程服务,让基层诊所也能接入数字化种植路径。这套“产品+服务”的闭环系统,将附加值从器械单价转向流程标准化带来的效率与黏性。

 

然而,公开市场似乎长期低估了这一价值。2024年,ZimVie数字业务收入增长超10%,植体新品贡献四成以上销售额,但其市销率(PS)仅1.2-1.4倍,显著低于同类平台型企业。这一落差为私募资本创造了明确套利空间。ARCHIMED以12.7倍EBITDA的估值出手,精准命中中型医疗企业10-15倍的定价区间。

牙科领域进入新整合周期

目前,全球牙科产业正进入以“平台+生态”为核心的新整合周期。近年来该领域已出现多起重量级并购:2023年韩国最大的植体制造商Osstem由MBK Partners牵头私有化,交易金额约19亿美元,随后还收购了3D口扫厂商Medit,意在打造数字牙科综合平台。ZimVie则是在北美—欧洲体系内走出的另一种平台化构建方式。两个方向的共同点是:将传统植体业务与数字赋能深度融合,形成可控的闭环技术壁垒。

 

与此同时,牙科行业的“数字中枢”争夺正在升温。在种植流程中,谁掌握了数字规划入口、导板制造平台与数据交互接口,谁就掌握了用户粘性与再购买路径。ZimVie的价值,正是在于它通过RealGUIDE打通了这一入口,并可向AI设计、机器人导航等下一阶段技术自然延展。

 

而ZimVie之前在中国脊柱市场的失败并不等于彻底退出中国市场。事实上,数字化植牙路径的本土化改造与远程服务形式,反而为其在高增长但监管复杂的新兴市场打开了“曲线切入”的可能。Archimed拥有欧洲与亚洲并行的资源背景,也具备构建多区域战略协同的条件。

 

这场收购终结了ZimVie短暂的独立上市史,却为牙科产业递出一张新战帖。当种植牙市场以6.9%年复合增长率奔向2034年的96亿美元规模时,胜负关键已非单一材料或器械,而在于谁能掌控从数据入口、规划系统到临床决策的完整生态链。

关注微信公众号 - 荣格医械资讯
分享医疗器械专业资讯。覆盖:产品设计、创新材料、高性能生产技术。
推荐新闻